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这首诗歌被广泛提及,和这首诗同样被广泛转载的,还有出自中国古老《诗经》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无论是西方诗歌,还是中国古老的诗歌,因为反映的是人类面对灾难痛苦所表达的共同情感,因此在当下,它们更容易产生触动、引起共鸣,成为抗击疫情的文学力量,慰藉着疫情灾难中人们焦虑的心灵。
疫情发生后,有位文学人说,“疫情隔离就是战争!战争必须让愚蠢无知廉价的爱与情走开!唯有将严格隔离坚持到底,人类才有可能赢得胜利!”这句话亦引发不少人的共鸣。
有位诗人说,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也表达对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等群体的敬仰,而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向“最美的逆行者”——医护人员、“外卖小哥”、运输医疗物资的货车司机、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环卫工人,还有坚毅的父亲、坚韧的母亲以及嗷嗷待哺却被留守在家的孩子致敬。
这些时日以来,我阅读关于疫情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评论和文学作品时,看到我们的作家、评论家和普通读者,对于我们民族经历的这场疫情灾难进行深沉的思考……我们知道,坚忍、无畏、无私、奉献、爱、慈善,是人类大量歌曲、文学作品和哲学所反复吟咏、诉说的文化精神主题;我们的生命曾为之感动,我们的精神受到过激励,我们的心灵受到过震撼,而在这场疫情灾难中,我们民族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可歌可泣的牺牲、勇敢、奉献、善、爱,更让人类这种永久的精神品质,再一次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场疫情灾难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考验。这是对我们民族坚强的大无畏精神的考验,也是对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考验。我们从未感受过如此高尚道德生活的强烈冲击,我们的心灵从未有过如此担当道德义务责任的情感体验,我们因为崇高的人性之花的盛开而强烈地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我们更加感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的心灵生活,我们的道德生活,不能缺少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的支撑。
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消费文化、娱乐至死、炫富奢华,成为不少人追求的社会行为标准,而我们很少再去思考道德哲学、伦理学,甚至不少人在社会生活中为社会价值标准的选择而经受精神的困扰……近日,一心扑在抗疫战场上的李兰娟院士就这样说:“在这次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人员、军事人员……”
在这次疫情灾难中,我们真实地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心灵、性格和行为展现出来的人类所具有的那些高尚品质、人性美德,而这些伟大的精神品格,正是亟须建立起来的社会道德体系的主要价值部分,这些体现人类终极价值、终极意义的追求,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成为时代的主流文化。这种精神理想、道德信念,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精神,它们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文化价值的体现,是这个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这种道德上的责任、伦理上的义务,应该成为社会绝大多数人共同尊奉的精神信仰和行为准则,应该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共识,更应该体现在每个公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中。
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应把这种主流价值视为所有人的共同财富,对于我们来说,这种主流价值代表着崇高的精神理想,它们对于我们心灵的培养,永远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们应该影响和指导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命,使我们通向高尚的生活,成为我们未来生活的前提,这将是我们使命的实现。
这场疫情灾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东西,需要我们的民族、我们每一个人彻底地铭记、反思和总结。
如果说灾难是一所学校,那就让灾难引起我们关于社会价值、人类终极价值的思考吧!(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