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光伏 > 国内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探寻2024年能源电力发展七大方向

中国电力网发布时间:2024-01-05 09:02:27
时值岁末,瑞雪遍地,春已不远。举世瞩目的一年一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诸多重要信号: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国2023年经济工作状况,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九大”重点任务,为做好明年各项工作把脉定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与前几年会议精神相比,这次会议有不少新要求、新提法、新观点确实大有深意,从中可以窥探2024年能源电力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取向,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七大“金句”:

金句之一: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本质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能源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保障,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当前能源电力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首先,要加强党对能源的全面领导。能源电力作为具有相对垄断性行业,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一定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更好地统一起来,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能源电力事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切实将思想的伟力转化为实践的磅礴力量,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奋勇前进。

其次,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经济要发展,能源需先行。能源电力本身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我国能源及电力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还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能源电力企业要不忘办企的初心使命,坚决当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动力保障。

再者,要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能源电力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有力和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在当前新的发展时期,我国能源电力行业走过去发达国家高耗能、高排放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延续以前主要靠化石能源的路子也很难持久的。因此,能源电力行业面对能源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紧密关系,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全面谋划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从根本破解资源环境的硬约束,走出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康庄大道。

金句之二: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报告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以前我们常讲“发展是硬道理”,但这次会议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对能源电力行业来说,就是要坚持质量优先战略,全面准确认识能源电力行业当前面临的新部署和新要求。

第一,要将绿色低碳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双碳目标”是我国对全球的庄严承诺。目前,我国能源活动的碳排放量占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8%左右,而电力行业碳排放又占到能源行业碳排放的42%左右,承担了巨大的减排任务和降碳压力,其也是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冶金化工、房地产等各种行业降碳脱碳的重要依托。因此,对能源电力行业来说,首当其冲要做到清洁低碳的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推行电能替代,全方位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和产品链,让能源电力的“绿”意更浓。

第二,要秉持集约高效的开发利用模式。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电力开发利用比较粗放,造成产业雷同、无序竞争、盲目扩张无序、资源浪费明显、生态破坏严重、利益冲突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种状况近些年虽有所改观但并未从根本上好转。为此,必须立足当前、积极有为,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全面提高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效率,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全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集约化的能源发展之路。

第三,要把提质增效放在最为优先方向。高质量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发展,而不能再唯速度和规模“马首是瞻”。曾几何时,我国能源电力大举扩充“地盘”、“跑马圈地”、搞“运动式”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结果留下不少“后遗症”,有些危害至今还没消除。要把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与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有机统一起来,着力优化能源电力结构布局,持续提升能源电力保障能力和供给效能,推动能源电力转型“蝶变”。

金句之三: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实际上,大家以前常说,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但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先立后破”对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尤为重要。“破”犹如凿山劈石,“立”则像架桥开路,我国以前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摸着石头过河”以及“渐进性试点”等做法就是先立后破的典型代表。对能源电力而言,“先立后破”就是要重点实施以下“三大”举措: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来说是一道“必答题”而非“选择题”,但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必须立足国情,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全力做好能耗双控工作,加快推动节能改造,稳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生产与消费,有效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坚决不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用人类最大智慧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二是全面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随着高间歇性、波动性的新能源在我国电力装机中的比例逐年升高,导致主网架及系统运行特性发生重大变化,让电力可靠供应面临着重大挑战。在当前全球变暖加剧的趋势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新型电力系统显得迫在眉睫,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三是辩证看待能源转型中的“破”与“立”。我国能源的国情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以煤和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因而,在我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求稳,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真正做到先立后破、有序进退、加减并用,才能更好地完成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两大艰巨任务。

金句之四: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的。按照中央财办的诠释,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代表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能级跃迁。能源电力行业要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加快构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要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要坚持持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思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能源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补短板、筑长板、强弱项、固底板,加快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和转化应用,全面推动能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壮大优质能源企业群体,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供应链、全信息链的能源产业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

二要加大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解决能源电力“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能源电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打通束缚能源电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性的创新业态体系,大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模式,打破制度壁垒,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切实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束缚,加快形成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和政策制度环境,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不断汇聚协同创新合力。

三要积极推动“三新”能源建设。要不断催生能源发展的新产业,积极抢占地热能、海洋能、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氢能、先进储能、深层油气勘探等新兴能源技术的制高点,推动能源电力产业不断迈向新台阶;要积极培育能源发展的新模式,聚焦新能源、新基建、绿色环保、双碳产业等不同业态,持之以恒强链补链延链;要大力激发能源发展的新动能,以推动传统能源转型为突破口,以壮大新能源系统为抓手,努力打造技术领先、安全韧性的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形成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增长新动能。

