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国内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非凡十年】山东: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中国发展网发布时间:2022-09-23 11:05:27  作者:段文奇、苏航、尹明波

  十年奋进,春华秋实。回望非凡十年,能源革命“绿”遍齐鲁大地,浪潮澎湃“潮”涌胶东半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能源行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以汗水浇灌收获、用奋斗赢得未来,解决了一件件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桩桩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事,造就了十年非凡成就,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提供了坚强能源保障。


海阳核电鸟瞰图。供图:山东省能源局

  十年来,能源供给能力全面提升,电力总装机从2012年的7314.6万千瓦提升到2022年的1.78亿千瓦左右,天然气供应量从63亿立方米提升到232亿立方米,分别是2012年的2.3倍和3.6倍。

  十年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从2012年的496.5万千瓦提升到2022年的6387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35.9%、提高29.1个百分点。其中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715万千瓦、410万千瓦,均居全国第一。煤炭消费占比、煤电发电量占比,实现从“双80”到“双70”的历史性跨越。

  十年来,能源“四梁八柱”全面立起,覆盖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服务的能源治理体制机制基本形成,蹄疾步稳、有力有序破解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创新,为山东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阔步前进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十年来,能源科技创新加速奔跑,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并网发电,实现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质的飞跃,“中国引领”惊艳世界;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落地海阳,海阳核电建成“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核能综合利用“山东智慧”“山东方案”全国借鉴……

  十年来,能源服务民生持续加力,获得电力、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光伏扶贫、采煤塌陷地治理等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履责清单”,一个个用能“痛点”变为工作“焦点”,一份份群众获得感变为能源工作成就感。

  心怀能源保障这个“国之大者”,能源供给能力全面提升。非凡十年,心怀能源保障这个“国之大者”,讲政治、顾全局、强保供、重担当,端牢能源饭碗,守住安全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能源安全保供作为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来考量,充分利用省内省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多元能源供应质效并提,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用能上彰显能源担当。

  ——2022年上半年,全省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8亿千瓦,是2012年的2.4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6380万千瓦,是2012年的12.9倍。其中,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3715万千瓦、410万千瓦,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风电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977万千瓦,是2012年的5.2倍;核电装机实现“零突破”,在运在建及核准核电机组6台、装机695万千瓦,发电量突破780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消纳持续向好,2022年上半年,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均为97%,核电年均利用小时数超过7900小时。

  ——“外电入鲁”实现重大突破,接纳外电能力达到3100万千瓦,是2012年的4.1倍;2021年,接纳省外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达到1187.4亿千瓦时,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

  ——油气增储上产稳步推进,全省天然气供应量突破200亿立方米,达到232亿立方米,是2012年的3.6倍。

  ——煤炭产能结构持续优化,120万吨/年及以上大型煤矿产能占65%以上。

  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能源低碳转型深入推进。非凡十年,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立潮头、为人先、抓转型、促低碳,赋能清洁转型,共谱绿色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双碳”目标,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优先发展,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


国家电投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供图:山东省能源局

  ——截至2022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35.9%,较2012年提高29.1个百分点。步入“十四五”,全力推进“五基地两示范”建设。海上风电基地,规划总装机3500万千瓦,2021年,首批60万千瓦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并网、当年发电,实现海上风电“零的突破”。

  ——2022年,率先启动“十四五”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年内开工建设500万千瓦以上、建成并网200万千瓦左右。

  ——海上光伏基地,国内首推海上光伏规模化开发,规划总装机4200万千瓦,已完成首批10个项目、1125万千瓦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资源竞配,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总规模4800万千瓦,其中200万千瓦光伏项目于2021年纳入首批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项目名单,预计2022年底前建成投产;2022年,编制完成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方案,年内开工建设500万千瓦左右、建成并网300万千瓦左右。

  ——胶东半岛核电基地,规划总规模4000万千瓦左右,2018年底、2019年初,海阳一期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双投”,累计发电780亿千瓦时,替代煤炭消费3200万吨。2022年,海阳核电二期3、4号机组开工建设。

  ——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总规模500万千瓦以上,2022年底,基地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50万千瓦左右。

  ——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示范,全省70个县(市、区)入围国家试点,总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数量居全国首位,2022年,开工建设500万千瓦左右,建成并网300万千瓦以上。

  ——“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示范,2022年,重点实施安丘市辉渠镇等88个乡镇、沂水县诸葛镇东河西村等668个村首批试点建设,建成50个左右“标杆乡镇”、500个左右“标杆村”。

  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能源“四梁八柱”全面立起。非凡十年,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破藩篱、通梗阻、立规矩、补短板,释放发展潜能,塑强竞争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协同推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系统集成、积厚成势,覆盖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服务的能源治理体制机制基本形成,蹄疾步稳、有力有序破解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创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历史性转变。

