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深度阅读

三大着力点 协调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中国电力报发布时间:2023-03-10 10:06:59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开局之年的能源工作锚定方向。

  回望新时代十年,从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再到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发展的重要部署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新时代十年能源转型发展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能源结构、能源布局、能源形态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坚实基础之上,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有哪些着力点?如何更好统筹谋划、系统协调推进?全国两会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能源领域代表委员进行采访。

  绿色是鲜明特征

  推动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要义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党的二十大将绿色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将能源作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用能方式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新时代十年,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新型能源体系的绿色底色基本形成。清洁能源供给不断加大,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0年增长2.8倍、达到12.7亿千瓦,风电、光伏连续3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7.5%。煤炭消费比重年均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约27%,降幅超过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要继续加大力气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告诉记者,中国华能正积极布局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抢抓“沙戈荒”大基地开发机遇,加快风光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全力推进核电基地建设,助力我国全面构建风、光、水、核等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在供给侧,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加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实现新旧能源互为支撑、有序替代是代表委员们集中提出的建议。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主体能源,要做好煤炭低碳清洁开发这篇大文章。”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表示,“要抓住落实‘两个联营’政策机遇,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做好煤电与新能源协同优化组合,大力推进绿色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表示,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给体系建设,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地方制定配套政策,不断提升项目市场竞争力。

  在消费侧,充分发挥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牵引作用,与供给侧双向发力,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键。

  “新一轮能源革命中,我国将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是其中关键环节。”邹磊说。

  全国政协委员、星星充电创始人、万帮数字能源董事长邵丹表示,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交通领域终端“电气化+清洁化”的重要解决途径。建议推广科学高效的充换电模式,挖掘新能源汽车参与电网负荷调节的潜力,实现充电负荷与新能源供应的精准匹配。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指出,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亮建议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适应新能源发展节奏,推动煤电由主力型电源向基础保障性、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支持新型储能大规模应用,推进抽水蓄能和调峰气电建设;积极引导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积极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

  安全是根本要求

  加快建设坚强可靠的能源供应链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为基础的初级产品,能源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能源供应保障意义重大。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各能源品种、各用能行业和领域。采访中,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必须牢牢把握能源安全这一根本要求,加快构建富有韧性、坚强可靠的能源供应链,坚持系统观念、先立后破,统筹发展和安全。

  黄河三角洲腹地,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主阵地胜利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12.93亿吨,约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的五分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总经理聂晓炜提出,为增强油气生产供应能力,建议深化优化油气矿业权管理改革,筑牢油气行业资源基础,加大油气生产财税支持力度,助力油气行业增加供给。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建议,要重视煤炭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中长期煤炭供需形势的研判,科学确定煤炭资源开发节奏,完善煤炭市场长效机制,维护市场供需平衡,提高煤炭供应质量和效率。另外,要促进煤炭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推动煤炭与清洁能源技术、产业与模式有机融合,互为支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我国核电已具备实现更大目标、更高质量发展的扎实基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按照2030年、2050年核电发电量占比分别达10%和18%测算,核电在运装机至少需达到1.5亿千瓦和3.8亿千瓦。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未来十年保持每年核准开工1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建设节奏。

  建设韧性坚强的能源供应链,一方面要增强能源生产供给能力,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完善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科学把握清洁能源替代的节奏力度,不断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是提升能源供应链弹性和韧性,加强能源储备调节能力建设。

  在3月6日的国务院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将继续加强能源产供销储体系建设,持续夯实能源储备,建立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构建稳定高效的油气储备系统,持续提升全国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阮前途建议加强电力系统灵活性建设,全面落实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加强火电、核电深度调峰能力建设;积极开发大库容抽水蓄能电站,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深挖需求响应潜力,逐步建设虚拟电厂,构建可中断、可调节的大规模多元负荷资源库。

  创新是关键引擎

  加快形成现代化能源产业链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能源产业处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突出位置。全国两会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能源产业链建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大家纷纷表示,要激发能源创新活力和动力,加快推进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高水平能源科技自立自强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事关国家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不仅可以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也对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认为,应加大装备制造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力度,优化关键设备、重要原材料国产化应用环境,加强装备制造业国际产业链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党委书记莫鼎革表示,炼化产品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不仅可以增加产业附加值,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还可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他建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作用,推动研发端和市场端深度融合,提高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

  新型能源体系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能源系统深度融合,数字能源产业发展壮大,能源供给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将广泛形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孟振平建议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发展,以绿色化带动数字化升级,以数字电网为关键载体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他还建议支持电网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延链强链补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强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新型能源体系的蓝图已经绘就。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深入探讨让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思路举措、方法节奏更加清晰。能源行业将凝聚起解答发展新课题的智慧与力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能源新答卷。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