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公司在扶贫点梅州五华西湖村建设的3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航拍图。张博 摄
王素文(右)和西湖村党委书记李新明一同查看灵芝生长情况。温红 摄
初夏的上午,阳光投射在南粤山地上,带点灼人的热辣。钟鲜花饲养的几条土狗正趴在龙眼树下乘凉,随着扶贫驻村工作队的走近,几条刚生了狗崽的土狗立马警戒起来,在焊铁架子的钟鲜花连忙将土狗赶开,赶紧上前帮忙将崭新的兔笼摆在新盖起的3层红砖楼前。
3年前,钟鲜花一家9口被认定为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西湖村的精准扶贫贫困户,也是广东电网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王素文“最担心会返贫”的帮扶对象。王素文和队员罗志勇、胡红刚到西湖村时,钟鲜花带着老母亲、6个孩子和失去劳动力的妻子借住在亲戚闲置的土砖房里,吃了上顿愁下顿。在工作队的帮扶下,钟鲜花通过饲养土狗土鸡盖起了新房。
2016年4月25日,由王素文和罗志勇、胡红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西湖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3年来,西湖村帮扶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底,西湖村53户192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900元增长到14311元,脱贫率达到96%,村集体收入从零到30万元。
西湖村被认定为“南方电网公司首批精准扶贫示范村”及被评为“2017年度广东省卫生村”“五华县产业扶贫示范村”。王素文被授予“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工作队被授予“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
用电不愁 村民安居
西湖村口小公园,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是村民休闲活动好去处。走进西湖村,村道宽敞整洁,路旁洁白的栀子花在绿叶中绽放,从村里贯穿而过的小河涌缓缓流淌。难以想象3年前这里还是“飘满垃圾的臭水渠、正在焚烧的垃圾池、荒废的露天厕所、污水横流的烂泥地面……”
3年前没到过西湖村的人,可能难以想象“广东还有这么差的地方。”
工作队驻村后,改善的不只是村容村貌,还显著提升了西湖村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用电质量。
“他们来了以后,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湖村党委书记李新明自豪地介绍,“我们村里电线比镇里的都好,路灯都更亮一些。”
3年前,村民回乡过春节,家里必定跳闸,打边炉都不行,更别说夏天开空调了。“现在,连贫困户家都装上了空调。”李新明高兴地说。
3年来,工作队协调五华供电局投入280多万元改造西湖村配电线路和供电台区,彻底解决西湖村台区线路残旧、布局凌乱、容量不足、末端低电压等问题。西湖村农网供电能力和用电质量均超过广东省农村平均水平。
用电不愁,废地变新景。在村居环境改善的同时,村民渐渐认可和接受了工作队。“要获得村民的信任,就要尽全力解决他们的‘痛点’。”王素文认为,作为扶贫驻村干部,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居环境,是他的本职工作。
光伏造血 夯基固本
连接济广、汕湛高速的兴华高速五华段,山地上大片大片的蓝色光伏板在太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是西湖村的光伏扶贫项目,也是目前广东省装机容量最大、扶贫资金规模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
“西湖村耕地少,土层浅薄,土下是风化石,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但当地有较为优越的光照条件,周边有不少撂荒的山地,适合发展光伏项目。”王素文说。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能够连续多年产生稳定收益,还能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据了解,五华县政府当时有两种考虑,分别是建设小水电站和建设光伏电站。广东电网公司和南网能源公司做了横陂镇地面光伏电站扶贫项目投资可研报告,从建设成本、运维成本、可持续收益、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与小水电站做了详细对比。经充分沟通后,五华县政府不但认可了光伏扶贫的方向,还将项目实施拓展至全县,并将原定西湖村0.5兆瓦的项目升级到了整个五华县30兆瓦的体量。
