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国电”着力煤电清洁利用——访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米树华

2015-12-27 来源:中国能源报

      在国家《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国电集团在火电环保上保持高额投入,加快减排治理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建火电机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十二五”前四年,累计投入环保技改资金180亿元,环保部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责任书要求的13台脱硫治理项目已完成,131项脱硝治理项目已完成127项,超额完成进度。

  围绕《行动计划》、京津冀联防联控、技术创新等话题,本报记者与国电集团副总经理米树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全面实施增量和存量节能减排

  中国能源报:《行动计划》对新建项目机组等级、煤耗和现役机组改造升级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国电集团采取了哪些行动落实这些目标?

  米树华:火电在国电集团总装机中占比约3/4,火电的转型升级,决定了打造“绿色国电”的成败。近年来,我们以“绿色国电”为引领,在火电产业方面优化增量、改造存量,全面改善火电产业结构。

  增量方面,坚持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发展大型清洁高效节能环保机组,除了个别热电联产机组外,不再新建6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重点发展60万千瓦以上大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

  拓展储备优质项目,2012年投产的国电布连电厂在国内首次应用辅机单列配置理念,供电煤耗实现292.9克/千瓦时,处于国内空冷机组的最优水平;今年即将投产的国电泰州电厂,通过大力开展设计优化,在国内首次应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确保实现发电煤耗253.17克/千瓦时的设计目标,将创造世界一流能耗水平。

  存量方面,加大设备改造力度,提升设备节能减排能力。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统筹安排设备改造。严格按照《行动计划》要求,将目标任务切实分解到分子公司和各电厂。

  二是突出创新引领,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应用推广高频电源、湿式电除尘、纯凝与背压混合运行供热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装备;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无油点火装置,累计节约燃油上千万吨;东胜、榆次等机组应用热泵和背压供热技术,平均供热能力提高35%,降低煤耗15克以上。

  三是突出重点引领,突破节能环保瓶颈。依托北仑电厂,全面系统开展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改造技术研究,预计可降低煤耗40克/千瓦时左右,为占装机规模46%的亚临界机组综合提效、脱胎换骨探索了一条新路。综合应用先进环保技术,完成泰州2号、常州1号机组等环保改造示范项目,确保达到燃机排放限值,为集团超低排放改造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中国能源报:国电集团针对火电项目增量和存量所做的这些节能减排的切实举措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效果?

  米树华:通过火电产业优化结构的不懈努力,国电集团供电煤耗稳步下降,环保能力不断提升。2014年集团供电煤耗312.8克/千瓦时, 2013年在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竞赛中,集团百万千瓦机组和空冷供热机组主要指标保持全国领先,京津冀周边地区的大同9号、东胜2号等30台机组获选优胜机组,获奖数量居可比企业之首。

  截至2014年底,国电集团脱硫、脱硝、除尘设施装备率分别达到99.8%、93.7%、100%。“十二五”期间,国电集团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2014年国电集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55.04万吨、76.31万吨,分别下降18.49%、26.35%,仅为2011年的61.0%和54.8%,其中氮氧化物年度减排量接近前三年减排量的总和,二氧化氯已经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的185.06%。

  积极投身京津冀联防联控

  中国能源报: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正在全面扎实推进,国电集团参与了哪些具体工作?

  米树华: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减排工作上,国电集团不遗余力,积极落实《行动计划》。环保部于2014年3月底通知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火电机组在年底前实现达标排放,涉及国电集团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火电机组的10项脱硫改造、20项脱硝改造、12项除尘改造工程。

  从项目的立项、可研、招标到最终实施,流程长,不可控因素多,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以上工作的难度极大。国电集团高度重视,立即集合位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火电企业,召开关于加快推进烟气治理工作的专题会议,要求各企业认清形势,面对雾霾要主动承担央企的社会责任,迅速开展工作,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企业严格考核。

  最终,顺利按照环保部的要求,完成了42项减排治理项目。经初步统计,京津冀地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2014年降幅分别为24%、43%,减排效果显著。随着环保设施减排能力的逐步释放,预计2015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将继续分别下降10%、21%。

  中国能源报:在不到10个月内完成42项减排治理项目并且达到减排标准,确实需要下很大的力气,这其中有哪些经验和成绩?

