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网讯 “赢在士气、赢在执行、赢在效率”,华电永安发电公司强调以激发员工团队积极主动的士气为基石,以强化执行为导向,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以强化凝聚力、提高执行力,打造高效团队,提升企业效能的深层次理念,在企业管理中注入“三赢”文化。
赢在士气
该公司注重鼓舞员工士气,提升工作绩效和工作满足感,减少压力,提高幸福指数。这里员工士气是指公司员工愿意努力工作的愿望强度和工作积极负责、创新和团结合作的态度,员工的士气决定公司的执行力与竞争力。公司注入赢在士气理念,一是深入了解员工所思所想。中层干部通过平时的会议,与员工的沟通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下属的需求,帮助解决,疏导不合理诉求,并有效地正激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宽松、和谐自由的气氛,办公、现场整洁温馨,团队成员相互帮助、精诚合作,人际关系简单明了,微小的进步和成绩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赏识,使之愿意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工作;三是工作认可与赞美。人的天性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赞美比批评带给人们的进步更大,重视这个人们常说的“零成本激励”;四是促进员工成长。在不断地成长中促进员工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实现自己的价值;五是员工个人奋发向上。让员工保持积极心态,做自己积极心态的主人,相信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深信必有加倍的赏赐。
赢在执行
该公司注重提升执行力去完成公司战略和部门目标,并能主动、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的能力。执行是为达成目标所做的工作。公司注入赢在执行理念,一是服从。服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在工作中去无条件的遵从上级的指示,是自动自发的服从,也是自信、主动的服从。让中层干部明白自身的发展与绩效和部门的发展与绩效是一致的,在工作中只有懂得服从,才能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才会取得成功。实现主动服从,关键是把思想切实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高度上来,才能不折不扣、善始善终地服从执行各项指令。另外,工作意味着责任,更多的时候需要有大局意识,落实责任也就体现服从。二是创新。创新是工作执行活力的源泉,是解决问题达成工作目标的关键。为实现目标而创新,中层干部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组织实施,并改变自已的不良习惯。当执行任务遇到问题时,敢于面对,勇于创新,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消灭问题。坚持对任何一项工作,有锲而不舍、奋斗不止的敬业精神,通过不断的创新努力,做到过程管控、注重细节、团结协作,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落到实处,争取最后的胜利。三是达成目标。达成目标是解决问题获得结果的终极体现,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决定一切。作为中层干部,关键是准确定位,体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一旦任务下达,就要为达成目标去寻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任务。一个有高度执行力的人,总是通过解决各种问题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体现自己不凡的价值,努力去做好每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从而达成目标。
赢在效率
该公司推动企业高效管理达成良好绩效。效率是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作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满足程度的利用或绩效。公司注入赢在效率理念,一是优化管理流程。通过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完善和改进,让流程合理、简洁和高效。关键是理顺管理流程,完善制度体系。通过优化部门与岗位的责权划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明确工作程序与办事制度,尽可能避免工作环节重复与反复。二是落实监管到位。流程和制度都是固化的,而监管是灵活的,监管必须按原则办事,闭环考核管理。否则监管者办事不公,会极大降低人们对流程和制度的忠诚;如监管不知道原则和灵活相结合,将极大限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技术匹配。正常情况下,管理与技术手段落后会极大限制公司的管理效率,设备落后会影响到员工的情绪,而情绪是相互传染的,进而影响到工作积极性,重视合理的资源配置,让管理、技术手段与企业的实际环境相适应。四是提高职业素质。加强思想教育、知识培训、岗位练兵,提高思想素质同、技术素质与技能水平以提高效率效益。五是正确文化导向。正视如果企业鼓励个人英雄主义,不注意培养团队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个人、部门之间存在着边界高墙,更为严重者,担心拆台制肘他人,效率自然高不了;如果企业倡导“忙”文化,尤其重点表扬加班加点的员工,一些员工必将为忙而忙;一些人如果品质问题,故意加班给领导看的,则忙而无效,所以把关注形式转变为关注结果和过程相结合上来。该公司注重以“绿竹文化”为引领,弘扬“自强 厚德 担当 开拓”的企业精神,发扬“胸有成竹 敢打硬战”的企业作风,强力推行精益管理提质增效,赢在效率。
据悉,该公司2020年荣获集团公司四星级发电企业、本质安全型“五星级”企业;被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命名为2020年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是福建省与华电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软实力示范基地,公司企业管理注入“三赢”文化已初见成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