该项目是政企联手探索光伏扶贫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工作队的多番努力下,由五华县政府和南网能源公司合作成立五华县惠农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3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一座,投资1.9亿元,项目于2017年6月25日成功并网,并成功争取到国家的最大补偿,让扶贫户享受更大利益。截至2019年4月底,已发电4270多万千瓦时,年产值3000多万元,年利税200多万元,收益期25年,惠及全县2万多贫困人口,已成为五华县扶贫的一个标杆项目。
西湖村投资100万元入股该项目,年收益在12—15万元;同时投资100万元到梅州供电局竞争性企业,固定收益回报,年均收益18万元。通过以上两项投资,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这些长期稳定的收入,为西湖村扶贫攻坚的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长期“造血”。
“如何能脱贫不返贫?必须有机制来保障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为了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工作队给西湖村集体收益制定了二次分配机制:每年村集体投资产生的经济收益,40%用于支持精准扶贫户的脱贫项目启动,在扶贫工作结束后则转为对村伤残户、大病户等困难群体的慰问帮扶资金;20%投入西湖村“未来·蓝”教育基金;20%投入村环境卫生整治费用资金;10%用于村道、
路灯和摄像头等日常设备维护保养经费;10%用于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经费。
开拓产业 自立有路
村集体收益得到了保障,精准扶贫户的脱贫项目也同步启动。3年来,工作队因户施策,采取合作社+基地+带头人+贫困户的方式,带领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脱贫奔小康。
成立农业合作社,发掘村内有经验、有场地、有公益心的农户与贫困户,分别作为肉兔养殖、牛羊养殖和家禽养殖带头人。帮助带头人扩大规模,建设示范养殖基地,并聘请其为技术指导,带领贫困户分散养殖。投入近30万元,帮扶主动选择分散养殖的29户贫困户开展养殖,开拓销售渠道,为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牛羊养殖带头人钟耀坤家在山坡上,新盖起的两层居所保留了客家围屋的特色,号“耀昌楼”,占地颇大。工作队到访时,钟耀坤刚售卖羊奶归来:“我天刚亮就起床,先放牛去吃草,再挤羊奶去卖,每天能卖20斤,每斤10块钱。”
钟耀坤夫妇生养了6个子女,但其中一儿一女均先天脑损伤、无劳动能力。3年前,他只养了两三头牛、几只羊,以种田为生,房子也只盖了一小半。
工作队了解到他的技能与困难后,协助他贷款5万元扩展养殖规模,发展其为带头人,聘他为技术顾问。“钟叔很有责任感,尽心尽力教导贫困户养殖技术。”罗志勇介绍,贫困户很信任钟耀坤,在其带领下,积极性都提高不少。
“要脱贫,一定要自己肯干。”钟耀坤感激地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南方电网帮助了我。是王书记他们鼓励我、支持我,我的生活才好起来。他们任期快到了,我特地定做了两面锦旗,准备送给他们。”
此外,工作队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种植业,贫困户入股分红确保收益。结合五华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村一品’”大行动实施方案,工作队统筹发展灵芝、百香果种植。
“我们选种灵芝和百香果,都是经济价值高的产品,都仔细研究过产出比。”说起西湖村的特色农产品,罗志勇如数家珍,对产品市场和技术要点脱口就来。
胡红点开微店——五华县硒福种养专业合作社,热卖商品都是西湖村贫困户种植的农产品。该村去年收获了180多斤灵芝孢子粉,超低温破壁率达90%以上,与国内大品牌质量相当,售1200元一斤,约为大品牌售价的几分之一。
“我们在朋友圈推广、在微店发售,很快就卖光了。”王素文笑言,很多朋友都以为他转行了。
