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滋润大地,泽被万物。
“夫地之有水,犹身之有血脉,河流塞,则风水伤。”自古以来,人们临水而栖,滚滚江河滋养着文明之脉生生不息。
“人与水的关系很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胸怀祖国江河山川,多次对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作出重要安排部署。电建港航公司自诞生起,就与水结下不解之缘。一代代港航人以拼搏和奉献,书写了“向水而生、依水而兴”的时代凯歌。
走进新时代,电建港航公司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水环境治理领域探索出了一条逐绿前行、因绿而兴、以绿惠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用一份份执着与坚守,续写了人与水的传奇故事。
缘起茅洲河
2017年,电建港航公司水资源公司依托茅洲河综合整治项目成立,从此开启了七年“治”水之路。
祖国南边,茅洲河蜿蜒31.3公里汇入珠江。她曾是见证特区成长的母亲河,但随着工业聚集,流域水质恶化,黑臭的水体成为“深圳脸上的一道疤痕”。2016年,中国电建以“大兵团”作战模式,运用中医标本兼治的整体观、系统观,创新提出“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理念,为茅洲河治理绘制了一张崭新的蓝图。水资源公司勇担使命,用1个月时间在泥潭之上摸索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国内第一座工厂化的现代化底泥处理厂——茅洲河1#底泥处理厂。1#底泥厂月处理能力达15万立方米,具备年处理底泥100万方的生产能力,使茅洲河流域深莞两地淤泥有处可去。
从2016年茅洲河第一船污染底泥的运输,到2020年6月清淤及底泥处置工程全面完工,323万立方米的底泥处理量,1#底泥处理厂4年如一日默默运转,吞吐净化,完成了它在茅洲河水环境治理内源消减方面的使命,见证了深圳母亲河的蝶变。
碧波招得百鸟来
北雄安、南大湾。如果说大湾区的水环境治理项目是水资源公司的一次成功尝试,那么白洋淀的清淤工程则是他们展现专业的机遇舞台。
白洋淀,这片被誉为“华北之肾”的湿地,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雄安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然而,工业污染致使白洋淀的水质逐渐下降,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2020年,水资源公司“控源、截污、治河”,开启了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的新篇章。经过几年不懈努力,白洋淀的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碧波荡漾的湖面吸引了众多鸟类前来栖息繁衍,白洋淀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水资源公司用“水”的专业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央企承诺,谱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美篇章。
从内湖到海洋,在河北沧州渤海湾,沧州南大港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成为全国37个典型案例之一。南大港湿地北部处于南大港湿地水循环系统的末端,围垦养殖、生态欠账等导致湿地水体盐度升高、水质恶化,水生生物减少,鸟类栖息空间萎缩,生态系统受损。退养还湿、微地形整理、滩面营造、坡面生态化改造,是电建人向海洋湿地问题交出的答卷。截至目前,项目已成功完成140公顷养殖区域向湿地生态的回归,有效疏通河道长度9.9千米,大幅提升了湿地整体的水源循环与净化能力。同时完成水系连通长度25.1千米,鸟类栖息地改造219.4公顷,生态修复2893.29公顷,湿地生境逐步焕发生机。“心灵港湾、富氧之乡、康养福地、观鸟天堂”,如今的南大港湿地,铺开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
打通安全饮水最后一公里
在肃宁县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股股清泉流淌,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也滋养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肃宁县地处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中心,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完成引“江”入村,实现“好水润万家”的目标,水资源公司在江水村村通改造提升工程实施过程中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对全县养殖户、商户进行水源置换,对村内管网实施硬化恢复改造,建设水源引接工程及加压泵站工程,打造肃宁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现村内管网覆盖各农村基本户、商铺、医院和部分养殖户,解决远距离村庄供水压力不足情况。
作为补齐农村饮水安全短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行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该项目为肃宁县8个乡镇、205个村、27万城乡居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源,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肃宁县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使常年抽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情况成为历史,确保地下水源得到有效涵养。
与水结缘、向水而为。从茅洲河到白洋淀,从大湾区到渤海湾,从江河湖海到千家万户,电建港航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用实际行动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保障饮水安全贡献了央企力量,续写着滔滔不绝的“水文章”。
白洋淀生态清淤扩大试点工程打造碧波万顷、荷塘苇海的水域生态景观
茅洲河项目为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
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在南大港修复区内安然过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