当前位置: 首页 > 农电 > 农电文苑

桃林山上茶香飘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01-21 00:00:00

  

  视频小档案

  片名:《山根》

  出品单位: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

  形式:微电影

  关键词:乡村振兴、桃林绿茶

  传播效果:获“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网络正能量微电影征集活动三等优秀作品。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1000年前,大文豪苏东坡漫步桃林山水,在此写下千古名篇《望江南·超然台作》。1000年后,竹荫十里茶香,电力让桃林绿茶产业焕发生机。

  微电影《山根》以山东诸城市桃林镇为背景,通过讲述大学毕业的祝山宁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供电员工,帮助村子发展茶产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故事,展现电力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见证电与茶的故事

  桃林镇地处北纬36度地带,属于适宜茶叶种植的最高纬度地区。桃林绿茶种植历史悠久。虽然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但茶叶种植户越来越意识到,实现茶叶从“口粮茶”向“品质茶”转型才是桃林绿茶的发展方向。而要精准把控茶的品质,就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2016年至今,诸城市供电公司在桃林镇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89座机井遍布桃林茶山,62个台区源源不断输送稳定电力,为村民扩产增收提供保障。

  桃林镇初家沟村是微电影的主要取景地,也是诸城市“千村改造”工程的首批试点村之一。诸城市供电公司结合该村绿茶种植基地产业发展规划,为该村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1台,更换低压线路1.42千米,使初家沟村户均容量达到2.3千伏安,满足了绿茶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

  “电好才能炒好茶。电锅炒茶可以精准把握火候,炒制的茶香味浓郁、口感醇厚,一天下来,炒百余斤没问题。”微电影出演者、初家沟村村民王泽亮说。王泽亮制茶二十余年,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绿茶品牌。

  2021年7月份,创作团队连续5天奔赴桃林镇,爬上茶山实地探访,找老乡话家常,深入农家访实情,了解绿茶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剧本创作寻找人物原型和故事线索。5天走了7座茶山之后,创作团队发现,当地年轻人回来办起了茶厂,使大山里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用小人物讲述时代大主题

  人物是影片的灵魂,为了将人物塑造得接地气、有个性,创作团队开展头脑风暴,以供电所台区经理队伍为原型,构建了包含7人的人物关系网。扎根山村的基层电力工作者祝山宁、一身正气的退伍老兵祝家爷爷和趋利商人祝家姑爷王大川构成了影片的主要矛盾关系。

  主人翁祝山宁是村里唯一一名学成归来的大学生。他不善言语,脚踏实地,立志要为山村发展作贡献。他的原型是桃林供电所台区经理王俊杰。王俊杰是皇华镇人,在日照大学毕业后回到山村,在桃林供电所担任台区经理。爬高坡越山岭,穿梭在田间地头,工作3年,他已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对于自己负责的3座山头、8个台区、12家绿茶企业,他如数家珍。“走出大山不容易,既然选择了回归,就要做一名合格的‘守灯人’。”王俊杰说。

  创作团队还采用隐喻、对比等方式,采用老军装、收音机、大茶缸等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具,将影片人物形象烘托得更加立体、完整。

  把事实拍实、细节拍细

  影片于2021年9月开拍。除摄影、演员外,导演、场记、道具、服装等工作均由供电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创作团队请来桃林供电所5名台区经理,综合分析茶厂规模、电气化水平等因素,并挨家挨户实地勘景,以找到与影片主题契合、又能充分展现电气化制茶成果的茶厂。

  在走访了20余家茶厂后,创作团队敲定以桃林镇怡明茶厂为拍摄地。走进怡明茶厂,600平方米的电炒茶车间里,炒茶机、烘干机、筛选机、包装机一应俱全,杀青、揉捻、二青、炒青、烘干、滚动、提香、包装……十几道工序全部实现了电气化。机器轰鸣,茶香四溢,现代技术与传统匠心在这里完美结合。

  找到了理想的拍摄地点,正式开拍后创作团队又遇到了“意外”。200摄氏度的电烘干机一旦运转起来,整个车间瞬间热气腾腾,温度超过50摄氏度。一场戏下来,演员无不汗流浃背。

  在5天的拍摄期间,创作团队翻山越岭,有时要走上10千米,甚至拍摄到凌晨。大家反复斟酌每个镜头,推敲每个细节,力求把事实拍实、细节拍细。

  “微电影将我们桃林绿茶的发展之路拍得真实生动。放心电打通了村民的致富路,现在我们大力发展‘茶文化’农旅融合产业,每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桃林镇茶文化示范村石屋子村村支部书记王泽荣说。

  2021年年底,桃林茶园面积发展到3万亩,有茶叶种植专业村30个,新建茶园景区面积超1.2万亩,有绿茶规模化生产企业50多家,带动农民年均增收3万元。

上一个:光明的火种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