  米树华:国电集团稳步推进超低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山东石横电厂5号机组已改造完成并实现稳定运行,大同二电厂10号机组正在进行改造,预计今年5月完成。

  与此同时,稳步提高环保水平。位于内蒙古的国电布连电厂于2014年获“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称号。该厂两台机组锅炉主要辅机采用单系列布置,这在国内大型火电厂尚属首家。在额定负荷下厂用电率为4.3%,供电煤耗292.9克/千瓦时,汽轮机热耗率7650.7千焦/千瓦时,锅炉效率95.2%,达到国内最优水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3.6毫克/立方米,烟尘排放浓度28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51毫克/立方米,全厂污水、石膏、灰、渣等废弃物全部综合利用,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最新排放标准。

  截至2014年底,国电集团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59台、2363万千瓦火电机组已基本实现达标排放,部分机组能够达到更高要求的特别排放限值,超低排放也在有序推进中,为京津冀地区减少雾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技术创新助力绿色煤电

  中国能源报:从整个国电集团来看,在火电节能减排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米树华:截至2014年底,国电集团清洁能源比例已增加至26.8%,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在火电中的比重已达48.5%。先后完成850项重大节能改造,对88台机组实施脱硫(提效)改造,152台机组实施脱硝改造,101台机组实施除尘提效改造,超额完成环保部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责任书。“十二五”以来,累计关停369万千瓦落后火电机组。目前1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容量占比仅为2.8%。

  2014年国电集团供电煤耗比2010年降低13.6克/千瓦时,“十二五”期间累计节约标煤1600余万吨,提前两年于2013年完成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到2015年底,能够实现所有现役火电机组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到2020年底至少完成2026万千瓦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

  中国能源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需要依靠科技手段,国电集团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储备情况怎么样?有哪些新进展?

  米树华:一直以来,国电集团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产业,旗下从事相关研究及产业应用的单位有国电科环集团、国电电科院、国电新能源研究院,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工程实践,在节能减排方面积累了大量科研及应用成果。

  产业应用方面,国电集团旗下国电科环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常规燃煤电厂节能环保服务商及领先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服务及设备制造商,拥有低氮燃烧、等离子点火、SCR与SNCR脱硝、双循环湿法脱硫、湿式除尘、电袋除尘等全系列成熟减排技术,在国内的火电企业广泛应用。旗下龙源环保多年里一直是国内火电环保行业的龙头企业,截至2014年底,脱硫、脱硝改造累计业绩分别达到9993万千瓦、9410万千瓦,连续10年排名行业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同类企业分别高出4369万千瓦、3430万千瓦;龙源技术的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应用装机总容量超过2.9亿千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且在韩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已有累计1000多万千瓦机组的应用业绩。

  科研方面,国电集团的硬件和平台建设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取得多项重要科研创新成果,如“火电行业重大工程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燃煤电厂烟气催化脱硝技术研发及应用”,这些项目获得了国家和有关部委的表彰,累计专利数1400多项,居可比企业第一位。由国电电科院承担的“热电联产节能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取得巨大成功,已被推荐为2014年中国电力科技奖一等奖。

  前面也提到,目前国电集团正在积极探索亚临界火电机组跨代升级、综合提效技术,联合制造厂家、设计院等单位加强技术攻关,完成北仑2号机组改造提效方案,将亚临界机组增容改造为超超临界机组,预计煤耗降低40克/千瓦时左右,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燃机排放限值,该技术的研发将为大幅提高亚临界机组发电效率创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 电力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