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国内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中国风电为何能连续12年领跑全球?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2-10-09 14:30:46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力发电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之一。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目前我国的电力形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核能发电。我国的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的风能储量有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合计约10亿KW。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球风电整机订单总量达到4300万千瓦,订单规模达到1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风电整机商订单表现尤为突出,为3500万千瓦,所获得的订单量在全球订单占比中达到了80%以上,并因此推动全球风电整机订单规模同比上涨了36%。

中国在全球海上风机订单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今年上半年,中国海上风机订单规模占全球总量的74%,同时已经连续3个季度实现了海上风机订单规模增长。2021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690万千瓦,同比增长4.5倍,累计容量跃居世界第一。

与陆地风电不同,海上风电更少受占用土地、噪声污染等因素制约。就资源禀赋来看,我国经济重心在东南沿海,而传统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海上风电有利于弥补这种能源供应与经济重心逆向分布之不足。

下面我们回顾中国风电的发展历史,看看我国成为世界风电大国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都走过了以下发展道路,即经历了向国外学习,然后自主市场化探索,政策支持大规模扩张,最后政策出清这一过程。

中国风电经历了早期示范、产业化探索、产业化发展和大规模发展这4个阶段:

1、早期示范阶段(1986-1993年)

1986年,中国第一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厂在山东荣成并网发电,这成为了我国风电历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风力发电的开始。这一阶段,我国利用国外赠款和贷款建设了一批小型示范风电场。

2、产业探索化阶段(1994-2003年)

我国建立了强制性收购、还本付息电价和成本分摊制度,在此基础上,依靠贷款建设的风电场不断增加。

3、产业化发展阶段(2003-2007年)

国家通过实施风电特许权招标来确定风电场投资商、开发商和上网电价政策。根据规模化发展需要,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制定实施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事实上,我国风电发展起步较晚,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开始在风电领域进行探索。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才开始研究并网发电,主要通过引入国外风电机组建设示范电场,借助国际合作才能建成风电场项目。但是,凭借我国风电行业的努力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中国风电的三个梦想:即建立中国的风电场、制造出中国自己的风机、让中国风机走向世界。

2007年,中国能够自主建设风电场,增长成为世界第一,国内风电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外资。2010年,中国新增和累计装机量首次超过美国,从此开始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一。

2021年,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了3亿千瓦大关,风电装机量占全国总电源装机总量的13.9%,占全球风电装机的40%,风电利用率达到了96.9%。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风电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中国风电年装机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而且从早期的整机进口到如今风机及其它部件,包括叶片、齿轮箱、发电机、轴承等核心部件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配套。

风电也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高端绿色装备制造业之一,形成了涵盖风电开发建设、设备制造、技术研发、检测认证、配套服务的完整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

如今,中国风电整机厂商在彭博能源公布的,2021年全球前10大风电整机排名中占据了6个席位。而且,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中国风电机组零部件及整机产量已经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从而使得中国世界最大风机制造国的地位更加稳固。

21世纪的未来就是海洋的未来。近些年来,中国风电的发展重点已转向海上,海上风电在全球异军突起,风电容量现位居世界第一。

在不断扩大国内风电市场规模的同时,中国风电开始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中国风电机组累计出口到42个国家和地区,已出口的风电机组共计3614台,累计容量达到964.2万千瓦。

中国风电经过30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已经成为了世界风电大国,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算不上是风电强国。主要短板体现在风电主机核心零部件还依靠进口,不能自主生产。另一方面,电控技术还有待于提高。

2018年之前,我国用于风电的国产碳纤维是0,100%依赖进口,2019年国内产量才达到1000吨,但目前国内风电叶片碳纤维需求量超过万吨,缺口很大。此外,大功率轴承也是如此,一台风机中需要好几种轴承,其中(2MW以下)小兆瓦轴承,尤其是偏航和变桨轴承可以实现国产化,但(3MW)以上的大兆瓦风机主轴承主要依赖进口。

随着海上风机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未来风机叶片可能会突破150米,主轴承可能会突破5米,变频技术将会突破20MW,这些关键部件技术、材料以及基础理论都需要取得进一步进展和突破,方能在风电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目前,全球大功率轴承已被世界8大轴承厂所垄断,中国市场的50%、全球市场的70%的市场份额需要依赖这些厂商供货。同时,中国轴承厂不仅只能生产中小轴承,而且在市场份额中的占比也仅为20%。

今年年底国家海上风电补贴即将结束,中国风电要实现平价,还面临成本和技术的双重挑战。因此,风电行业还需要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同时,欧洲国家对于海上风电的严谨态度也值得我国风电行业认真学习。

结语

展望未来,在全球每年夏季用电高峰期屡屡遭遇“电荒”的情况下,海上风电将迎来大的投资和发展机遇,这也是世界新能源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72.5GW,同比2020年下降17.99%,而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1.1GW,同比2020年增长了205.8%。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海上风电将会迎来跨越式发展。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