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这片洒落黄沙之中的绿洲其深处镶嵌着一条峡谷——瓦石峡,河水犹如条银练,从阿尔金山的胸怀中曲折流出,在峡谷的咽喉地带跳跃、奔腾,将生命的甘泉洒向这片渴望的大地。
在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宁静之地,瓦石峡河缓缓流淌,它在离山口上游2.5公里的地方,迎来了一次生命的升华。中国水电十五局的建设者们,凭借匠心独具的技艺,在这里筑造了一座巍峨壮观的水库——它是新疆瓦石峡河唯一的调控枢纽,守护着河流的脉搏与节奏。
铸安全之基,固防范之盾
在新疆瓦石峡的腹地,一项壮丽的工程正徐徐铺开。每一颗沙粒都铭记着建设者的辛勤付出,每一分每一秒都映射出项目部对安全的坚定承诺。2024年初,中国水电十五局先行队伍到达若羌县,顶着严寒、冒着暴雪开始前期的策划及营地建设等工作。
为了给工程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前期人员测量一遍又一遍,与各方联系跑了一次又一次……他们无冬休、不过节,加班加点细致地推进着每一项工作。3月要完成4号过河道路修筑,为左岸联合出水口开挖提供施工条件;6月底完成泄洪冲沙洞出口洞脸边坡开挖,第一炮进洞;9月导流洞进口开始进洞,还要完成联合进水口开挖任务;9月底就要完成导流洞贯通任务,12月底完成河道截流重大节点目标。
新疆若羌县瓦石峡水库工程,作为《新疆“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黄河流域(片)“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是自治区2022年的重点水利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厅长指出:“瓦石峡水库项目是新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可或缺部分,对于提升当地防洪能力、改善农业灌溉条件以及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面对一项项工程时间节点的紧凑安排,新疆瓦石峡项目部深切体会到施工工期的紧迫性。鉴于此,项目部将其作为首要关注点,全力以赴确保工程能够按照既定计划准时且高质量地完工。项目负责人在现场会议说:“我们要始终坚守‘干一方工程,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的信念,确保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在严密地监控之下。这些结构的坚固与安全,是我们成功的基石。”项目部对施工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精炼总结,形成了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分发给每一位作业人员,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的难度不言而喻。项目质量管理部主任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应对措施:“我们已经建立了保温效果良好的暖棚,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温、蓄热、升温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温度满足标准。”从原材料的选择到运输,从模板的保温到混凝土的浇筑,项目部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严格把控。
面对深切河槽两侧近乎垂直的陡壁,施工负责人表示:“任务复杂而充满挑战。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我们加强了边坡的检查与稳定监测,并配备了专职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以保障作业面的稳定性和施工的效率。”项目部致力于提高班组人员的技术素养,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全面监控安全生产状态。
项目部将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作为班组工作的核心要务,确保安全生产经费的合理投入与高效使用,推动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并推行安全标准化流程,优化项目综合信息系统的管理,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
此外,项目部还强化了对现场施工质量的日常巡视、监督与检查,严格实行“三检制”,并对所有工序实施“提一级”管理模式,以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植生态之根,绘共荣之卷
新疆瓦石峡水库的兴建,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长期面临的水资源紧张问题,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该项目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和电力支撑,体现了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领悟和坚定执行。
项目安全环保部负责人介绍道:“我们的目标是坚决防止三类环保事故,确保环境安全。我们将全力以赴,实施有效措施,预防一、二类环保事故,以维护生态平衡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瓦石峡水库工程项目部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过三重过滤和沉淀处理,达到了循环利用的标准,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生活用水也被集中回收处理,严格的预防措施确保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清洁与安全。废水处理区的沉淀池对所有废水进行了集中处理,确保其符合排放标准。生活区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高效运转,将生活污水转化为无害资源。
在扬尘控制方面,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湿式作业和定期的洒水降尘确保了施工道路的清洁与畅通。现场配备了高效的防尘设备,并为工人提供了全面的劳动保护用品。同时,对载重车辆实施限速,并采用封闭系统卸载散装材料,进一步减少扬尘。
临时堆土的摆放严格控制在3米以下,施工期间,袋装土拦挡与防尘网的覆盖双管齐下,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尘土飞扬。剥离的表土被单独存放并覆盖防尘网,以保护环境。施工结束后,这些表土被用于植被恢复,不仅彰显了瓦石峡水库工程项目部全体员工对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承诺,也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生动地体现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在这片广阔的沙海中,金色不仅是沙丘的色泽,更是坚韧与希望的象征。沙丘起伏,波纹荡漾,每一束阳光似乎都在诉说着金色的梦想。在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上,建设者们与自然签订了一份“金色契约”,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共同编织了一曲生态共融的赞歌。在这首赞歌中,沙漠不再是生命的禁地,而是绿色能源的摇篮,是未来希望的源泉。
扬党建之帆,筑兴邦之梦
风劲帆满,党旗飞扬。在新疆瓦石峡水库工程的现场,党支部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锤炼党员队伍,培育专业人才,实施“党建进工地”战略,塑造了具有项目特色的“蓄水治沙先锋”党建品牌。
依托周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项目成功锻造出一支擅长管理、技术精湛、协调能力卓越的蓄水治沙先锋队伍。项目总经济师坚定表示:“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沿线精心设计和施工的挡土墙、护坡、排水沟等基础设施,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土壤侵蚀的可能性,而且为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这些结构的存在,不仅巩固了地形,保护了周边环境,
他们怀着不变的初心,满腔热血地投身于新疆的建设大潮中,推动项目党建与生产工作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引领项目管理升级,让党旗在追逐建筑梦想的道路上熠熠生辉。施工现场也精心布置了宣传展板和鼓舞人心的标语,整齐排列的限行桩,由坚硬的PVC管制成,深深地扎根于土地,以五十米的间距,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未来。
随着每日最后一车泥土的运走,最后一声机器的轰鸣消失,大家共同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新生。那些被小心翼翼剥离的表土,曾孕育了无数的生机,如今,它们将被重新铺撒,覆盖在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上。种子将被播下,嫩芽将破土而出,绿色的希望在阳光下一点点生长,直至覆盖每一个角落,直至这片土地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疆瓦石峡水库工程,不仅仅是一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它凝结了建设者的智慧和辛勤付出。作为生态文明工程,它不仅将为地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坚实支撑,也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秉承“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坚持以当地民族文化为纽带,高标准、严要求,为新疆瓦石峡水库项目的全面竣工而不懈奋斗,塑造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文化交融共进的生态典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