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筑坝叶巴滩

水电七局发布时间:2022-09-07 13:56:34  作者:邱越

日前,金沙江上游最大水电站叶巴滩大坝首仓浇筑,标志大坝由开挖全面转入主体混凝土施工,为首批机组发电奠定坚实基础。

四年前,中国电建水电七局集结精锐挺进高原,目标明确:扛起水电大旗,铸造大坝品牌。

千难万险  金沙江上历风霜

电站装机容量224万千瓦,大坝高217米,系高原高海拔同等条件下在建国内最高双曲拱坝,投产发电后,每年可节约燃煤399万吨,减少二氧化放738万吨。

金沙江上水电站众多,而叶巴滩因为“高寒、高海拔、高坝、高边坡”的特点更加“特别”。

项目部所在地平均海拔3000米,长冬无夏短春秋,边坡开挖区域大坝基坑最低温度接近零下20摄氏度;项目地处藏族核心聚居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文差异大,外围沟通协调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给初来乍到的七局建设者带来严峻挑战。

对于工程本身,边坡最高处与坝基最低处垂直1000米。原始地貌复杂多变,危岩体及堆积体遍布,施工交通布置困难,立体交叉施工安全风险把控难度大、协调难度大,又是雪上加霜。

面对建设的千难万险,项目现场负责人刘昕鑫感触颇深:“比起曾经建设的溪洛渡、果多、瓦托等水电站,叶巴滩水电站的挑战不小,但我们不惧挑战!”

攻克难关  协力啃下“硬骨头”

奋战高原,要的就是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

项目开工至今,先后遭遇两次堰塞湖自然灾害、30吨固定缆机移交滞后、边坡开口线及拱肩槽置换块方案动态调整、新冠疫情、森林火灾、停电及道路交通降效等诸多困难,工期延误近两年!

如何“抢回”工期?

项目开挖阶段重难点,就是大坝边坡开挖与支护同步协调,实现快速下降与边坡安全稳定。大坝最大开挖高度达428米,边坡开挖量超过700万立方米。经测算,坝肩以上月平均开挖强度高达22.5米,坝肩以下月开挖强度高达16.5米,才能满足进度要求。

项目部成立青年科技攻关小组,与武汉大学科研团队深度合作,开展“岩体安全高效开挖智能化爆破关键技术”科技攻关,采用强抛掷爆破技术节约时间,利用复合消能技术减少施工工序,保障爆破成型质量,运用爆破智能管控系统,达到爆破设计智能化。最终,在开挖阶段高峰期,大坝高边坡单月高峰下降30米、拱肩槽单月高峰下降25米。

如何攻克难题?

高寒高海拔混凝土高拱坝超长低温季连续施工是项目进入混凝土浇筑阶段的突出难题。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叶巴滩大坝气温在晚10点至次日早10点间均在零下,混凝土需在冬季连续施工,技术突破难度大。

项目部与河海大学、三峡大学开展“高寒高海拔混凝土高拱坝超长低温季连续施工智能化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实现凿毛面粗糙度智能识别和施工缝结合面、混凝土平仓、振捣施工质量预测可视化控制,掌握坝体真实温度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实现大坝连续浇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拱坝混凝土施工进度智慧管理系统,利用工人穿戴式识别设备进行AI巡检,结合BIM施工动态建模,构建施工过程动态风险源智能识别及危险施工行为记录报警和工艺安全监控。

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大坝建设工期和建设质量提供了保障。同时,项目部自主研发的“提高边坡开挖验收一次合格率”等4项QC成果斩获省级荣誉;申请专利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编制施工工法2项;单元评定优良率93.3%;成功创建22个样板工程。

搏击山水  携手共谱“高原情”

站在云雾缭绕的左岸坝顶平台,放眼望去,支护到位的边坡,一排排红蓝相间的锚墩整齐排列,来回移动的缆机运输着物料;基坑里管理人员指挥有序、作业工人积极备仓,好一派繁忙景象……

“想当初,在进场的途中,好几个同事便出现了高反。初到工地时,陡峭险恶的两岸山势,尚在开挖支护的边坡,一眼望去,让人顿生寒意。”

自进场以来,项目团队在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设计、监理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一期围堰、各年度生产及大坝混凝土转序目标。

建设成果的背后,凝聚着七局儿女的智慧与汗水,也离不开当地老百姓的辛勤付出。

项目部协作单位先后聘用60余名有技术特长的藏族同胞,订购甘孜州白玉县盖玉乡沙拖村3万斤土豆,为盖玉镇小学学生捐赠学习和生活用品,联合盖玉镇机关党支部开展“共建高原‘碳库’,点缀锦绣山河”的义务植树活动……

茫茫雪域,巍巍高原,金沙江畔的建设者将不忘初心,继续逐梦!


大江截流


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


左岸边坡


右岸边坡


义务植树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