金句之五: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最近三年,能源电力领域年基本建设投资规模都维持在万亿元以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当前能源电力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切实优化投资策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现精准投资、价值投资、高质量投资,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更好地推动我国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和服务好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切实处理好“三大”关系:

处理好“常”与“新”的关系。近几年,风光等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但也要兼顾常规电力(煤电、气电与水电)项目开发。实际上,常规电力和新能源之间包容性发展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选择。要立足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大力推行“风光水火生”打捆开发的新模式,推动常规电力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和多能互补高效利用,实现常规电力带动新能源和新能源引领常规电力协调共生良好发展局面。

处理好“网”与“源”的关系。近十余年来,我国电力投资呈现“源”与“网”相互交织的局面,但目前电网饱和程度尚不及电源,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仍然亟须电网持续投资。因此,电网建设投资与电力建设投资维持适当的比例关系(2022年两者的比例大约为四六开),有利于实现网源协调互动、高效协同,有效保障我国电力供应的稳定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电网要适度超前投资发展,才能保障电网调配有充足的备用容量,更经济、更高效、更安全地提高整体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

处理好“建”与“运”的关系。能源项投资目三分“建”、七分“养”。要牢固树立全寿命周期的理念,既要让能源电力项目“建得好”、“发得出”,又要“用得上”、“运得好”,切实防止出现“建易管难冶问题。因为有效投资最终会体现在产出效果和经营效益上,而运营则是确保项目实现效益的最大源泉。因为项目建成投产仅仅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项目在整个运营期间时刻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最大限度地实现综合效益,这才是能源电力项目开发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金句之六: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会议指出,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能源被之称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更是高水平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要求,从三大方面全方位筑好能源安全的“防护堤”:

首先要下好能源保供“先棋手”。充分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不但要积极推动煤炭开采安全绿色与合理布局,切实促进煤电清洁高效供给;而且要不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切实提高油气自给能力和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增强油气安全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还要积极推进风、光、水等新能源发展,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使其成为化石能源的有益补充。

其次要啃下能源节约“硬骨头”。节能是最大的安全和最好的减排。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用能理念,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主动对标行业、国际能效先进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节能技术改造,加快实施重点用能设备降耗升级,促进全方位能效提升。加大节能前沿科技攻关力度,全面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强化节能管理体系建设和节能意识培养,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释放能效中所含的巨大潜力。

再者要打造能源合作“新格局”。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大约在70%、45%,新能源的锂资源对外依存度也高达70%以上,从中可以知道我国能源安全离不开国际合作。要主动参与国际能合作多边机制,积极搭建区域能源合作平台,切实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贸易,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能源“互联互通”建设,努力开拓国际能源合作新局面,真正走出一条能源结构日益多元、来源渠道更加广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国际能源交流合作新路子,并为解决全球能源与生态问题贡献出“中国方案”。

金句之七: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会议指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我国2025年初步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30年基本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目标后,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在不断提速,相应的配套机制亦在不断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框架基本搭建起来,2022年我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已达全社会用电量的60%。今后一段时间,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培元固本”:

一则要不断完善交易规则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市场关键机制设计,逐步健全包括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衔接、辅助服务市场的推进以及费用的传导、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的方式、容量补偿等配套机制,加快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协同的创新探索步伐,最终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压舱石”、现货交易为“风向标”、辅助服务市场为“调节器”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确保各类电力市场间有机衔接、各类电力品种有序参与市场。

二则要稳妥有序扩大现货市场范围。一方面要不断丰富交易品种,持续优化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等交易品种,进一步完善绿证、绿电交易、容量补偿机制、辅助服务品种等多层次交易品种,让更多的新能源和新型主体参与市场;另一方面要逐步扩大电力交易覆盖面,在总结全国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省份的基础上,逐渐扩大试点省分的范围,切实提升跨省跨区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尽快启动全国统一现货市场试运行。

三则要建立长效电力交易监管机制。加快提升现代电力市场监管体制与运行机制,着力强化电力交易机构和调度机构的运营监控和风险防控责任,切实做好对电力市场信息披露情况的监督和评价,努力提升电力交易数智化监管水平,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自律管理机制和立体化的社会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电力市场信用评价体系,确保所有市场参与者遵循规则,防止任何违法和违规行为,严防市场操纵、价格垄断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来源:能源杂志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