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年以来,风电行业总体景气度不错,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三一重能副总经理彭旭表示。
3月22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数智引领——大兆瓦风机、超长叶片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湖南韶山举行。同一天,三一重能打造的风电行业“数字元平台”工厂也揭开了面纱。
与会行业人士认为,一方面,风电行业正加速迈入大型化时代,大兆瓦风机、超长叶片渐成主流;另一方面,风电行业还将加速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转型。
风电需求火热订单多
2023年1至2月,59个风电项目的中标情况显示,已开标项目总规模达12282MW,涉及12家整机商。其中,远景能源、金风科技和三一重能中标规模名列前三名,分别为3399MW、2880MW、1816MW,占比分别为27.67%、23.45%和14.79%。
在此前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三一重能认为,根据项目的逐步核准和大基地项目的推进,以及2022年的招标情况,预计2023年行业装机容量为80GW左右,对应装机台数预计为1.6万至1.7万台区间。根据“十四五”风光相关发展规划,预计2023年招标量陆上在80GW左右,海上在20GW左右。
三一重能表示,2023年公司规划销售容量为7GW至9GW左右,较2022年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三一重能副总经理廖旭东坦言,由于订单的大幅增长,公司在庆阳、巴彦淖尔、塔城分别建立了主机和叶片工厂。目前这3个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2023年可以投入使用。
风电行业人士介绍称,目前,风机中标价格逐步企稳。自2022年5月以来,行业竞争趋于理性,除个别大容量低价订单中标对行业平均风机价格造成短期冲击外,风机价格预期趋于箱式震荡态势。
风电迈入大型化时代
3月22日,三一重能的104米陆上风电叶片同步下线。“该款产品将极大满足未来各个整机厂商大兆瓦风机的叶片需求。”三一重能相关人士表示。
近年来,陆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突破,主流机型向5MW至7MW持续迈进,多家整机制造企业7MW至8MW机型陆续下线并吊装,部分9MW级机型已推出。海上风电机组迈入双位数时代,11MW级风电机组已批量化应用,16MW至18MW级风电机组相继下线。
而从叶片长度来看,多家企业110米级叶片相继生产,123米风电叶片亦有成功下线。在已发布风电机组机型中,陆上、海上风电机组配套的叶片长度分别平均达到100米、140米左右。
据介绍,风电叶片越长、面积越大,捕获风能的能力就越强,发电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大尺寸、轻量化、高可靠性等成为风电叶片尤其是海上风电叶片研发制造的主方向。
以123米叶片为例,该叶片将适配16MW海上风电机组。该风电机组每小时可发1.6万度电,如果每户家庭一个月用300度电的话,它每小时的发电量相当于50户人家一个月的用电量。
海上风电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海上风电的风力资源更好,与陆上建设风电场相比,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储量大,可集中连片大规模开发。海风资源禀赋好,风速大、功率密度高。”风电行业相关人士在论坛上指出,“更重要的是,我国上海、浙江、山东、江苏、广东等核心用电区域,都属于沿海地区,海上风电资源到达沿海等高能源需求地区的距离短、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开发。”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2022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07GW,较前年装机量下滑。不过,2022年海上风电招标量高达17.9GW,创历史新高,这为2023年海上风电装机量的高增长奠定基础。
三一重能日前在投资者活动中表示,公司不会缺席海上风电的发展。公司海上产品计划今年推出,技术路线将采取双馈与半直驱并举的方式,根据近海、远海不同情况推出系列机型,接下来将积极参与海上风电项目的投标。公司正与沿海多个省份(如山东、河北、江苏、辽宁、广东等)进行洽谈,加快推进落实沿海产业园的部署。
“既要大规模开发,也要高水平消纳”
与会风电行业人士认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呈现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新特征。
“依靠持续技术升级,风电行业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平价发展,由政策驱动发展转为市场驱动发展。更重要的是,风电行业既要大规模开发,也要高水平消纳,并保障电力可靠稳定供应。”风电行业人士表示。
有风电行业人士提出,风电的消纳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这么大规模的风电建设,会不会再度出现弃风的问题。”上述风电行业人士建议,要有创新思想,风电电力可以有更多消费方式与应用场景,应该多思考风电电力就地转化、就地应用等问题。
此外,风电行业还面临改造升级存量市场的机遇。据相关预计,“十四五”期间,运行超过20年的陆上风电装机规模为91.9万kW。考虑鼓励15年以上机组开展改造升级,“十五五”期间服役期满的装机规模约3000万kW。
“风电场退役和改造升级值得关注。”风电行业相关人士认为,“针对风电场退役及改造升级问题,要进一步完善行业政策,明确土地、林地等要素保障,消除电网接入和消纳阻力,同时,要加快固废循环利用。”(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夏子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