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节能环保 > 综合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山东迎来“氢机遇”

商周刊发布时间:2020-07-24 13:44:10

  能否在新一轮的城市经济竞争中依然保持前列,并甩开追兵、缩短与标兵的差距,就看山东是否能真的“氢”装上阵,抓住这次难得的“氢机遇”了。

  近日,《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这是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省级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未来10年,山东要建成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示范区,打造“中国氢谷”“东方氢岛”,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

  山东是我国工业副产氢第一大省,年产氢260万吨左右,有产业基础,也有技术优势。目前,我国氢能技术开发利用已上升为国家能源战略,有了顶层设计。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能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将至少达到10%,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

  发展氢能,山东早已开始布局。2018年,《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完成;2019年,全国首个省级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联盟成立,全国第一个《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发布。

  对于转型急切的山东而言,选择氢能,并不是无奈之举,而是一次难得的“氢机遇”。

  三步走,打造“鲁氢经济带”

  山东是农业大省,也是工业大省;是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

  过去,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带来的粗放式增长,造成山东产业层次低、污染排放重、质量效益差,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数据显示,山东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高达94.5%,高于全国8.7个百分点。

  当传统的资源依赖变得不可持续,深陷发展困局的山东就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如何既不摒弃原有的产业基础,又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山东选择发展新能源,瞄准的正是氢能。

  对于山东而言,发展氢能,是有着极大的现实考量的。

  山东年产氢在260万吨左右,全国第一,占全国产量的近五分之一,大部分为工业副产氢。另外,山东各市每年闲置的氢量也有7万吨左右。

  山东制氢产业发达,地炼化工、煤制氢等产业都走在全国前列,这让山东既有了资源优势,又有了成本优势。山东每年可从煤化工驰放气及其他工业尾气中回收氢气约96.2万吨,可供11.5万辆公交车行驶一年。

  目前,山东不仅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制备、系统集成及智能化控制、新一代高能效制储运氢与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体系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在氢气制取、储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燃料电池汽车及配套产业领域,有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氢能,号称“最清洁的能源”,来源广泛、低碳环保,被认为“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也是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因为产业链大、涉及面广,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力强,还被称作“没有天花板的产业”。

  选择布局氢能,并快速出台《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既是山东向新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题中之意。

  围绕氢气制取、氢气储运、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燃料电池系统、氢能推广应用等5个氢能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规划》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的路径和目标,设定了路线图和施工表,分“三步走”。

  2020年至2022年,是全面起步阶段,逐步建立产业发展制度体系;2023年至2025年,是加速发展阶段,健全完备的产业链条,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26年至2030年,是塑造优势阶段,全面提升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建立氢能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业态深度融合的新型智慧生态体系。

  济青各有侧重

  “鲁氢经济带”上的主要城市是济南、青岛、潍坊、淄博、聊城、济宁,各个城市在发展氢能上都有所侧重,任务也进行了细分。

  按照《规划》,山东要“构筑两大高地、布局两大集群、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

  “两大高地”中,济南是要打造成为氢能产业创新研发、装备制造、商务会展、商业应用基地,青岛则是打造成为氢能轨道车辆及船舶研发制造、氢能港口机械及物流应用、氢能热电联供及固定式、分布式电源研发应用基地。

  “两大集群”则是形成以潍坊、淄博为龙头的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集群,和以聊城、济宁为龙头的燃料电池整车及氢能制储装备产业集群。其中,潍坊重点打造世界领先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淄博重点打造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产业基地,聊城重点打造燃料电池整车研发制造基地,济宁重点打造氢能制取储运装备产业基地。

  用两大“高地”引领带动两大集群,意味着济南和青岛将是龙头城市。济南的定位是“中国氢谷”,青岛的定位是“东方氢岛”。

  济南的思路是,依托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展“氢能科技园”“氢能产业园”“氢能会展商务区”;青岛的思路则是,依托山东能源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打造氢能创新研发高地,布局氢能装备制造产业。

  巧合的是,2019年9月22日,“2019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在济南举行。第二天,青岛也举办了“世界氢城、活力青岛——2019年青岛氢能产业高峰论坛”。青岛提出要建设“世界氢城”,济南则提出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源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济青各有优势,也各有侧重。事实上,青岛也是工业门类齐全的城市,工业副产氢的规模也很大。据悉,仅董家口化工产业园一年就可以产7万多吨工业副产氢,最多可满足约50万辆家用车一年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是氢能使用的重要领域。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青岛,目前新能源整车总产能已达50万辆,排在全国同类城市首位,未来对氢能的需求空间也很大。

