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不谈什么是哲学,就此书本身而言,作为一本复调式(指作品中人物拥有自己的思考和立场,甚至作者也只是其中的参与者,由众多的独立部分组成的写作方式)的元小说(作者强调作品的虚构性,告诉读者自己以何种方式进行虚构的小说形式),作者乔斯坦·贾德竭力把哲学基调深深的植根于全书,而行文却无丝毫无聊生硬之处。文中将书信、独白、对话等形式综合运用,将虚构的主人公写的一本给自己女儿的小说中的虚构人物作为主角,而且这个人物知道自己的身份,还要竭力从“作者”的想象中脱逃,不禁令人称奇。虽然这种写作方法并非乔斯坦首创,但无疑他的运用是成功的,他让哲学这个在普通人心中不甚明了,乃至于误解重重的概念以一种亲和的方式靠近读者,并如同侦探小说一般吸引读者们跟随艾伯特的讲解,从神话时代一路走来,见证诸位哲学大家对人的存在,对自然,对神性的理解,对意识,对历史,对发展的思考论证。同时,自己也在“兔子毛皮的顶端”作出属于自己的思忖,而当读者们看到了整个故事的末尾,思绪像席格的小船一般解开缆绳,飘荡远去时候,无疑获得了整个剧情完结和哲学史完结的双重满足。如果要上纲上线的用教育学的理解来说,这应该是典型的“寓教于乐”。不愧于乔斯坦的多年教师经验。至于此书的行文,人物生动真实,形象丰满;语言精粹凝练,逻辑严谨,不落俗套;旁征博引,更迭有序,宛若行云流水,使这本书达到了内容和载体的无限和谐。此类褒奖之词,不胜枚举,就不再细细列出了。
“虚拟主角”苏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十四岁少女,父亲是一名油轮船长,常年漂泊在外,母亲有一份平常的工作,家里有很多宠物,算不得富有,却也不贫穷。每天一早苏菲会吃完妈妈准备的早点,和伙伴乔安在超市碰头,一起去学校。这就是平平淡淡的少女生活,加上身处一个小镇,日子显得单调而平静。
提起“哲学”,很多人最大的感触,尤其之于大部分中国人,可能会想到马克思,会想到历来革命家的种种言论,想到建设、战争。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而更普遍的印象莫过于哲学是一种高不可测的学问,是戴着黑色眼镜,身着考究服饰的象牙塔学者们高谈阔论的东西,大家多抱着不置可否,暧昧不清的态度去看待,也有很多人视之为不切实际的学问,似乎哲学就是星学、占卜术之流的抽象总结的学说,叫嚷着不崇尚科学,去钻研哲学的行为是愚蠢的人也存在。当然,热爱哲学,乃至于为其奉献自己的时间、思考乃至生命的人,也在这个世界或多或少的留下了自己的踪迹,而哲学本身给予这个世界的,不着痕迹,又深入骨髓。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不光可以看到作者的哲学思辨,还可以看到作者热爱生活,细致入微的细腻情感,同时,有关联合国,电脑编程等当时正流行的概念,也被作者收入书中,成就了它的时代性,从而使得本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作为一本以哲学为内涵和主线的书,我们还需要谈及书中涉及的哲学内容。
诚然,我们每个人现在的生活可能不尽如人意,我们可能为了生计疲于奔命,可能并没有时间去系统性的思考这份“爱智之学”。但每个人必然有其世界观,必然有其灵性的,对于物质意识存在的认知经验及思考,尤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一对哲学思考的叩门砖,我们每个人,起码在孩提时期,都或多或少的仰望星空,俯瞰大地,在内心向自己发出这份追根溯源的疑问。所以哲学的名字我们并不熟识,但其音容样貌,其实我们早已知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