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井江上,机械轰鸣,人声鼎沸。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承建的成都“第二水源地”——李家岩水库迎来重大节点,水库大坝进入填筑施工阶段,意味着成都市民距离用上文井江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水库有多大?相当于108个锦城湖
李家岩水库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坝址位于崇州市怀远镇境内,开发任务以城乡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
据水电七局项目负责人介绍,李家岩水库装机容量1.84万千瓦,正常蓄水位763米,总库容17346万立方米,相当于108个锦城湖库容。水库建成后,将成为成都新的“放心水缸”。
李家岩水库还是成都市民供水安全的“双保险”,假设岷江发生水质事故或遇连续枯水年,李家岩水库可提供0.42亿立方米应急备用水量,满足成都市30天、人均综合生活需水70%的应急供水需求。对于解决成都市中心城区供水单一问题、保障中心城区供水安全、提高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水库建成后还可以有效调节文井江径流,提高文井江灌区的灌溉保证率,对促进崇州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豆腐上雕花?人水和谐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工程
站在李家岩水库右岸坝肩极目远眺,青峰岭社区境内万壑绵延,草木繁盛;文井江蜿蜒盘旋,百转千回,悠悠江水灵动飘逸。在秀美山水的滋养下,这里的动物也充满了灵性,鸟雀成群,松鼠结对。水库所在地临近当地的风景名胜区,不仅有“水上公园”白塔湖、“人间龙宫”九龙沟,还是珍稀动物大熊猫保护区的缓冲地带。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建设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临近自然保护区的李家岩水库建设者对此理解更加深刻。如何实现工程施工与保护环境并驾齐驱,成为水库建设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就算是在豆腐上雕花,也要做出一篇好文章。”
项目部坚持人水和谐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工程,为保证野生动物栖息健康,避免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项目部除做好裸土覆盖、植被绿化等常规工作以外,还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确保实现现场施工零排放、零污染:一是对喷淋设备、扬尘在线监控仪进行技术创新,当现场施工产生的振动波、粉尘、PM10、PM2.5达到预警值,喷淋降尘设备将会自动开启,并根据需要调节水量大小,解决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治理问题;第二是对现场地层岩性的最小单耗药量、多段位起爆数量、同时起爆单响药量、布孔方式、炮孔堵塞填充物对振动波传递规律影响的研究,严格控制爆破过程中产生的震动。
“水库建设伊始,我们便组织编制环水保管理制度7项,报送专项环水保方案4篇,与具备资质的垃圾清运单位签订协议2份,协助环水保第三方监测单位完成了1、2号渣场环水保设施,发现并治理环水保隐患16项……”
“软件”过关,硬件同样过硬!在施工现场,洗车池、三级沉淀池应有尽有,就连砂石混凝土系统也配置了污水处理系统,项目部以务实举措,对施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固体废弃物、废油废水进行严格管控,保持风景名胜区及第二水源地生态、生物环境。
未来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崭新李家岩值得期待!
“智慧大脑”?无人碾压、智能灌浆助力工程优质建设
李家岩水库的核心是高123米的砼面板堆石坝,填筑工程量约404万立方米。
如何建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福泽子孙的民生工程?答案在“智慧工程”,具体做法是给大坝施工安上“智慧大脑”。
“我们将电子芯片植入施工设备,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通过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在大坝填筑过程中,将综合运用无人驾驶碾压技术、智能灌浆技术、智能拌合站管理技术、长距离坝料运输信息化管理技术等四大核心技术,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此次大坝填筑采用的无人驾驶碾压技术,在成都市水利建设施工中属于首次应用。项目部引进具有高度智能化和无人化的路面机械成套机群施工设备,以实现摊铺机3D自动找平和行驶自动引导、压路机无人驾驶和智能压实技术。操作人员只需要坐在控制室,就可以对多台碾压设备进行远程操控。与传统人工驾驶碾压相比,其施工效率可提高20%,碾压作业更加精确可靠,施工安全也更有保障,对于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保障工程质量等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隐蔽工程,阳光作业。项目部在基础灌浆施工中,引进集智能压力控制、无级配浆、灌浆工艺控制和灌浆成果分析与处理、无线接入云服务器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灌浆系统,以智能“一键灌浆”替代传统的人工灌浆,实现灌浆全过程智能化施工及管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遥想当年,水电七局披肝沥胆建造紫平铺水库,其源源活水早已福泽万千。如今,水电七局再次集结文井江,将继续竭力为成都人民奉献可靠民生工程,建设“放心水缸”。
水库大坝开始填筑
施工现场
拌合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