西湖村以贫困户财政帮扶资金入股合作社,投入20多万元,由合作社组织有劳动力的43户贫困户统筹开展百香果和灵芝种植,收益按股比二次适当分配,每户每年保障增收近3000元,确保所有贫困户都有适当收益。同时由村统一购买果树苗,免费分发给村民,鼓励对村里的撂荒山地进行复垦,种植沙田柚、龙眼共300亩,绿化村庄、美化环境的同时,全村村民增产增收。
2019年4月25日,王素文、罗志勇和胡红驻村扶贫三年期满,他们的脱贫攻坚路上硕果累累,也无愧“扶贫干部”四字。5月10日,西湖村扶贫驻村工作队顺利交棒。王素文在对新工作队满怀信心的同时,仍牵挂着西湖村产业升级之路:“现在才是‘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祝新工作队在新征程上取得新胜利!”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何宇瞳 通讯员 相音卉 温红 张博
>>扶贫干部故事
王素文: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
初见王素文,是在广东电网公司驻五华新时期精准扶贫办公室,四十余岁,身材高大,身着半旧格子衬衣,脚上的皮鞋已磨出了白边。
“比起深度贫困地区,我们的工作说不上有多突出。我个人认为最有成就的是增加了公信力,我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干了3年,村民看到我们就看到了中央政策的落实落地。我们也确确实实影响了一批人,给贫困户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也给村里的下一代带来了鼓舞和正面影响。”2019年4月25日,王素文如是总结自己3年扶贫驻村工作。
用心坚守 追光前行
在精准扶贫办公室,挂着西湖村精准扶贫3年脱贫攻坚作战图、西湖村委送的两面锦旗,还有满满一大柜子西湖村精准扶贫材料。
工作队于2016年4月25日进驻西湖村,此后两个多月的白天,他们踏遍西湖村的大街小巷,深入走访贫困户,了解村情民意;晚上,他们就在办公室泡一壶茶,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商量帮扶工作,录入各种资料台账,往往一忙就是凌晨一两点。
就这样忙忙碌碌了几个月,在2016年年底扶贫工作步入快行轨道时,王素文冠心病发作了。这时大家才知道,王素文在2014年因冠心病在心脏血管里放了两个支架,不能太劳累。但他一直坚持到扶贫工作井然有序后,才请假去检查——另外两条心血管堵塞70%以上。
谈起这段往事,王素文开起玩笑:“医生问我愿不愿意再放支架,我拒绝了,再放就变钛合金心脏,成变形金刚了。”住院期间,他一直牵挂着村里的事,情况一稳定,他就回村了。
“刚来时两眼一抹黑,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变化。压力大,工作非常紧张。人一紧张,病就容易发作。”王素文很乐观,冠心病无法根治,只能平时多加注意,“脱贫攻坚是必须打赢的战役,向着光的方向,坚持就能胜利。”
奖掖教育 未来可期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
王素文和他的队员一直致力于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实现“脱贫不返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改变成人很难。但我们可以为孩子带来正面影响,给予他们希望。”王素文称其为“小手拉大手”扶贫方案。工作队通过鼓励与影响下一代来改变一个家庭。通过扶智来扶志,鼓励考学,解决上学难问题,让贫困家庭看到希望,也就有了脱贫动力。
西湖村有两所小学,分别是溪口小学和油塘小学。
溪口小学是不完全小学,以前基础设施很差,连操场都是烂泥地。工作队刚进村就着手捐建爱心走廊,铺设篮球场,在每个教室设立图书角……小朋友不用冒雨上厕所,也有了阅读和运动的场所。
油塘小学校长魏汀锡拿“以前”和“现在”作了对比:以前是烂泥路,现在是水泥路;以前是危墙,现在是围墙;以前为午餐发愁,现在是“幸福厨房”;以前不能上网,现在是多媒体教学,还有电教室……“学生更喜欢上学,老师工作也更积极了。”
“电网的来了!扶贫的来了!”工作队走进油塘小学时恰逢课间休息,小学生们在过道和走廊上玩耍,看到他们,使劲挥舞着小手,大声笑喊着,热情地冲上去团团围住他们。孩子们身上整洁的衣着、脸上洋溢着的自信与大方,恰好印证王素文的自我总结:“确确实实影响了一批人,尤其是村里的下一代。”
西湖村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的路口贴着“未来·蓝”教育基金2018年金秋奖学奖教活动光荣榜,榜单显示,去年村里出了20名大学生,其中两人考上重点大学,还有两人考上研究生。
扶志有道 自强不息
工作队刚到西湖村时,村民对扶贫政策存在误解,也不信任他们。贫困户看到工作队都是“钱放下,别管我”的态度,王素文和他的队员挨家挨户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能力,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持。