  20多省市谋篇布局

  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2.5万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在全球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有望达到18%。

  不只是中国看到了氢能的机遇,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在加速布局,并将其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也不只是山东看到了“氢机遇”,我国其他省市也在加速谋篇布局。

  近两年,广东、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都出台了相关规划,发布了支持氢能发展的相关政策,上海还成立了“长三角氢能基础设施产业联盟”,并促进设立了产业基金。据不完全统计,正在出台和已经出台氢能发展规划的省市已达20多个。

  在山东的《规划》出台之前,广东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提出培育广州、深圳、佛山、湛江、茂名、云浮等地市氢能产业基地,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随后,广州出台的《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也是分三步走:到2022年,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2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培育广州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的1家至2家;到2030年,氢能产业实现产值预计2000亿元以上。

  佛山则是在2018年就发布了《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规划了氢能发展的四个阶段:2018年至2020年是示范应用阶段、2021年至2025年是市场化初级阶段、2026年至2030年是市场扩张阶段、2030年后是快速成长阶段。

  在这之前,2017年9月,上海发布《上海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认为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在2020年将全面进入商业化阶段。

  氢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配套的设施是加氢站。目前,山东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牌数为242辆,加氢站有6座,济南、聊城、济宁、德州各1座,潍坊两座。

  竞速在提升。近期,广州首批1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运营,佛山有80台氢能公交投入运营,潍坊也投入运营1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山东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是国内为数不多41个工业门类都齐全的省份。雄厚的工业底蕴,是山东谋划布局氢能产业链的优势所在。

  能否在新一轮的城市经济竞争中依然保持前列,并甩开追兵、缩短与标兵的差距,就看山东是否能真的“氢”装上阵,抓住这次难得的“氢机遇”了。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澳大利亚通过8个国际氢能标准,塑造“氢”未来

近日,澳大利亚正式审批并通过了八项国际氢能产业标准,以帮助塑造澳大利亚“氢”未来,助力澳大利亚将继续致力于更清洁,价格更便宜的能源未来。

约6400万美元,美国能源部公布18个氢能研究资助项目

美国能源部宣布,卡特彼勒、康明斯、尼古拉、Plug Power和3M等公司将获得约6400万美元的美国政府氢研究项目资金。这些资金将分配给18个不同的项目,以支持能源部的H2@Scale倡议,该倡议的目标是研发可负担得起的氢气生产、储存、分配和使用。
氢能经济的曙光

氢能经济的曙光

随着需求的迅速增长,人们对氢能的兴趣也在增长。很明显,能源转型的下一个重大转变将基于氢能经济,通过电解水将绿色电子转化为绿色分子,从而产生绿色氢气。
行业分析2020-07-24

全球最大绿色制氢工厂落户沙特

沙特日前和美国空气产品公司达成了“投建巨型绿色制氢工厂”的合作,预计总投资达70亿美元。该工厂配有装机4吉瓦的太阳能、风能和储能发电系统,2025年投产后有望实现650吨/日的氢产量。为了便于运输和出口,该厂还将应用“氢氨转换技术”,届时还能生产120万吨/年的氨。
衣宝廉院士:中国氢燃料电池车行业亟待破题

衣宝廉院士:中国氢燃料电池车行业亟待破题

早在2006 年,我国就将氢能与燃料电池写入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此后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等国家级规划都明确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战略性地位。
专家观点2020-07-17

两大央企战略合作打造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区

就在上周,欧盟正式通过了《欧盟氢能战略》,计划未来十年内向氢能产业投入57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6万亿元)。

俄罗斯与德国建立氢能合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和德国商会在7月7日表示,两国企业已提议扩大能源关系,并建设一座制氢厂。

氢能产业能否实现“下一代欧盟”计划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氢能战略》和《欧盟能源系统整合策略》两份相辅相成的战略文件,计划未来十年向氢能产业投入数千亿欧元,与“下一代欧盟”复苏计划和《欧洲绿色协议》紧密结合,为经济提供动力,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氢已被欧盟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尽管实现的过程还面临严峻挑战。
产经信息2020-07-13

多地发布发展规划,化工产业转型发展迎来氢能热

继《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将氢能明确划入了能源范畴之后,四川、广东、宁夏、江苏、安徽、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也于近期陆续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

面对“十四五”,下一个五年氢能产业会迎来怎样的发展态势?

氢能以其清洁、零排放、高热量等自身优势,作为“能源”正在获得业界的认可。过去几年间,中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氢能热,数十个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规划。
行业分析20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