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架起连心桥

  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农网改造升级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十三五”以来,公司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及35千伏线路5.8万公里,10千伏及以下线路160万公里,完成了农村机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动力电,解决了供电“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农网改造升级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十三五”以来,公司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及35千伏线路5.8万公里,10千伏及以下线路160万公里,完成了农村机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动力电,解决了供电“最后一公里”问题。农网改造升级给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有利于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带动电工制造、钢铁有色、建筑安装等产业发展,年均拉动GDP增长约0.24~0.26个百分点,每年新增26万个就业岗位。近日,人民日报社记者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云县采访,亲身感受农网改造架起了连心桥,铸就了惠民工程。

  听说记者要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采访,在那里工作了15年的国网甘孜州电力公司党委书记刘友志有些迟疑。

  “去白玉路太远,至少要一天时间,太遭罪喽!”

  “和您当年耗时5天的行程比,一天不算什么。不仅去白玉,还要去您当过乡长的热加乡,看看这些年的变化。”

  看记者坚持,扎根甘孜31年的重庆汉子刘友志爽快地说:“我陪你去嘛!”

  7月17日早8点,车子从康定出发,翻过4300米的折多山,过新都桥后,经塔公草原拐上317国道。午后过了甘孜县驶入干白公路,又翻过两座4800米的高山,晚上8点太阳快落山时,终于到达高山峡谷中的白玉县城。

  18日一早,我们去热加乡,出发不久天降暴雨。左边是咆哮的金沙江水,右边是陡峭的山崖,泥石流不时滑下来。“当”的一声,鸡蛋大的石头砸中车顶,大家惊出一身冷汗。同车的国网四川电力宣传部副主任高德文有些紧张,拿起步话机联系前车的刘友志:“雨太大了,不会被困在路上吧?”“没事,这段路因为今年格萨尔机场要通航,所以在扩路,过了这段就好了。”老刘声音非常有底气。

  白玉县,远离国道,甘孜最偏僻的县之一。如果白玉用电顺畅,甘孜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中午11点,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我们终于到达热加乡,60公里路用了足足3个小时。

  说不完的变化

  甘孜州新一轮农网改造累计投入20.83亿元,为10万户农村居民提供了用电保障

  白玉县热加乡麻通村51岁的桑珠看到老乡长刘友志时,两眼闪着泪光,双手紧紧握着刘友志的手,用藏语不停地说着什么。

  71岁的旦增和54岁的郎加也围上来,几个人热情地拥抱在一起,旦增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白玉县供电公司副经理泽翁多吉在一旁给记者当翻译:“他们太激动了,一直在说老乡长怎么不多回来看看。”

  落座后,多吉告诉村民我们的来意,桑珠抢着说:“当年就是刘乡长给我们弄来了电,让我们点上了电灯。”

  1996年10月,沿着崎岖的山路,刘友志骑马到热加当乡长。乡里没有电,只能靠松明子和酥油灯照明。刘友志听说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林场有座小水电,于是找到林场请求拉一条线到乡里。对方很支持,但是拉线的钱要自筹。刘友志就动员各村,每村负责出一些树干,然后大家一起出工出劳,用了小半年时间终于把电通到了乡里以及周边的两个村。

  刘友志说,“过去骑马到县里要一天,从县里到康定要5天。现在不仅柏油路通了,一天就能到达康定,而且电力天路也通了。前些年建设新甘石联网工程,沿途老百姓非常欢迎电网建设队伍,上千公里的工程没有出一起纠纷和设备丢失事故。”

  刘友志说的新甘石联网工程,是党的十八大后由国网四川电力投资32.15亿元建设的由新都桥到甘孜县到石渠县的1015公里输电线路,解决了甘孜州白玉县在内的3个最偏远县的用电问题,这也是甘孜州的深度贫困地区后来能实施农网改造的基础。高寒地区,冬季河水结冰,只靠当地小水电,很难解决用电稳定问题。在新甘石联网工程投产前,石渠县到了冬季便无电可用。

  有了大电网支撑,农网改造才成为有源之水。2016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在甘孜州新一轮农网改造中累计投入20.83亿元,建设35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627.64公里,变电容量23.19万千伏安,10千伏及以下线路长度5660公里,配变容量28.1万千伏安,为10万户农村居民提供了用电保障。

  热加乡帕关村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山区。前些年农网改造时,家家户户都装了微型太阳能,不过这点电真不够用。“白天晒一天,晚上最多可以点亮3盏5瓦的节能灯,最多亮一两个小时,其他电器根本用不了。” 村主任扎嘎深有感触,“新一轮农网改造后,电线拉到了家家户户,现在全天可以用上电,终于可以看上电视了。”

  说起用电变化,去年开了小卖部的桑珠又接过话茬:“别说电冰箱、冰柜这些开小卖部必备的家电都用上了,我家从去年就不再烧木柴和牛粪了,不仅做饭用电,取暖也用上了电暖气。和过去比,真是太幸福了。”