“没钱给,要靠劳动脱贫。”王素文说,贫困户意识到通过劳动摆脱贫困的可能、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调动扶贫意愿、靠自身努力摆脱长期贫困也就成为了可能。
“钟鲜花最调皮了,做一天玩两天,钱花光了再去干活,娃娃都吃不饱。”西湖村党委书记李新明眼中“最调皮的崽”,恰恰是工作队最牵挂的帮扶对象,也是思想转变后勤劳脱贫的最佳写照。工作队送兔笼去的时候,钟鲜花正在焊铁架子,准备做成笼子把几只大土狗养在里面。
“我这3条母狗最近生了二十几只小狗。乳狗卖五六十元,养大后可以卖六七百元。现在土鸡能卖25元到30元一斤,我养了好几十只。还有一只猪养在棚子里……在上学的孩子每人每年能拿3000元教育补助……”钟鲜花站在新盖起的红砖楼前,像孩子向家长汇报成绩一样,和工作队细细地算起收益来。
王素文听了很高兴,指着门前的沙石堆,笑说:“好啊!钱要赚,生活环境也要搞好来。”
2019年4月25日,是王素文和队员罗志勇、胡红驻村扶贫三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在五华县的12家广东省直驻村扶贫工作队举办三周年茶话会活动。茶话会上,在场的扶贫干部纷纷发表了自己扶贫三年的感言,听得出大家对扶贫工作的热爱,也从中感受得到扶贫工作的不易。他们说,为什么扶贫干部之间喜欢互称“扶友”,一是脱贫攻坚像打仗,要拿出冲锋陷阵、攻城拔寨的劲头才能把工作做好;二是在工作过程中,一群志同道合的“扶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守望相助、相互鼓励,共同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在工作中建立了珍贵的感情。在交谈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这份感情的不舍,情深处,“扶友”们唱起了《军中绿花》《驼铃》等歌曲:“风吹雨打都不怕……待到庆功时再回家……”“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昂扬的歌声中蕴含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豪情与即将离别的不舍。(何宇瞳 相音卉 温红 张博)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广东电网公司在扶贫点梅州五华西湖村建设的3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航拍图。张博 摄
王素文(右)和西湖村党委书记李新明一同查看灵芝生长情况。温红 摄
初夏的上午,阳光投射在南粤山地上,带点灼人的热辣。钟鲜花饲养的几条土狗正趴在龙眼树下乘凉,随着扶贫驻村工作队的走近,几条刚生了狗崽的土狗立马警戒起来,在焊铁架子的钟鲜花连忙将土狗赶开,赶紧上前帮忙将崭新的兔笼摆在新盖起的3层红砖楼前。
3年前,钟鲜花一家9口被认定为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西湖村的精准扶贫贫困户,也是广东电网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王素文“最担心会返贫”的帮扶对象。王素文和队员罗志勇、胡红刚到西湖村时,钟鲜花带着老母亲、6个孩子和失去劳动力的妻子借住在亲戚闲置的土砖房里,吃了上顿愁下顿。在工作队的帮扶下,钟鲜花通过饲养土狗土鸡盖起了新房。
2016年4月25日,由王素文和罗志勇、胡红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西湖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3年来,西湖村帮扶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底,西湖村53户192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900元增长到14311元,脱贫率达到96%,村集体收入从零到30万元。
西湖村被认定为“南方电网公司首批精准扶贫示范村”及被评为“2017年度广东省卫生村”“五华县产业扶贫示范村”。王素文被授予“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工作队被授予“广东省2016—2018年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
用电不愁 村民安居
西湖村口小公园,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是村民休闲活动好去处。走进西湖村,村道宽敞整洁,路旁洁白的栀子花在绿叶中绽放,从村里贯穿而过的小河涌缓缓流淌。难以想象3年前这里还是“飘满垃圾的臭水渠、正在焚烧的垃圾池、荒废的露天厕所、污水横流的烂泥地面……”
