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今年的一项工作重点,预计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将加快深度融合,进一步迸发合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数实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今社会,数字资源、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据测算,我国农业数据对经济的贡献度为0.07%,工业数据的贡献度为0.16%,服务业数据的贡献度为1.07%。数据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初步显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
2022年,我国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启动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遴选出98个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持2000多家试点企业进行了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大量应用,大量实体企业日益走向高质量发展。
“企业在经过数字化转型后,往往能够实现资产数字化管理、数据可视化运营、供应链精益管理以及订单精准触达等。这无疑将为企业带来脱胎换骨的改变。”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谢华表示,按照平台统一、架构统一、接口统一、标准统一的原则,中铝高端制造加快数字化进程,推动公司成为全球铝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
一系列案例彰显了实体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取得的实打实的成绩。
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运用数字技术拓展设备远程操作应用,使人工干预次数减少90%以上,设备操作效率提升30倍。
京东为家电企业打造C2M(用户直连制造)反向定制供应链平台,帮助制造工厂节省75%的产品需求调研时间,缩短67%的新品上市周期,平均库存周转由2006年的87天降至如今的最低30天。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聚焦公众美好出行,通过数字化改革,打造车辆救援服务“施救在线”平台,累计节约司乘等待时间约6.8万小时,节省车主二次转驳费用2550万元……
“我们调查发现,数字技术赋能可以使能耗降低5.7%至20%。而且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的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16.3%,有83%的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后生产经营效率提升。”余晓晖说,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加大。
建言献策代表委员热议数字赋能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同时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受访代表委员们认为,今年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将加快深度融合,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李谢华代表认为,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注重推动数据标准化、流程规范化等,将经过标准化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和资源,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等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
“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放大、叠加、倍增的作用。数实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培育出了一批新型实体企业。”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建议,鼓励新型实体企业开放数据、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针对不同行业场景和企业类型设计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提供开发应用性强、见效快的数字化工具箱,提升传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水平。
致公党中央的提案建议,依托重点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信息信用共享平台等载体建设,挖掘和推广基于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驱动等机制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推进“企业上云”行动计划,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为基础,支持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建议,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开放数字化资源,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可以研究设立数字经济企业贷款支援基金,提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贴息支持力度,支持商业银行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园区开展战略合作,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李民斌说。
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吴益强建议,利用数字经济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利用金融机构的数字技术力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向创新链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优质企业做大做强。(余蕊、张斯文、韩韬、丁雅雯)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