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很多新能源车主发现,在上海充电越来越方便。从单位、商场到社区家门口,充电桩逐个涌现。图为2021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使用充电桩快速充电。 图/视觉中国
傍晚,车主姚先生回到普陀区真光新村第九小区后,把新能源车开至共享充电区,用手机启动充电程序。不需要抢车位,也不用担心价格,这个设在小区里的充电桩让居民感到便利又实惠。“以前只能在外面充电,每度电1.98元起,还要额外付停车费;现在小区里直接充,每度电仅1.04元,真的好用!”
截至去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62万辆,在全国各城市居首;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50万个,全市车桩比约为1.3∶1,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记者昨天从市交通委获悉,根据2022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还将新增1万个公共(含专用)充电桩和10个出租车充电示范站;推进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缓解节假日充电拥堵,缓解里程焦虑;同步支持既有充电设施“慢改快”,提高全市充电桩有效利用率。
多措并举“盘”出充电桩
真光新村第九小区的3个共享充电桩是作为试点新近安装的。加装阻力小、进程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建设过程与小区综合修缮同步进行。通过综合修缮改造,小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了,更重要的是,还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盘”出100个车位,居民自然喜笑颜开,由此这3个共享充电桩的落地,也异常顺利,居民们一致举手赞成。
过去一年,很多新能源车主发现,在上海充电变得越来越方便。如今,从机关单位、商场酒店、高架桥荫空间、公共停车场到社区家门口,星罗棋布的充电桩逐个涌现,大大缓解了车主的“里程焦虑”。
去年10月,虹莘路充电站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久事公交集团首座对社会开放的充电场所。承接运营维护任务的现代交通公司,制定了“日间以充电为主、夜间以补电为主”的营运方案,保障白天60个终端对外营业,夜间至少20个终端对外营业。截至目前,该充电站每日充电车辆相比去年10月增长一倍有余。现代交通新能源供电分公司经理张华介绍,在不影响夜间公交车辆充电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了普通市民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去年底,中石化新炼加油站启用了首座充换电一体化示范站。新建成的站点加油区域与充换电区域独立设置,场地大、车辆进出便捷,单日可满足500辆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
治理僵尸桩、油车占位,公共充电桩也有“星级评定”
去年9月,上海新能源车销量占比高达47.19%,远高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接近全球最高水平。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充电设备行业的同步迭代。
上海新基建“35条”中提出,三年内将新建10万个充电桩。截至去年底,全市上线站点约800个、直流快充枪1.2万个、出租汽车充电示范站30个,较好地保障了纯电动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的充电需求。
除建设大规模示范站外,上海还将推动全市充电桩的质量提升。市发展改革委介绍,全市所有充电桩将纳入统一考核体系,政府部门会根据服务水平,对公共充电桩进行“星级评定”,从而分档次给予企业相应补贴。
“油车占位、充电桩故障、支付方式不统一、消费者评价低、不能互联互通等,每一项问题都会影响评级。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引导企业提升新基建的服务和运营质量。”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僵尸桩、违规占位等现象,市交通委也牵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共和专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停车场(库)充电设施设置的通知》等文件,会同市相关部门细化操作要求,加强运营管理,通过开展僵尸桩治理、充电桩功率折算抵扣、采取价格杠杆和技术手段避免油车占位等措施,努力提高充电便捷性和满意度,促进行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充电桩在充电的同时也获得大量数据,相关市场主体也正探索通过挖掘数据价值提供增值服务,以此打造一个更大的服务市场。(来源:文汇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