3年前没到过西湖村的人,可能难以想象“广东还有这么差的地方。”
工作队驻村后,改善的不只是村容村貌,还显著提升了西湖村农村配电网供电能力和用电质量。
“他们来了以后,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湖村党委书记李新明自豪地介绍,“我们村里电线比镇里的都好,路灯都更亮一些。”
3年前,村民回乡过春节,家里必定跳闸,打边炉都不行,更别说夏天开空调了。“现在,连贫困户家都装上了空调。”李新明高兴地说。
3年来,工作队协调五华供电局投入280多万元改造西湖村配电线路和供电台区,彻底解决西湖村台区线路残旧、布局凌乱、容量不足、末端低电压等问题。西湖村农网供电能力和用电质量均超过广东省农村平均水平。
用电不愁,废地变新景。在村居环境改善的同时,村民渐渐认可和接受了工作队。“要获得村民的信任,就要尽全力解决他们的‘痛点’。”王素文认为,作为扶贫驻村干部,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居环境,是他的本职工作。
光伏造血 夯基固本
连接济广、汕湛高速的兴华高速五华段,山地上大片大片的蓝色光伏板在太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是西湖村的光伏扶贫项目,也是目前广东省装机容量最大、扶贫资金规模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
“西湖村耕地少,土层浅薄,土下是风化石,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但当地有较为优越的光照条件,周边有不少撂荒的山地,适合发展光伏项目。”王素文说。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扶贫办2015年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充分利用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能够连续多年产生稳定收益,还能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据了解,五华县政府当时有两种考虑,分别是建设小水电站和建设光伏电站。广东电网公司和南网能源公司做了横陂镇地面光伏电站扶贫项目投资可研报告,从建设成本、运维成本、可持续收益、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与小水电站做了详细对比。经充分沟通后,五华县政府不但认可了光伏扶贫的方向,还将项目实施拓展至全县,并将原定西湖村0.5兆瓦的项目升级到了整个五华县30兆瓦的体量。
该项目是政企联手探索光伏扶贫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工作队的多番努力下,由五华县政府和南网能源公司合作成立五华县惠农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3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一座,投资1.9亿元,项目于2017年6月25日成功并网,并成功争取到国家的最大补偿,让扶贫户享受更大利益。截至2019年4月底,已发电4270多万千瓦时,年产值3000多万元,年利税200多万元,收益期25年,惠及全县2万多贫困人口,已成为五华县扶贫的一个标杆项目。
西湖村投资100万元入股该项目,年收益在12—15万元;同时投资100万元到梅州供电局竞争性企业,固定收益回报,年均收益18万元。通过以上两项投资,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这些长期稳定的收入,为西湖村扶贫攻坚的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长期“造血”。
“如何能脱贫不返贫?必须有机制来保障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为了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工作队给西湖村集体收益制定了二次分配机制:每年村集体投资产生的经济收益,40%用于支持精准扶贫户的脱贫项目启动,在扶贫工作结束后则转为对村伤残户、大病户等困难群体的慰问帮扶资金;20%投入西湖村“未来·蓝”教育基金;20%投入村环境卫生整治费用资金;10%用于村道、
路灯和摄像头等日常设备维护保养经费;10%用于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经费。
