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国内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迎峰度冬:从煤而来 向核而去

能源发展网发布时间:2022-11-11 00:00:00

自2016年~2017年采暖期以来,天津市连续第7年提前启动集中供热。今年11月1日,在天津泰达热电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热源一厂,工作人员查看燃气锅炉仪表数据。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 本报记者 刘 政

 

11月以来,随着北方地区陆续进入冬季供暖期,能源需求大幅攀升,一年一度的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拉力赛再次开跑。

据了解,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会同有关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提前对接资源,“火力全开”加快储煤,为冬季供热攒够“口粮”,确保百姓温暖过冬。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统调电厂的存煤保持在1.7亿吨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一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进行时:电煤库存大幅增加,国内供应充足

3节车厢,每节载重约80吨,总计装运7386吨煤……一列列煤炭保供专列正从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公司火车装车站发出开往湖北荆州。截至目前,“迎峰度冬”的号角已然吹响,迎战工作已拉开序幕。

11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有关负责人主持召开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机制调度例会,就落实今冬保暖保供工作部署、做好能源保供相关工作做了安排。据悉,这样的例会目前正以每周至少三次的进度,稳步落实着迎峰度冬期间能源保供的“任务清单”。

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近期还组织召开了电煤贸易企业视频座谈会,深入了解当前电煤贸易企业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听取进一步发挥贸易企业在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及电煤保供中作用的意见建议。

“目前北方地区正在陆续进入冬季供暖期,我们正会同有关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在介绍全国整体保供情况时表示,煤电方面,目前全国统调电厂的存煤保持在1.7亿吨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一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前8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9.3亿吨,同比增长11%。油气方面,目前国内原油产量已经连续3年增产,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储备能力稳步提升,市场稳定供应的底气进一步增强。清洁能源方面,乌东德和白鹤滩等巨型水电站已建成投产。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期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国大唐、中国华能等中央企业都在积极部署能源保供稳价工作任务,着重做好煤炭增供稳价、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今年煤炭供需形势比去年好很多,电煤库存大幅增加,国内供应充足,只要不出现大的突发事件,迎峰度冬应该没有问题。”

接力棒:在守住保障底线和推动产业升级间传递

“国家能源集团今年完成煤矿产能核增5800万吨。去年四季度以来,自产煤月均产量保持在5000万吨峰值水平。”10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三季度重点工作情况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发布会上,国家能源集团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发言人张玉新特别介绍,国家能源集团坚持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做深做实宁夏腾格里大基地建设,深入实施抽水蓄能、氢能、新型储能等专项规划。

记者从10月12日召开的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迎峰度冬采暖保供工作部署动员会上了解到,近几年,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对供热设备进行了大量改造,部分区域供热面积快速扩张,进一步提高供热系统可靠性,牢牢守住不发生供热断供、限供的底线。

可以看到,能源保供的接力棒在从生产端到需求端传递,也在守住保障底线和推动产业升级之间传递。

今年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几个月来,中央发电企业能源保供特别债发行工作快速推进,陆续落地。

10月19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2022年第四期中期票据公告,发行特别债募集资金总额为1000亿元,本期发行金额为200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国务院批准的保障国家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相关用途。

北京师范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此表示,发行能源保供特别债是在国际能源市场持续波动、国际能源价格高企、国内电力供求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等情况下,采取的保能源供给、稳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缓解发电企业资金压力。

宋向清建议,以能源保供特别债发行为契机,能源企业应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转型灵敏度,拓展供销渠道融合式发展宽度,推进能源低碳化,力争实现能源动能、效能和产能的集中统一释放,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将来时:核能供暖为度冬保障带来新选择

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近2万居民用上核能供暖。“温度高了,费用没涨。”红沿河镇沟口村村民罗贵斌说。

红沿河核电站是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电力能源投资项目,利用红沿河核电站汽轮机抽汽作为热源,替代红沿河镇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实现红沿河镇清洁供暖。

核能供暖,为迎峰度冬能源保供“菜单”带来了新的选项。记者了解到,按照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项目测算,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烟尘209余吨、二氧化硫60余吨、氮氧化物85余吨、灰渣2621吨,环保效益显著。

从供暖方式看,核能供暖清洁“新鲜”;从技术角度看,核能供暖在世界范围已经有了广泛、成熟的应用。

目前,全世界400余台在运核反应堆中有超过1/10的机组已实现热电联供,且已累计安全运行约1000堆/年。在国内,山东海阳、浙江海盐均已迈入“核能供暖时代”,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事实上,无论是山东海阳还是浙江海盐的核电供暖项目,都是受“双碳”目标的直接推动。海阳借助核能供暖,成为全国首个“零碳”城市,海盐依托核能正在紧锣密鼓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未来城”。核能作为清洁低碳能源,已经显示出其在低碳转型方面的潜力和重要作用。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海阳核电基地900兆瓦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开工,计划2023年投运。届时,供热区域可达青岛、威海地区,其距离正好各在100公里左右。

“随着长距离热管网的推广,核能供热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未来核能供暖将迎来大发展。”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核能供暖的主要形式是基于现有的大型核电厂,利用核电站的抽汽/余热向热网供热,如果未来沿海、内陆低温小型供热堆能够核准建设,将形成对燃煤、燃气供热的大规模替代效应。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