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深度阅读

“碳中和”愿景呼唤科技创新(碳减排)

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1-03-11 08:47:32

为实现“碳中和”愿景,我国各行业均在加速二氧化碳控排工作。“碳中和”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导向和政策行动,涉及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实现“碳中和”愿景,我国需要建立创新驱动、绿色零碳为导向的产业经济体系。在“创新”“绿色”为主旋律的今天,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支撑一定是科技创新。

亟需科技创新样板

众所周知,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以燃煤发电为主的能源利用模式,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导致二氧化碳排放较高。采访中,记者听到业内人士讲的最多的,就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挑战大”“任务重”“治理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绿色技术经济政策课题组”组长梁云凤对记者表示,能源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的能源环境困境更是世界少有,我们要善于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劣势变为优势,以“碳中和”为契机,依靠科技创新提供“碳中和”系统性解决方案,“一石三鸟”解决能源供应问题、环境安全问题、绿色高质量发展问题。

“要实现'碳中和'愿景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鑫接在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广为人知的碳达峰实践多来自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受中外发展阶段差异以及国内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现有的区域性碳达峰样板和经验难以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很多地方对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途径还不太了解,亟需更有指导意义的创新样板。

在宋鑫看来,借鉴国内外先进、适用经验,创建零碳示范样板,将政府系统性探索与企业自主创新有机结合,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行动起来,让零碳示范项目成为低碳未来的展览厅、绿色技术的大舞台、涉碳商业模式的试验田,让想要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有所作为的各个主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样板。

“原创好技术创造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碳中和”愿景,需打破传统减碳和能源发展观念,具有颠覆性、前沿性、绿色原创性的科技创新是关键,尤其需要推动负排放、碳移除等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性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应用推广。

宋鑫坦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科技发展新趋势无疑将彻底改变绿色产业的生态环境和运行方式,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始终是企业争相角逐的赛场。

“一谈到节能环保,大家就认为是公益性质不赚钱。但真正的原创好技术是创造价值的。”梁云凤举例,“等离激元光热催化二氧化碳合成油气技术”(简称'等离激元')利用等离激元的纳米聚焦效应,在常温常压环境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分解为碳离子、氢离子和氧离子,实现化石类碳氢能源应用的逆过程反应。“保守估算,等离激元技术可令'碳中和'的清洁能源成本接近或低于传统化石能源。”

记者了解到,等离激元“碳中和”技术已吸引了中石化、国能投等央企和资本关注。北京环境交易所首任董事长、国富资本董事长熊焰告诉记者,纳米技术的大范围应用,让等离激元成为学界热点,这一颠覆性技术领跑全球至少五年,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可工程化。其原创企业光合新能已完成了大唐七台河电厂工业小试。“火电、钢铁、化工、建材四大领域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80%左右,如果这四个领域陆续应用等离激元,将从根本改变排放的技术路径,实现变废为宝。”

支持政策要及时跟上

采访中,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碳中和”的难点在于二氧化碳的绝对减少。“碳中和”不只是过程目标,更是一个动力机制,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镣铐、约束。

“行政手段要恰当使用。”熊焰对记者直言,“比如需要减碳十亿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根据GDP拆分。但在经济、技术超级复杂的事情上,效果会大打折扣。最后导致上面压任务,下面完不成。”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工具”,包括政策、技术、财税、宣传教育等。在业内人士看来,“碳中和”的主要任务是减少二氧化碳,凡是能达成二氧化碳净减少的技术都该被重视,未来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把二氧化碳变成资源。

未来五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宋鑫建议,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碳达峰科学解决方案,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碳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要“揭榜挂帅”,聚焦核心技术项目,重点攻关,特别是要大力支持企业对碳捕捉、利用和封存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要针对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升级的需要,整合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支持相关企业开展综合性示范。

梁云凤建议,将“变废为宝、治碳制能”等技术列入国家绿色产业目录,研究制定二氧化碳收集、处理及所产油品销售的支持政策,形成技术产业良性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系,使“治碳制能”变成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使“治碳”成为企业新经济增长点,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其中。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