开拓产业 自立有路
村集体收益得到了保障,精准扶贫户的脱贫项目也同步启动。3年来,工作队因户施策,采取合作社+基地+带头人+贫困户的方式,带领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脱贫奔小康。
成立农业合作社,发掘村内有经验、有场地、有公益心的农户与贫困户,分别作为肉兔养殖、牛羊养殖和家禽养殖带头人。帮助带头人扩大规模,建设示范养殖基地,并聘请其为技术指导,带领贫困户分散养殖。投入近30万元,帮扶主动选择分散养殖的29户贫困户开展养殖,开拓销售渠道,为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牛羊养殖带头人钟耀坤家在山坡上,新盖起的两层居所保留了客家围屋的特色,号“耀昌楼”,占地颇大。工作队到访时,钟耀坤刚售卖羊奶归来:“我天刚亮就起床,先放牛去吃草,再挤羊奶去卖,每天能卖20斤,每斤10块钱。”
钟耀坤夫妇生养了6个子女,但其中一儿一女均先天脑损伤、无劳动能力。3年前,他只养了两三头牛、几只羊,以种田为生,房子也只盖了一小半。
工作队了解到他的技能与困难后,协助他贷款5万元扩展养殖规模,发展其为带头人,聘他为技术顾问。“钟叔很有责任感,尽心尽力教导贫困户养殖技术。”罗志勇介绍,贫困户很信任钟耀坤,在其带领下,积极性都提高不少。
“要脱贫,一定要自己肯干。”钟耀坤感激地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南方电网帮助了我。是王书记他们鼓励我、支持我,我的生活才好起来。他们任期快到了,我特地定做了两面锦旗,准备送给他们。”
此外,工作队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种植业,贫困户入股分红确保收益。结合五华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村一品’”大行动实施方案,工作队统筹发展灵芝、百香果种植。
“我们选种灵芝和百香果,都是经济价值高的产品,都仔细研究过产出比。”说起西湖村的特色农产品,罗志勇如数家珍,对产品市场和技术要点脱口就来。
胡红点开微店——五华县硒福种养专业合作社,热卖商品都是西湖村贫困户种植的农产品。该村去年收获了180多斤灵芝孢子粉,超低温破壁率达90%以上,与国内大品牌质量相当,售1200元一斤,约为大品牌售价的几分之一。
“我们在朋友圈推广、在微店发售,很快就卖光了。”王素文笑言,很多朋友都以为他转行了。
西湖村以贫困户财政帮扶资金入股合作社,投入20多万元,由合作社组织有劳动力的43户贫困户统筹开展百香果和灵芝种植,收益按股比二次适当分配,每户每年保障增收近3000元,确保所有贫困户都有适当收益。同时由村统一购买果树苗,免费分发给村民,鼓励对村里的撂荒山地进行复垦,种植沙田柚、龙眼共300亩,绿化村庄、美化环境的同时,全村村民增产增收。
2019年4月25日,王素文、罗志勇和胡红驻村扶贫三年期满,他们的脱贫攻坚路上硕果累累,也无愧“扶贫干部”四字。5月10日,西湖村扶贫驻村工作队顺利交棒。王素文在对新工作队满怀信心的同时,仍牵挂着西湖村产业升级之路:“现在才是‘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祝新工作队在新征程上取得新胜利!”
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 何宇瞳 通讯员 相音卉 温红 张博
>>扶贫干部故事
王素文: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
初见王素文,是在广东电网公司驻五华新时期精准扶贫办公室,四十余岁,身材高大,身着半旧格子衬衣,脚上的皮鞋已磨出了白边。
“比起深度贫困地区,我们的工作说不上有多突出。我个人认为最有成就的是增加了公信力,我们在这里实实在在干了3年,村民看到我们就看到了中央政策的落实落地。我们也确确实实影响了一批人,给贫困户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也给村里的下一代带来了鼓舞和正面影响。”2019年4月25日,王素文如是总结自己3年扶贫驻村工作。
用心坚守 追光前行
在精准扶贫办公室,挂着西湖村精准扶贫3年脱贫攻坚作战图、西湖村委送的两面锦旗,还有满满一大柜子西湖村精准扶贫材料。
工作队于2016年4月25日进驻西湖村,此后两个多月的白天,他们踏遍西湖村的大街小巷,深入走访贫困户,了解村情民意;晚上,他们就在办公室泡一壶茶,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商量帮扶工作,录入各种资料台账,往往一忙就是凌晨一两点。
就这样忙忙碌碌了几个月,在2016年年底扶贫工作步入快行轨道时,王素文冠心病发作了。这时大家才知道,王素文在2014年因冠心病在心脏血管里放了两个支架,不能太劳累。但他一直坚持到扶贫工作井然有序后,才请假去检查——另外两条心血管堵塞70%以上。
