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团队连续多年深入研究工业互联网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范式、技术架构和创新实践。今年,受部信管局委托,工联院联合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共同组织编制《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为更深入了解《指南》内容,促进广大电力企业理解《指南》内容,用好《指南》成果,我们邀请协会及电力领域企业多名专家进行系列解读。今天发布第1期,《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是电力行业数智转型的关键支撑》。
《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解读之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是电力行业数智转型的关键支撑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 田川
近日,为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与电力产业链的“链网协同”,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广大电力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工业互联网是促进实数融合的重要底座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引领性成果,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日益凸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推广新阶段,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初步构建起包括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和安全等五大功能体系。一是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主要地市,已经建设5G基站超404.2万个。企业内网改造持续深入,建成超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300家“5G工厂”。二是建成标识解析“5+2”国家顶级节点体系,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三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超34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9800万台(套)。四是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初步建设,工业数据汇聚应用能力不断增强。五是基本建成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制度建设、技术手段、服务能力同步提升。
二、电力行业具备深厚的实数融合产业基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实数融合基础好,数字产业化供给能力强,具有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广阔空间。一是电力行业装备国产化水平、数字化水平高。新能源装备形成了研发、设计、制造、检测和认证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风能和太阳能研发制造和检测认证企业,风电总装机容量和年投运量世界第一,国产风电机组市场占有率超过90%。电力芯片基础研究不断夯实,初步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具有数据格式统一、数据接口开放、标准协议互通的先决条件。比如,电力芯片国产化率由2010年的不足10%提升至85%以上,为全国6亿多用电用户,解决电能表数据采集难题。二是电力行业数据资源丰富、数据体量大。电力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广、连接设备多、拥有海量数据资源,包括电力生产、传输、使用、市场交易等环节中形成的文本、图像、语音等各类多模态数据。同时,电力大数据具有价值密度高、质量高、真实性强等特点,行业数据管理和运营机制相对成熟,十分有利于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据价值挖掘,支撑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监测、经济运行趋势研判、节能降耗与双碳管理等场景应用,充分激活和释放电力数据要素潜能。三是电力行业数字化产业生态完善、创新服务模式涌现。电力数字化的市场进入壁垒较高,电力企业对服务商的技术能力及行业理解要求高,推动众多数字化厂商联合打造产业技术生态,从深度学习、数字孪生、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切入,补足传统厂商“各自为战”的服务短板。比如,电网企业应用数智供应链平台,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产学研用”协同融合,2023年合作供应商超3万余家,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投资超过1万亿元,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战略响应力和生态主导力,引领产业生态创新发展。
三、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成效显著
《指南》的编制,是工业互联网在电力行业应用的梳理和总结,旨在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实践由点状探索迈向规模化普及,不断释放工业互联网的服务赋能价值,促进电力行业数智化转型发展。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融合创新的四级应用架构初步构建。设备层,建设先进生产控制网络,大幅提升各类终端感知能力,实现高效便捷的设备数据接入。厂(场)站层,在边缘侧开展针对电力行业企业特殊工业协议转换、数据集成与数据预处理,提升工业数据质量,为边缘智能应用奠定基础。企业层,部署实施集成化平台、广覆盖网络等,结合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各业务流程的流转效率与企业经营决策智能化水平。行业层,通过跨企业的网络连接与行业协同平台应用,提高跨企业跨区域的数据互联互通效率,实现全行业供应链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绿色化生产、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网络化协同、可视化管控等八大应用模式逐步成熟,覆盖27类应用领域和85项具体场景,展示出工业互联网赋能电力行业数智化转型的价值和生命力。
四、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促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电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工业互联网是实数融合的关键支撑,通过电力生产供应、装备制造和企业经营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创新服务体系,对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做实基础,完善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引入TSN、5G等新型工业网络技术应用,实现生产现场网络灵活配置,支撑不断涌现的新业务和新型终端接入需求。基于国家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平台,结合工业互联网标识建立新能源产品碳足迹公共溯源体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碳足迹计算方法和评估标准,通过国家工业碳基础数据库的支撑,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电力)行业分中心建设,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跨企业数据要素流通协同。加强电力行业智能装备、算力设施、模型算法的建设部署和推广普及,促进智能算力与通用算力协同,为海量电力数据实时分析提供高效经济的算力支持。
二是做优供给,强化科技产业创新。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电力装备制造、电力生产供应等典型应用场景,围绕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和安全等关键方向开展理论、技术、模型、算法攻关,加速技术创新突破。依托揭榜挂帅等工作,面向电力行业培育一批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融合应用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开展数智化转型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打通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
三是做深融通,推动设施开放共享。支持电力行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依托现有电力企业的基础设施优势,对其现有的网络、设备和数据资源进行开放共享,建设数据驱动、可信交互的产业链协作平台,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享通信网络、智能装备、智能算力、数字化生产软件等数字技术产品,向中小企业开放市场、平台、物流等资源。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强化与大型企业的专业化协作,加强数字技术、产品、供应链配套支撑。
四是做强保障,提供公共服务支撑。聚焦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重点打造涵盖技术创新转化、产业生态建设和数据要素赋能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推动电力企业与能源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等机构合作共创,建设一批电力行业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一批数智化转型服务机构,开展系统性解决方案及融合技术产品等研发及测试验证、解决方案供需对接、数智化诊断咨询等,推广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融合应用发展水平和效能评估、进企业和专家行等公益服务,助力电力企业数智化转型。
文章转载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