  ——2013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细则,明确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范围及工作措施。

  ——2016年,全省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标志着光伏扶贫工程全面启动;同年,启动油气管道保护地方性立法工作,从草案起草到审议通过,历时三载,于2019年正式实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为管道保护工作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2017年,印发实施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2018年,出台全省简化获得电力专项行动方案,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同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调优走深走实。

  ——2019年,在全国率先印发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指导意见,出台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启煤矿智能化建设新时代,推动煤炭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

  ——2020年,印发实施全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规划,全面推进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复垦治理和产业治理,推动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多产业协调发展,打造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齐鲁样板。

  ——步入“十四五”,坚持高点定位、通盘谋划、先立后破,科学编制全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等9个专项规划,系统织密能源保障网,着力抓实能源发展“八大工程”行动,全方位谱写黄河流域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山东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阔步前进奠定坚实发展基础。

  激活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能源科技创新加速奔跑。非凡十年,激活创新这个第一动力,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能源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一批批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技术进步成为推动能源发展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


华电滕州101兆瓦202兆瓦时储能项目远眺图。供图:山东省能源局

  ——煤炭领域,围绕“减人、提效、保安全”,积极推动煤炭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速推进煤矿智能化发展,全省74处煤矿开展智能化建设,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83个,占全省78.72%,东滩、鲍店等矿井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各类煤矿全部实现井下人员精确定位。2020年9月,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山东召开,“山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煤电领域,华能莱芜电厂采用620℃高效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高能级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的百万千瓦机组连续刷新世界最低发电煤耗纪录,大唐郓城电厂采用双机回热等技术的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项目被列为国家电力示范项目。华电莱州电厂建成全国首个集成智能照明、智能吹灰、数字煤场、现场总线、GIL封闭回路、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等技术的百万千瓦智慧火电标杆项目。±800千伏直流及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油气领域,攻克深水、深层、非常规等一批油气资源开采关键技术,研发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达到世界海洋钻井平台设计建造最高水平;打造全国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示范项目,创建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

  ——核能领域,建成全国首个核能居民供暖商用项目,世界首个“水热同传”、世界首个“水热同产同送”科技示范工程,创建全国首个核能“零碳”供暖城市;打造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四代核电技术——荣成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

  ——风电领域,拥有重点风电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70余家,培育形成中车风电、金雷科技、通裕重工等风电整机及配套企业,吸引远景能源、上海电气、明阳智能等国内知名整机企业落地,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在烟台、威海、东营、滨州等地集聚发展。

  ——氢能领域,启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创建全国唯一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潍柴零碳产业园首套50千瓦热电联供设备开展应用示范,烟台冰轮环境研制氢液化领域新型高效氦气螺杆压缩机,入选第一批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全省聚集产业链重点企业120余家,成为全国氢能产业链最完整省份之一。

  ——新型储能领域,率先推动成立储能技术学院,建成全国首家国家电网电池储能技术实验室共享(山东)实验室、国内首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

  始终坚守为民这一初心,能源服务民生持续加力。非凡十年,始终坚守为民这一初心,知民情、察民意、顺民心、解民需,站稳群众立场,满足用能需求,增进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履责清单”,一个个用能“痛点”变为工作“焦点”,一份份群众获得感变为能源工作成就感。

  ——深入推进“简化获得电力”,2019年率先建成政企协同办电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用户“刷脸办电”“一证办电”;2020年,改革创新举措,实现“网上办电”“零证办电”“无感办电”;2021年,“网上办电”比例达99%,其中“零证办电”比例超过90%,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办电“获得感”和用电“满意度”,“简化获得电力”先进经验全国推广。

  ——实施贫困地区电网攻坚,聚焦黄河滩区、革命老区、偏远山区等“靶向扶贫”,累计完成7276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及432个村通动力电,惠及389万户,1400多万人受益,“电”靓齐鲁乡村振兴路。

  ——加大光伏扶贫力度,将其列入全省三年集中脱贫攻坚总体战略部署,综合施策攻坚,保证精准扶贫,共有9418个光伏扶贫项目纳入国家财政补贴目录,建设规模177.2万千瓦,为32.7万户贫困户送上“阳光存折”。

  ——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全省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1.76万台,其中个人充电桩4.97万台,公共充电桩4.56万台,专用充电桩2.23万台;直流充电桩3.82万台,交流充电桩7.94万台。

  ——推进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92.06万亩。其中,政府治理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31.26万亩,治理率93.49%;煤炭企业治理已稳沉采煤塌陷地60.80万亩,治理率95.11%,超额完成“双90%”目标任务。

  十年磨一剑,利刃开新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山东能源行业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再出发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省能源人坚定不移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握紧历史“接力棒”,走好新的“赶考路”,跑出能源“加速度”,实干托举新梦想,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段文奇、苏航、尹明波)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