[1] [2] [3] [下一页]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农网改造架起连心桥

作者:冉永平  发布时间:2019-08-12   来源:人民日报

  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农网改造升级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十三五”以来,公司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及35千伏线路5.8万公里,10千伏及以下线路160万公里,完成了农村机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动力电,解决了供电“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农网改造升级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十三五”以来,公司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及35千伏线路5.8万公里,10千伏及以下线路160万公里,完成了农村机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动力电,解决了供电“最后一公里”问题。农网改造升级给广大农村地区带来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有利于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带动电工制造、钢铁有色、建筑安装等产业发展,年均拉动GDP增长约0.24~0.26个百分点,每年新增26万个就业岗位。近日,人民日报社记者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云县采访,亲身感受农网改造架起了连心桥,铸就了惠民工程。

  听说记者要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采访,在那里工作了15年的国网甘孜州电力公司党委书记刘友志有些迟疑。

  “去白玉路太远,至少要一天时间,太遭罪喽!”

  “和您当年耗时5天的行程比,一天不算什么。不仅去白玉,还要去您当过乡长的热加乡,看看这些年的变化。”

  看记者坚持,扎根甘孜31年的重庆汉子刘友志爽快地说:“我陪你去嘛!”

  7月17日早8点,车子从康定出发,翻过4300米的折多山,过新都桥后,经塔公草原拐上317国道。午后过了甘孜县驶入干白公路,又翻过两座4800米的高山,晚上8点太阳快落山时,终于到达高山峡谷中的白玉县城。

  18日一早,我们去热加乡,出发不久天降暴雨。左边是咆哮的金沙江水,右边是陡峭的山崖,泥石流不时滑下来。“当”的一声,鸡蛋大的石头砸中车顶,大家惊出一身冷汗。同车的国网四川电力宣传部副主任高德文有些紧张,拿起步话机联系前车的刘友志:“雨太大了,不会被困在路上吧?”“没事,这段路因为今年格萨尔机场要通航,所以在扩路,过了这段就好了。”老刘声音非常有底气。

  白玉县,远离国道,甘孜最偏僻的县之一。如果白玉用电顺畅,甘孜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中午11点,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我们终于到达热加乡,60公里路用了足足3个小时。

  说不完的变化

  甘孜州新一轮农网改造累计投入20.83亿元,为10万户农村居民提供了用电保障

  白玉县热加乡麻通村51岁的桑珠看到老乡长刘友志时,两眼闪着泪光,双手紧紧握着刘友志的手,用藏语不停地说着什么。

  71岁的旦增和54岁的郎加也围上来,几个人热情地拥抱在一起,旦增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白玉县供电公司副经理泽翁多吉在一旁给记者当翻译:“他们太激动了,一直在说老乡长怎么不多回来看看。”

  落座后,多吉告诉村民我们的来意,桑珠抢着说:“当年就是刘乡长给我们弄来了电,让我们点上了电灯。”

  1996年10月,沿着崎岖的山路,刘友志骑马到热加当乡长。乡里没有电,只能靠松明子和酥油灯照明。刘友志听说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林场有座小水电,于是找到林场请求拉一条线到乡里。对方很支持,但是拉线的钱要自筹。刘友志就动员各村,每村负责出一些树干,然后大家一起出工出劳,用了小半年时间终于把电通到了乡里以及周边的两个村。

  刘友志说,“过去骑马到县里要一天,从县里到康定要5天。现在不仅柏油路通了,一天就能到达康定,而且电力天路也通了。前些年建设新甘石联网工程,沿途老百姓非常欢迎电网建设队伍,上千公里的工程没有出一起纠纷和设备丢失事故。”

  刘友志说的新甘石联网工程,是党的十八大后由国网四川电力投资32.15亿元建设的由新都桥到甘孜县到石渠县的1015公里输电线路,解决了甘孜州白玉县在内的3个最偏远县的用电问题,这也是甘孜州的深度贫困地区后来能实施农网改造的基础。高寒地区,冬季河水结冰,只靠当地小水电,很难解决用电稳定问题。在新甘石联网工程投产前,石渠县到了冬季便无电可用。

  有了大电网支撑,农网改造才成为有源之水。2016年以来,国网四川电力在甘孜州新一轮农网改造中累计投入20.83亿元,建设35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627.64公里,变电容量23.19万千伏安,10千伏及以下线路长度5660公里,配变容量28.1万千伏安,为10万户农村居民提供了用电保障。

  热加乡帕关村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高山区。前些年农网改造时,家家户户都装了微型太阳能,不过这点电真不够用。“白天晒一天,晚上最多可以点亮3盏5瓦的节能灯,最多亮一两个小时,其他电器根本用不了。” 村主任扎嘎深有感触,“新一轮农网改造后,电线拉到了家家户户,现在全天可以用上电,终于可以看上电视了。”

  说起用电变化,去年开了小卖部的桑珠又接过话茬:“别说电冰箱、冰柜这些开小卖部必备的家电都用上了,我家从去年就不再烧木柴和牛粪了,不仅做饭用电,取暖也用上了电暖气。和过去比,真是太幸福了。”

      关键词:电力, 农网改造升级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