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重启”以及核电设备国产化加速推进,并随着“一路一带”核电出口的稳步推进,将带动核电装备需求快速增长,核电设备市场有望达到年均600亿元。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达到5800万千瓦。核电装机扩容将对能源结构、环境效益产生积极影响,也给核电上下游产业链带来投资机会。
由大到强释放“核”动力 中国核电昂首走出去
继高铁之后,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为国务院国资委评选出的第二张自主创新“国家名片”。
能抗飞机撞击的双层安全壳,只是“华龙一号”安全性能的一个缩影。中核集团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发言人潘建明介绍说,“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我国三代核电站,最为突出的优点就是更加安全。”
据潘建明介绍,除了“华龙一号”建设厂区可抵御相当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的地震震级,“华龙一号”的反应堆设计也“从157堆芯扩容到177堆芯”,相比国内在运核电机组,发电功率提高5%至10%,同时还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然而,核电出海真能一帆风顺吗?
核电走出去或受延迟
虽然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但是由于CAP1400示范工程迟迟无法开工,海外项目的竞标或将受到影响。
“海外项目怎么做,肯定要看中国国内的项目进行到什么程度。”原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成员表示,“国外在等着中国开工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
李克强总理一直力推核电走出去。目前,国内CAP1400的竞争对手是中广核和中核手中的、同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不久前,英国政府正式批准中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集团合作建设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此项目计划使用法国电力集团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方案EPR,虽然使用的不是“华龙一号”技术,但是“华龙一号”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机会。
而被认为中国真正实现核电技术出口的项目,原计划就诞生在2016年,即南非和土耳其项目。“南非和土耳其在国家内部对采用CAP1400技术是有高度共识的,我们工作也比较扎实。”王炳华表示。其中土耳其项目包括两台AP1000机组,两台CAP1400机组。
不久前土耳其宣布了就和平利用核能与中国展开合作的声明,这意味着中国在帮助土耳其建设该国第三座核电站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而中国何时开始建设CAP1400技术示范工程成为关键的时间点。
据公开资料,除了土耳其项目之外,南非核电项目也极有可能落入中国企业的囊中。2016年南非核电项目正式发标,在7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评审,并计划在省级选举换届前发布“预中标”公告。
中国将成核电技术主要市场
而与中国核电走出去相对应,国内的核电市场也是主要核能公司争夺的重点。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核电运行的装机容量要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根据中国核学会的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31台,在建机组24台,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增速最快,未来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
与此同时,国内的核电技术也在逐渐成熟,尤其以华龙一号的进展最为吸引人。今年年初华龙国际核电技术公司成立,据了解,这家公司将整合国内华龙一号的技术,然后在国内推广,未来可能在对外合作中使用统一的版本。
中广核一位工程师称,目前国内中核和中广核的新建项目,都要求采用整合后的华龙一号技术,避免两家技术层面的不统一,未来不排除在国外推广一个版本的华龙一号。在国外同行看来,国内的技术创新不妨碍核电领域的合作,业界资深人士杨德滋就认为,技术方面各有所长,都可以通过合作取长补短,国外同行乐见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和国外企业合作的过程。
诚然,“核电‘走出去’是高起点建设核电强国的题中之义和必由之路。”国家核电总经理顾军说,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与持续创新,我国目前既是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拟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在许多方面已经由学生变成了老师。
如何让核电“走出去”更快些?
对于核电“走出去”的路径,业界已经达成共识:“借船出海”“拼船出海”“造船出海”。
“核电‘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顾军认为,首先要加强对核电产业的顶层设计,通过深化改革,形成能够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在国际核电领域有竞争优势的拳头企业;其次,对国际核电市场开发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深入分析国际市场形势和具体需求,针对客户的差异化需求,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核电出口涉及两国法律框架、核监管、融资、产业协调、乏燃料处理等诸多复杂因素和多方面环节,国家层面应加大统筹各方资源的力度,尽早形成合力。”
“在国际市场竞争方面,俄罗斯与法国以全国一个超级核电集团争夺市场,美国、日本的核电技术公司、核电工程公司及核电业主均有一个很好的协调机制。”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说,“国内核电企业应该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在国际竞争中形成合力。”
“面对竞争强手,我们应上下同心、联合起来‘造船出海’。”中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勤说,国家应尽早搭建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平台,根据“走出去”项目的需要,打包形成技术输出、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的“集装箱”“手拉箱”,着力解决政策的“碎片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