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重新定义能源互联网 从里夫金到李克强

2016-01-11 来源:能源互联网

 

  本文根据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研究员曹寅,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能源互联网: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公共政策双周圆桌会议上的主题发言《能源互联网的概念与内涵》整理而成。
 
能源互联网热源起
 
“能源互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三年前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经过媒体积极传播,很快就在中国生根发芽,其影响甚至超过美国本土。能源互联网概念在中国风行的原因有三。
 
1中国提出能源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提出能源四大革命,供给革命,消费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能源互联网概念很好的覆盖了供给、消费、技术、体制四大方面,成为推进并落实中国能源革命非常理想的工具。
 
2“互联网+”席卷全国
 
以 BAT为代表的互联网非常成功的重新塑造了很多传统行业的商业生态,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具有非凡意义的成功案例。在国务院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传统行业”的热潮更是在几乎瞬间席卷全国。在这样的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概念当仁不让的成为“互联网+能源”的第一代表。
 
3传统企业转型需求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虽然经济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但经济发展增速却在下台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速正处于历史低位,能源电力产业链各环节普遍处于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状态。产业链相关企业普遍存在较大经营压力,转型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发展必选项。“互联网思维”作为互联网企业在各领域所向披靡的法宝,其内涵是快速迭代、自下而上、消费导向、跨界融合、自由开放的互联网价值观,非常符合时代精神,也符合能源行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方向,因此能源互联网概念甫一提出,就受到企业积极响应。
 
能源互联网概念流变
 
其实早在里夫金之前,就有人提出过能源互联网概念。2008年美国NSF在北卡州立大学建立了FREEDM系统中心,希望将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引入电力系统,在未来配电网层面实现能源互联网理念。效仿网络技术的核心路由器,FREEDM项目提出了能源路由器的概念并且进行了原型实现,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对变压器的控制,路由器之间利用通信技术实现对等交互。FREEDM基本上是从电力电子技术的角度出发,希望以分布对等的系统控制与交互,实现能源互联网的理念。
 
除了美国的FREEDM项目,德国联邦政府也提出了E-Energy理念和能源互联网计划,并早在2008年年底开始投资实施该计划。德国是借此打造一个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能源供应系统,并先六个区域,后又扩展到十二个示范区域实现示范应用形成能源需求和供给的互动,在不同城市资源禀赋和消费特质的基础上试验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连接能源供应链各个环节业务流程的互动系统。
 
里夫金在2012年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是首次从未来学的角度建构未来理想能源生产-配送-消费价值链,并且里夫金首次在书中提出“免费能源”的概念,非常具有吸引力和颠覆性,十分符合大众传媒的偏好。但是,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能源互联网定义。而且,根据里夫金在书中对于能源互联网的情境描述,能发现其对于能源的理解过于理想化,仅仅设想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能源情境,没有考虑如何优化存量能源资产,也没有在书中给出如何实现其描绘的零边际成本能源乌托邦的过程路径。因此里夫金的最大贡献在于在一个恰当的时候,由一个恰当的人,提出了一个恰当的概念,至于概念的完善还需要我们的学术界、产业界、政策界、投资界共同努力。自从2012年里夫金提出能源互联网概念以来,能源互联网概念在中国已经产生了多种流变,不同的概念都反映了中国能源界对于中国能源发展方向的不同思考,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1国务院“互联网+智慧能源”
 
国务院在国发40号文《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意见表示要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国务院将能源互联网概念置于整体“互联网+”国家战略的统筹计划之下,意图通过能源系统的智慧化、扁平化、融合化、分布化发展实现优势资源的优化配置,从局部支持系统,最终实现中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2全球能源互联网
 
国家电网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旨在实现跨国跨洲的电力网络互联,以实现清洁能源的全球调配,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对外合作的背景下具有积极意义。
 
3信息物理一体化能源互联网
 
从信息技术角度建设信息物理一体化的能源生产-配送-消费网络,以能源路由器为枢纽,在信息的精确指导下实现能源的精准配送和消费。信息物理一体化能源互联网概念立足于美国2005年提出信息物理一体化(CPS),具有相当的前瞻意义,而且同智能电网概念相辅相成。
 
4微电网能源互联网
 
微电网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核心在于坚强智慧的微电网,微电网能源互联网是由多层次的微电网(能源互联网子系统)互联而成的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共享网络。相对于大电网而言,微电网是一个完整的单元,从大电网的角度看,如同电网中的发电机或负荷,是一个模块化的整体单元。另一方面,从用户侧看,能源互联网是一个自治运行的电力系统,它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微电网能源互联网概念非常契合能源系统未来的分布式生产、互动化消费、随机性管理的特点。
 
5用户侧能量互联网
 
用户侧能量互联网同传统的能源互联概念略有区别,用户侧能量互联网的愿景:基于能量信息化的能量O2O与C2C/C2B能量运营。用互联网商业模式盘活能源基础设施重资产,盘活存量能源资产。用户侧能量互联网概念提出能源和能量的分离,即通过动力电池或者储能电池的物流运输网络实现能量的流动,将电力生产、电力配送、电力消费解耦合,实现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互换互用、即插即用。
 
对于能源互联网概念定义的建议
 
基于以上各种对于能源互联网的理解,个人建议,应站在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的角度上,认识到目前能源价值链正处于大变革的阶段,因此有必要从产业宏观的角度对能源互联网概念进行抽象定义,避免能源互联网未来发展陷入三个困境:
 
一,概念空心化。即脱离能源工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脱离中国能源发展现实,为了“互联网+”而“+互联网”。
 
二,概念矮化。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为了便于研究,需要先明晰研究对象的边界,因此,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容易将能源互联网矮化为能源大系统的某个局部环节,这不利于充分发挥能源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
 
三,概念僵化。目前能源行业正处于百年一遇的价值链大变革过程中,由于生产力快速进步,能源生产-配送-消费的革命正在发生,以能源产业体制为代表的能源产业生产关系也正在发生革命。因此,如果忽视这一点,在目前阶段过于具象化能源互联网的定义,容易造成能源互联网概念的僵化。
 
庄子云,名者,实之宾也。定义和命名,是将现象、规律的特征限制、固化地描述。所以一旦定义,现象和规律就会僵化下来,失去灵动性。一旦我们不能灵活领会,理解和运用中就会发生偏差。
 
因此建议,对于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定义,应站在生产力革命和生产关系大调整正在发生、但尚未完成的角度,从能源行业中长期发展考虑,上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四大革命,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国家战略,下接能源工业自身发展规律和中国能源发展现实,立足中国现实,创造性的将能源互联网定位为:以开放、平等、写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为价值观,深度结合先进信息技术和先进能源技术,面向未来的下一代能源系统。

      关键词: 电力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