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时光记忆 盾构初心

电建铁路公司发布时间:2022-04-18 09:44:01  作者:马定喜 马强飞

成都,巴蜀沃土,天府之国。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电建人的身影。2017年底,一支中国电建劲旅用提前六个月完成了天府新站建设,再次诠释了“电建精神”,擦亮了企业品牌。2020年底,一支盾构王牌踏着历史的足迹、肩负着发展使命再战成都地铁,续写辉煌,并创造了全线多项崭新纪录。2022年3月15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也是胜利之日,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全线盾构区间顺利贯通。在定格成绩与荣誉的同时,让我们回首往昔,分享下他们的故事......

时间来到2022年3月15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站盾构吊出井内,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以红色条幅、红色旗帜为背景,隆重举行盾构机的出洞仪式。红彤彤的画面、摇旗呐喊的场景,酣畅淋漓的欢愉,都肆意释放着每位参建者内心的喜悦,在多家媒体的闪光灯下,他们成为了全场最闪耀的“明星”。当天,由公司承建的双-龙盾构区间顺利贯通,这标志着该线正式实现全线“洞通”,正式宣告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全面转入铺轨、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阶段。

分秒必争 冲刺首发 一鸣惊人

2020年9月12日,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双龙风井,伴着隆隆的轰鸣声,曾在18号线服役的江源八号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身着红妆的盾构机体向前掘进,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3工区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

随后,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完成4台8.63米大直径盾构机的分体始发,超前完成了节点目标,电建速度、电建质量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在盾构始发期间,面对8.63的直径、整机长度106米的庞然大物,施工场地有限、现场土建施工交叉作业、施工工期紧等因素一直制约着盾构始发、成为了项目最为头疼的问题,在成都公司的带领下,项目参建人员不分昼夜,积极应对和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精心策划、统筹安排,保证施工有序进行、安全平稳可控。在这期间,为克服吊装井口位置紧张、主体结构与盾体边块存在吊装冲突的问题,参建团队大胆创新,改进传统组装方式,通过CAD模拟,利用直插组装的方法仅用3个小时就完成了两天都难以完成的工作量,开创了全国先例。

“干盾构,玩的就是盾构机,核心就在机电部,而往后的事实证明,正是这支团队为盾构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和力量。”项目盾构总工程师说道。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项目掀起了小发明、小创造的热潮,并将成果直接转化为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面对台车水管破解技术难题,在台车上增加自动溢流阀系统,安有效的解决了水管经常破裂问题。同时盾构机电团队还自主研发改造了膨润土箱自动加水系统,增加盾构机停机膨润土注入管路系统,更改砂浆罐油脂注入系统的润滑油脂,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节约油脂消耗量,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为项目节约了大量成本。针对大盾构的台车距离长,施工过程中人员来往密集,易发生安全隐患的状况,他们自主研发了皮带输送机的报警系统,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发现,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

这一切相当于为盾构机装上了“眼”“手”“脚”,建设者可以时刻掌握隧道变化情况,确保毫厘之间的施工精度,为后续的高效施工奠定了基础。

下穿机场 全员上阵 打破僵局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定位为机场快线功能,连接双流、天府两大国际机场,两台盾构机要先后穿越长708米的货运停机坪和长1253的客运停机坪,看似平整的双流国际机场停机坪却被定位为全线特别危大风险源。

双流国际机场停机坪对沉降要求极高,长距离、复合地层、复杂的管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成了当时项目最艰巨的任务。

在业内,盾构穿越停机坪本身就是让各参建单位忘而兴叹的项目,盾构穿越机场的案例本来就在国内鲜有,更何况是这么长的距离、如此复杂的地层。按照相关准则,机坪道面范围内的高差不得大于10毫米,板块接缝错台不得大于5毫米,地面沉降量最大控制在5毫米,为此需要采用更加严格控制盾构机掘进参数及相关处理方法,看似粗糙的盾构施工成为了毫米之间的较量,一丁点的误差就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威胁航空安全。

面对困境,看似粗犷的盾构团队下足了“绣花”功夫。尤其在穿越第二段客运停机坪时,面对长距离松散的复合地层和地下管线的不确定性,为此项目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盾构掘进参数,密切关注渣样和渣量,根据推进实时情况及时调整技术手段,优化掘进参数,科学运用盾构施工手段,增加同步增稠注浆、中盾注泥、土仓加聚合物改良、二次注浆严格控制等,遵循注浆方量和注浆压力双控原则,尤其是土仓加低浓度聚合物渣土改良、中盾注泥和同步注双液浆技术的高效应用,有效防止了停机坪发生沉降。在制定施工参数时,项目综合考虑危大工程范围内工程地质条件、覆土厚度的变化,在施工时以沉降监测数据为依据,实施信息化施工。

从2020年9月30日,10号盾构机刀盘正式进入停机坪到2021年11月22日完成停机坪下最后一环管片的组装,盾构机基本有70%的时间都在停机坪下。从一定意义上说,项目的成败与荣光完全在停机坪上。然而,我们不仅完成了平稳,更实现了高效。

速度领跑 屡破纪录 树立标杆

2021年11月,双流国际机场停机坪下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项目9号盾构机在双流国际机场停机坪及复合地层双风险条件下顺利完成单月529.2米的掘进任务,成功刷新全线大直径盾构掘进月进尺记录,1个月后,项目再次传来喜讯,土建4工区盾构掘进以534.5米的月进尺刷新成都盾构月进尺纪录,从此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的新纪录烙上了电建的印记,再次向蓉城市民彰显了“电建速度”。

在成都轨道交通第四期规划项目建设中,19号线二期工程实现了第一台盾构首发,第一台盾构洞通,成为第四期规划项目中盾构掘进的“排头兵”。为了满足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的需要,成都公司在做好安全管控的基础上将细节管控更是做到了极致,极大保障了盾构施工持续高效进行。

效率的背后是看不见的付出。一方面,成都公司严格推进网格化管理,积极落实小时现场共同值班制度,及时对安全及技术问题沟通交流,对于掘进中发现的问题做到高效处理,保证了盾构掘进科学有序;另一方面,严格把控工序衔接,采用在隧道最低点铺设道岔的做法,有效提升了电瓶车的运输效率,使得推进和渣土运输流程更加紧密,提高掘进效率;同时,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放在核心地位,定期对管片吊机、拼装机、注浆系统以及龙门吊等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减少掘进过程中故障的发生,确保持续掘进。此外,为确保盾构能够连续平稳推进,项目还严格按照规范和质量标准施工,阶段性进行掘进施工总结,强化参数控制,把控管片错台、破损、地面沉降等因素,为后续盾构掘进施工提供了依据及参考。

“真理就是心动加行动,一切皆有可能……”是的,对于盾构人来说,隧道承载着光荣与梦想,坚守初心、奋力掘进就是他们的真理。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份付出与坚守,两年多的时光荏苒,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盾构团队在这片不甚繁华的航空区,体会着蓉城的寒来暑往,尽情书写着进场初期时的百头千绪、挥洒大干时的酣然畅意、处理问题时的百般纠结、手捧硕果时的欢喜交集,诠释着电建铁军通途筑梦的初心和使命......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