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 > 国内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广东阳江市“十四五”风电目标:2025年底前10GW海上风电项目全部建成投产!

光伏们发布时间:2022-05-06 14:56:02

近日,阳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阳江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指出,构建功能完备的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推动风电上下游产业链条集聚发展,到2025年,实现风电产业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十四五”期间新增陆上风电项目30万千瓦左右。

重点构建“一城”

——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充分利用阳江市风电产业的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整合相关空间、产业、生态等规划研究,加快构建全球领先的风电产业链生态体系。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发展定位,围绕“一链引领、双核驱动、三区交融、四心并举、五能协同”的规划理念,以风电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协调联动为原则,秉承“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构建以提升风电产业链实力为引领,以产业生产核心、服务配套核心为驱动,形成阳江港片区、长洲岛片区、金朗岛片区“三区交融”的国际风电城总体空间布局,全力推动风电城内“一港四中心”建设和完善,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协同推动风电、光伏、海洋能、氢能、储能等产业发展。高标准规划高水平打造全产业链高度一体化的国际一流的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

全力打造“三基地”

——世界级风电全产业链基地。秉承高度生态环保发展理念,以“产、学、研、造、运、维”融合发展为特色,大力引进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打造可持续、绿色智慧的世界级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实施大中型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和百亿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大中型龙头骨干企业,探索实施“链长制”,着力培育一批产业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积极引导国内外领先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聚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纵、横向产业链不断完善,海上风电装备科技创新、研发试验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形成集研发检测与认证、装备制造、港口服务与施工安装、运行维护与管理等为一体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成为国内领先的风电全产业链基地,产品市场辐射全国、面向东南亚等地区,进军欧美市场,在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

——国家清洁能源基地。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围绕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并建设抽水蓄能、储能等清洁能源配套项目,着力打造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先发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效支撑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立足阳江市电力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广东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为“区”和“两个合作区”发展提供清洁电力供应保障。

——能源产业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坚持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快能源技术科研平台和相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海上风电示范性科研项目研究,谋划建设原位海上风电试验场,不断提升阳江市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清洁能源产业长周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集聚。

大力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海上风电建设条件较好、经济性较优、开发潜力巨大等优势,全力推动沙扒、南鹏岛、青洲三厂址等已开工项目(合计350万千瓦)2021年底前全容量并网,加快推动已核准的青洲、帆石等厂址风电项目(合计650万千瓦)开工建设,2025年底之前已核准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资源规划及三山岛项目等前期工作,尽快将新增省管海域场址纳入规划,加快新增省管三山岛海域1000万千瓦资源核准申报和前期工作,争取2022年底具备开工条件,积极推动国管海域超过2000万千瓦的深远海资源摸查和纳规工作。统筹规划建设海上风电登陆点的海缆通道和陆上集控中心,节约建设用地,降低总体造价。

有序开发陆上风电项目。坚持项目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陆上风电项目。“十四五”期间新增陆上风电项目30万千瓦左右。

积极推动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及示范应用

——加快相关实验室、科研院所建设和引进工作。加快推进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建设,围绕基础科学和核心技术,以海上风电支撑结构、新材料和风机等大部件,海上风电核心施工装备、施工工艺和方法标准化,海上风电风、浪、流、地质等创新监测与勘察技术开发及大数据系统,并网输电技术为重点研究方向,支持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牵头并联合多方谋划建设原位海上风电测试示范场区,成为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科技创新的研究中心之一,成为引领国际海上风电技术突破的战略创新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国际风电城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高水平实验室、交叉研究平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等,推动形成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多方参与的科研格局。

——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协同创新的能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通过项目合作、高水平技术和人才团队引进、联合研发、联合共建等形式,吸引全球创新资源汇聚,通过创建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等产业创新平台,打造“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提升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依托省级海上风电实验室平台优势,联合大型企业和重点创新型企业合作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和重点企业研究院,共享科研资源,发挥产学研协同作用。

——推动建设示范性基地和相关技术应用。开展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和交流海底电缆关键技术研发,并将关键技术成果率先转化在阳江深水区风电项目开发中使用,积极向国家能源局申请建立国家级柔性直流输电海上风电示范基地项目。开展大规模集群式海上风电场输电系统构建研究,打造百万千瓦级海上柔性直流输电设备制造和研发中心。加快推动青洲、帆石等近海深水区开展输电集中送出示范项目建设,为近海深水区项目开发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开展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示范研究和应用推广,重点发展适用于浮式基础的大型大容量抗台风机型,容量瞄准“10+”兆瓦级别,充分发挥浮式基础承载大机组的优势,推出适用于阳江海域特征的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产品,开展相关技术示范应用及推广。

全力打造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环节为引领,建设世界一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带动风电上下游产业及延伸产业链条集聚壮大,形成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聚焦高附加值环节,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企业,着力补齐装备产业链短板,重点补齐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运输成本敏感的产业链环节。支持市内大型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发挥其市场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带动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企业的集聚发展。强化风电全产业链配套,继续建设和完善“一港四中心”。以打造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优势为目标,着力构建海上风电高端创新价值链,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风电全产业链高地。

积极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规划建设阳西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依托港口码头和海上风电等优势产业,推进海洋牧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发展海上牧场、海上风机安装平台、海上风电多功能抢修船、海上风电安装船等大能源装备制造。依托高新区LNG相关项目,发展LNG动力守护供应船、LNG浮式再气化驳船等海洋工程装备。推动海工船厂发展,加强对锚链、系泊缆绳等系泊设备研发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完整的系泊设备设计研发和制造产业集群。推进适用于浮式风电发展的高效海上施工技术及相关专业船机装备制造的发展。

文件原文如下: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