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行业要闻

上半年光伏产业发展活力十足

中国能源报发布时间:2023-08-09 11:10:07

  “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增容量达到7842万千瓦,占全国新型电源装机的56%。截至6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约4.7亿千瓦,超过水电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仅次于煤电。”7月20日,在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邢翼腾表示。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上半年光伏行业成绩单亮眼,无论是制造端、应用端,还是出口贸易和投资端,整个行业呈蓬勃发展态势,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预计在此背景下,今年全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1.2亿千瓦至1.4亿千瓦,较此前预期大幅提升,有望再次打破年装机纪录。

  新增装机增长超150%

  “7842万千瓦,上半年这一新增装机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154%。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为8741万千瓦,这意味着今年前个6月的新增装机已达到去年全年的近90%。”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说,“按照以往经验,下半年新增装机规模将大于上半年,而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规模增长如此之快,值得一提。”

  邢翼腾认为,“十四五”以来,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已进入大规模、市场化、高比例、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国正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三批项目中光伏发电规模占六成以上。”

  应用端火热,制造端也持续升温。

  今年1-6月,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超过60万吨、2.5亿千瓦、2.2亿千瓦和2亿千瓦,同比增长幅度均在60%以上。同时,光伏新技术路线产品产能加速迭代,N型组件新品占比超过90%,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企业N型产品产能快速提升。

  此外,光伏发电量也不断增长。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光伏发电消纳利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光伏发电量达2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0%,平均利用率约98%。“尽管光伏已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但光伏发电量占比还较低,光伏发电渗透率还存在非常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电网消纳水平提升,光伏发电将发挥更大作用。”王勃华指出。

  出口贸易额持续提升

  王勃华表示,据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超过2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从出口产品结构方面看,硅片、电池片出口占比有所增加,组件出口占比有所降低。随着企业海外布局的提升,对电池片和硅片的需求有所提升。1-5月,我国光伏产品对非洲、欧洲、亚洲出口均同比增长,其中对非洲组件出口增长最明显。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调查副专员王振富指出,近年来,我国落实外贸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外贸不同产业转型升级。去年全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512亿元,同比增长超80%。“今年上半年,这种趋势依然非常明显,同样保持着非常高的水平。”

  “家电、家具和服装这三样是我们过去的主要外贸产品,通常被称作‘老三样’。如今,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走俏海外,成为我国外贸出口贸易的‘新三样’。光伏领域的探索不仅正在促进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也为全球贡献了更多绿色、便捷、安全的能源解决方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表示。

  据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目前“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我国高科技、高附加值和绿色转型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绿色产业动能充沛。

  完成投资额超1300亿元

  基于制造端的强大实力,我国光伏产业表现可圈可点。据欧盟委员会测算,中国光伏制造总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光伏发电度电成本较其他经济体具备一定优势。其中相较欧洲低35%,较美国和印度分别低20%和10%。以组件为例,中国光伏组件生产商在制造成本方面较美国和欧盟生产的组件产品成本低50%以上。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将继续主导全球产能增量与存量,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指出,从国内看,“十四五”以来,光伏产业发展进入窗口期。从国际市场看,全球能源转型正迎来关键期,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正在启动,促使清洁能源投资占比快速增长。预计今年全球光伏产业投资将超过3800亿美元,历史上首次超过油气行业。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光伏发电投资规模也不断走高。邢翼腾介绍,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约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的50%,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

  邢翼腾表示,未来光伏行业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促进低成本转型,要优化电站设计,加强功率预测准确性,确保光伏电力发得出、用得好。“作为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光伏行业肩上的责任更大,面临的压力更大,要主动适应、积极融入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来。”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