谈起这段往事,王素文开起玩笑:“医生问我愿不愿意再放支架,我拒绝了,再放就变钛合金心脏,成变形金刚了。”住院期间,他一直牵挂着村里的事,情况一稳定,他就回村了。
“刚来时两眼一抹黑,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变化。压力大,工作非常紧张。人一紧张,病就容易发作。”王素文很乐观,冠心病无法根治,只能平时多加注意,“脱贫攻坚是必须打赢的战役,向着光的方向,坚持就能胜利。”
奖掖教育 未来可期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
王素文和他的队员一直致力于打造带不走的工作队,实现“脱贫不返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改变成人很难。但我们可以为孩子带来正面影响,给予他们希望。”王素文称其为“小手拉大手”扶贫方案。工作队通过鼓励与影响下一代来改变一个家庭。通过扶智来扶志,鼓励考学,解决上学难问题,让贫困家庭看到希望,也就有了脱贫动力。
西湖村有两所小学,分别是溪口小学和油塘小学。
溪口小学是不完全小学,以前基础设施很差,连操场都是烂泥地。工作队刚进村就着手捐建爱心走廊,铺设篮球场,在每个教室设立图书角……小朋友不用冒雨上厕所,也有了阅读和运动的场所。
油塘小学校长魏汀锡拿“以前”和“现在”作了对比:以前是烂泥路,现在是水泥路;以前是危墙,现在是围墙;以前为午餐发愁,现在是“幸福厨房”;以前不能上网,现在是多媒体教学,还有电教室……“学生更喜欢上学,老师工作也更积极了。”
“电网的来了!扶贫的来了!”工作队走进油塘小学时恰逢课间休息,小学生们在过道和走廊上玩耍,看到他们,使劲挥舞着小手,大声笑喊着,热情地冲上去团团围住他们。孩子们身上整洁的衣着、脸上洋溢着的自信与大方,恰好印证王素文的自我总结:“确确实实影响了一批人,尤其是村里的下一代。”
西湖村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的路口贴着“未来·蓝”教育基金2018年金秋奖学奖教活动光荣榜,榜单显示,去年村里出了20名大学生,其中两人考上重点大学,还有两人考上研究生。
扶志有道 自强不息
工作队刚到西湖村时,村民对扶贫政策存在误解,也不信任他们。贫困户看到工作队都是“钱放下,别管我”的态度,王素文和他的队员挨家挨户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能力,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持。
“没钱给,要靠劳动脱贫。”王素文说,贫困户意识到通过劳动摆脱贫困的可能、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调动扶贫意愿、靠自身努力摆脱长期贫困也就成为了可能。
“钟鲜花最调皮了,做一天玩两天,钱花光了再去干活,娃娃都吃不饱。”西湖村党委书记李新明眼中“最调皮的崽”,恰恰是工作队最牵挂的帮扶对象,也是思想转变后勤劳脱贫的最佳写照。工作队送兔笼去的时候,钟鲜花正在焊铁架子,准备做成笼子把几只大土狗养在里面。
“我这3条母狗最近生了二十几只小狗。乳狗卖五六十元,养大后可以卖六七百元。现在土鸡能卖25元到30元一斤,我养了好几十只。还有一只猪养在棚子里……在上学的孩子每人每年能拿3000元教育补助……”钟鲜花站在新盖起的红砖楼前,像孩子向家长汇报成绩一样,和工作队细细地算起收益来。
王素文听了很高兴,指着门前的沙石堆,笑说:“好啊!钱要赚,生活环境也要搞好来。”
2019年4月25日,是王素文和队员罗志勇、胡红驻村扶贫三周年纪念日。这天晚上,在五华县的12家广东省直驻村扶贫工作队举办三周年茶话会活动。茶话会上,在场的扶贫干部纷纷发表了自己扶贫三年的感言,听得出大家对扶贫工作的热爱,也从中感受得到扶贫工作的不易。他们说,为什么扶贫干部之间喜欢互称“扶友”,一是脱贫攻坚像打仗,要拿出冲锋陷阵、攻城拔寨的劲头才能把工作做好;二是在工作过程中,一群志同道合的“扶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守望相助、相互鼓励,共同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在工作中建立了珍贵的感情。在交谈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这份感情的不舍,情深处,“扶友”们唱起了《军中绿花》《驼铃》等歌曲:“风吹雨打都不怕……待到庆功时再回家……”“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昂扬的歌声中蕴含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豪情与即将离别的不舍。(何宇瞳 相音卉 温红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