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 > 专家观点

杜祥琬:因地制宜实现东西部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

光伏们发布时间:2022-12-27 14:20:49

“低碳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并行不悖。可再生能源比例增高,我国能源的安全性和独立性会更好。”在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单位主办的“清洁能源多一小时”活动启动仪式暨清洁能源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表示。

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

杜祥琬认为,展望未来的能源发展,首先要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知道要‘立’什么,才有的可立,也有的可破。”杜祥琬说,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基础是丰厚的。“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所以必须对能源资源禀赋有一个正确认识。”

“随着技术的进步,风光发电成本已经下降,经济性大增。”杜祥琬表示,风电和光电的成本约为10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这一因素也是得以发展风光的前提。

“风光具有间歇性,确实存在‘靠天吃饭’的问题。”杜祥琬坦言。电力需要供需平衡,那该如何做到源跟荷平衡?“这需要电网智能化,风、光电、各种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相结合,还可以跟煤电调峰相结合。从理论上讲,结合适宜是可以实现高质量发电的。”杜祥琬建议,在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方面多加实践,以实现风和光的高价值。

杜祥琬表示,未来在多能互补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电力交易市场来解决调峰的问题。“比如,德国有一个地区光电占比较高,有一天预报了日全食,那么日全食的一段时间没有太阳光,就需要有一定的备用电源,用户可以根据大数据提供的各类电源的出力情况预测来选择电源。这就需要将数字化发展起来,让数字化进入百姓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充分利用储能了。”

“再者,风、光发电企业在初期建设的时候就要考虑通过自建或者购买调峰能力实现高质量的出力。虽然风和光本身有一定的间歇性,但是通过自建或者购买调峰能力,能够调峰调得好,这样就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出力,高质量的发电。”

因地制宜,实现东西部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

会上,杜祥琬对我国东部和西部的风光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我国中东部属于沿海发达地区,也是能源电力的主要负荷区。杜祥琬认为中东部能源电力的发展思路,应该采取“身边取”与“远方来”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是‘身边取’,实在不够再与‘远方来’相结合。中国东部有相当高比例的自给能力,可以成为能源的产消者。所谓产消者,就是不仅使用能源、消费能源,而且自己能够生产能源。”杜祥琬介绍,现在国内有几个能源产消者的试点,比如河南兰考,自身生产的电量已经多于其需要的电量,“这就证明了中东部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资源,这些发展起来是可以提高能源的自给能力的。”

“其次,中东部能源发展还要注重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杜祥琬表示,提高分布式的比例非常重要。可再生能源的特性就是分布广泛,所以要以分布式为主,再加上必要的集中式。“现在产能建筑、产能社区、微网等概念较为火热,用户的家庭、车棚,甚至公路、桥梁都可以应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思路。全国可用的建筑面积大概有200亿平米,这样就可以装20亿千瓦的光伏发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很有潜力的分布式光伏发展前景。”

我国西部地区风光资源丰富,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杜祥琬认为,西部资源密集,较为适合发展集中式,同时根据东部的用能需要可以进行东送。“比如青海到河南的青豫线,就是我国第一条清洁能源外送特高压通道。”

杜祥琬认为,西部发展风光水电,首先要用在发展西部自身的经济和产业上。应该利用一些高耗能产业就地消纳西部的太阳能和风能。“我们应该利用西部的太阳能和风能等丰富资源,把西部的产业经济带动起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