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动态

绿色金融“从虚到实” 中国碳市场平稳起步

中新网发布时间:2022-08-16 09:51:52

  十多年前,《绿色信贷指引》问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立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由此迈入新时代。

  “过去十年,中国绿色金融走进了一个‘从虚到实’的阶段。”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称,早期金融机构做绿色金融,更多是从企业形象、广告宣传的角度来考虑,而在“双碳”目标提出后,政策支持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使得很多绿色技术、绿色项目具备了商业的自主盈利能力,这为银行业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提供了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中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迅速。中国境内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在全球位居前列。

  谈及绿色金融,鲁政委认为,要先讲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是盛开在绿色产业上的花朵,没有绿色产业,钱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鲁政委直言,希望中国可以在绿色转型上“早转”“快转”,形成并巩固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目前我们的一些商业化绿色技术在全球位居前列,而这离不开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共同发力。

  “关键在于解决投钱进来怎么赚钱的问题,那就要让绿色技术建立起盈利模式,这里需要国家给出明确政策,让产业能尽快进入规模经济阶段,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也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比如完善峰谷电价制度等。”鲁政委说。

  在他看来,积极推进碳中和,有利于中国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观察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均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及产业科技发展带来了极为显著的影响,根据目前业界的讨论分析,信息技术、绿色技术、生命工程技术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观察历史可以发现,每一轮技术长周期的启动,都会带来世界大国的兴衰更迭。”鲁政委称,中国必须要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早期需要国家建立有效引导,带动整个社会投资流向上述领域。

  他认为,市场从来不怕花钱,就怕没地方花钱,发展绿色技术将推动新的工业革命,整个经济发展模式会随之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大量投资,只要政策和改革到位,就不用担心资金问题。

  作为中国绿色转型的标志性产物,全国碳市场上线一年有余,在其运行的第一年里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

  鲁政委表示,碳市场已起步平稳,未来要考虑将更多的行业纳入其中,也要允许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以此提高市场活跃度,并适时发展包括期货等在内的碳金融衍生品,增加交易品种类型,丰富风险管理工具。

  为促进绿色转型,中国官方已给出一系列政策安排。截至今年7月13日,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支持银行发放碳减排领域贷款3045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过6000万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已累计支持银行向企业发放低成本贷款439亿元。

  鲁政委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释放了明确导向和信号,但也要考虑到绿色项目往往周期较长,再贷款工具后续也要配套衔接政策,比如在展期上予以便利。

  他还特别提醒,考虑到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需求,在推进“双碳”目标过程中创新制定的政策工具还应“照顾”到一些存量的高碳排放项目,比如钢铁、玻璃、化工等,支持此类项目“减碳”,可考虑推出专注绿色转型作用的金融,但也要防止出现“洗绿”问题,获得转型支持的企业应做好相关信息披露。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