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电力朋友圈

【我和我的外国朋友】我的忘年之交希苏巴

电建海投公司发布时间:2021-05-31 08:31:22  作者:胡伟山

“感谢中国电建,让我能在自己的家乡结识了这么多中国朋友”。希苏巴笑嘻嘻地用中文向大家说道。

我们俩老家相距3000多公里,年龄相差25岁。没想到,我却和这位尼泊尔“大叔”成为了忘年之交。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的尼泊尔朋友希苏巴。我称呼他“老希”,他也亲切地叫我“小胡”。

初识希苏巴,是在2014年的秋天。作为实习生,我来到尼泊尔上马相迪项目公司实习。刚见面,我就深深地被他的热情感染,他用标准的普通话向我做了自我介绍,还热情地介绍了尼泊尔的风俗习惯。在七个月的相处过程中,希苏巴给了我很多工作上的指导,也对我的毕业论文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后来才知道,希苏巴当时已经是中国电建的老员工了。早在2006年,希苏巴就在阿曼污水处理项目与中国水电(中国电建的前身)结缘,当时他在项目技术部,主要负责工程技术和对外协调工作,结交了许多电建朋友。2013年7月,听说中国电建要在他的家乡修建水电站,他放弃了项目上的高薪挽留,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投身上马相迪水电站建设。

至今,已是希苏巴在上马相迪项目的第八个年头。他经历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困苦,每当向我谈起4.25地震、口岸关闭、能源危机项目公司攻坚克难时的种种经历,他都无比自豪,也不禁感叹项目公司的“中国速度”。“尼泊尔同样规模的水电站项目,要7~8年才能完成开发建设,在上马相迪项目,我们只用3年多就完成了。”

项目从建设转入运营,希苏巴也面临着工作的转型。从事项目建设很多年,还从来没有接触过水电站运营,这对希苏巴也是一个挑战。从运维筹备开始,项目公司着手建立项目运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项目公司建立起的一整套标准化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让我感到惊讶,电站管理居然会有这样一种标准流程。但在经过实际使用和思考后,我才发现这不仅保障了项目的安全运营,也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轻松。”

希苏巴成功转型成为了难以多得的电站运营管理人才,积极参与到项目公司各项业务。

后来,我加入上马相迪项目公司商务合同部,和希苏巴彻底成为了一个战壕的战友。业务上,我视他为前辈,经常向他请教,他也无所保留地传授他的经验。希苏巴主要负责电力营销中与尼泊尔电力局沟通工作,同时也协助对接尼泊尔政府相关部门。他工作认真细致,对外报送的每份文件都仔细斟酌,努力维护公司利益。用他的专业能力和真诚态度,希苏巴搭建起了项目公司与尼泊尔电力局之间沟通的桥梁。由于尼泊尔当地政府机构工作时间短,在与电力局的购售电沟通中,希苏巴常常要错过吃午饭的时间,他也丝毫没有怨言。他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无比佩服。

生活中,我们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聊中国文化,聊相声,小品,脱口秀。希苏巴还是乒乓球高手,下班后,我们会在活动室打一会儿乒乓球。希苏巴从不轻视我们这些新手,从挥拍姿势,到怎样打好长线球,都耐心指导。

一次,希苏巴邀请我和同事去他的家里做客。希苏巴的家在首都加德满都城南,街区干净明朗,彩色的房屋错落有致,我们打趣说以后把这当做我们周末时光的“世外桃源”。希苏巴说,他也是来自大山里的“外地人”。他的老家在尼泊尔北部山区。1991年,由于得到公派留学名额,得以来到中国留学,后来进入中国公司,一步一步在加德满都购买了土地,盖起了精致的洋房。

他说,他最喜欢的一句中国流行语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在他的身上也得到了印证。他时常教育他的子女,要永远保持奋斗的姿态,以这样奋进的精神去学习、工作。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也从中国留学归来,在当地中资企业中担任重要岗位。女儿现在在读中学,也在积极学习汉语,未来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交流学习。

疫情爆发以来,项目公司尼方员工实行居家办公。希苏巴通过电话、视频会议等手段与电力局等机构保持沟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生产调度问题。项目公司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他也都全力配合解决。近期,尼泊尔疫情形势又严重起来,希苏巴在一次通话中兴奋地跟我说:“小胡,你知道吗,我已经打上了中国产的新冠疫苗,而且中国政府今天又宣布要向尼泊尔援助抗疫物资了。相信我们很快就可以渡过难关,回办公室上班了。”通话末了,他还不忘嘱咐我们避免接触,有需要采购的物资他来帮助协调。

马相迪河碧波荡漾,上马相迪项目两台机组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尼泊尔输送着绿色、清洁的能源。“一带一路”建设让我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并肩奋斗,成为了跨越国别和年龄的挚友。


本文作者(中)与希苏巴(左)参加尼泊尔电力峰会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