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力公司探路能源互联网技术应用

“一场颠覆式的变革。”面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应用平台,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研究科学院技术专家颜拥感慨道。

一个月前,该平台在国网浙江电力上线试运行。2月20日,颜拥演示了登录平台后的场景:如果家里有分布式光伏电站且发电量有富余,可登录这个系统,进入交易大厅,发起交易,就可以点对点将光伏电卖给他人,并直接获得电费,不再局限于目前卖给电网企业的模式。

电网企业不再是中心环节参与者而是平台服务提供者,体现的不仅仅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向开放共享型企业转变的理念创新。

国家电网公司2019年“两会”提出,要建设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特征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快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相应实践已在国网浙江电力渐次展开。

探索区块链应用 提供能源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

此次上线的平台实现了光伏购售电双方的点对点交易,将买卖的选择权充分交给用户和市场,实现了“去中心化”。而这正是区块链技术的“拿手好戏”。

“区块链”具备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优势。专家介绍,当前互联网的服务平台,本质上是(信任)中介,呈中心化。用户通过知名移动应用平台(信任)中介来完成购物、出行、叫餐、支付等行为。而区块链则是去掉这些中介,也就是所谓的“去中心化”。它由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安全加密等技术有机组成,可为中心化机构业务交易中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颜拥表示,几乎所有的能源系统数据都集中存储在一个“中心”,无法完全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而区块链技术可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保障数据真实,为能源计量、交易、金融等提供重要网络基础设施。其中,计量数据的可信是交易、能效、补贴等诸多应用的核心,能源计量是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应用的关键点。该平台基于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平台,通过区块链和物联网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能源计量数据的安全共享问题。

这个平台还开发了光伏补贴的自动发放应用。“以往的光伏补贴发放涉及层级、主体繁多,审核流程长,投入时间、人力成本高,效率低,数据查错难度也大。”颜拥说,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加强采集数据传输环节的安全性,加强补贴交易的可信、可追溯和实时性,解决光伏补贴的信用问题,提升补贴环节的效率。

后续,国网浙江电力还将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能效管理、绿证、碳交易、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并结合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项目打造示范应用,探索利用变电站资源建设运营充换电(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新模式,促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作为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能源互联网是电力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目前仍面临精确计量、泛在交互、自律控制、优化决策、广域协调等一系列难题。区块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力手段,将为能源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与未来应用提供新方案。

在区块链应用平台的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还将主动应用区块链技术,着力打造开放共享型企业,打造共建共治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与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深化“大云物移智”应用 致力构建泛在电力物联网

开展区块链技术研究的背后,是国网浙江电力大数据挖掘与应用能力的日益强大。

“正确,可以执行。”在杭州供电公司配网调度指挥中心,全国首个虚拟人工智能配网调度员帕奇已上岗工作数月。在与其他调度员进行发令对话时,帕奇还能把双方语音转换成文字并投影到中控大屏上。帕奇对配网报警信息的瞬间判断、瞬时处理,让原本整个配网专业全年在信息判断上消耗的4万工时下降为“0”。

正如帕奇的上岗,国网浙江电力开展“大云物移智”技术与电网业务结合的应用研究试点,推动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高效协同,深挖大数据价值,为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价值创造开辟新路。

刷一刷脸,客户就能完成用电业务办理;办理物资结算,业主只要跑一次,递交发票,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办理完毕;无人机特高压智能巡检系统,彻底改变了以往输电线路“工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工巡检模式……全业务全流程的智慧化转型已在国网浙江电力落地生根。

运用大数据,国网浙江电力建成“网上国网”、能量豆、电魔方等创新应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让大数据为客户跑腿。2018年,浙江2490万户客户动动手指就完成了用电业务办理。

国网浙江电力还试点推动电力设备“万物互联”,运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工作,实现设备从采购到安装、试验各环节的精准管控,使设备、人员、作业间信息互联,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发展、基建、监察等专业纷纷引入“互联网+”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数据应用生态,让大数据辅助运营管理。

同时,国网浙江电力还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譬如通过电力数据与交通数据交互应用安排电力检修或交警疏导等工作,在失电或电力恢复过程中确保道路通畅。在这一应用上,国网浙江电力已累计优化各类工作方案1200余次,数据共享红利正在形成。

国网浙江电力注重强化“网”的承载能力,率先推动电力无线专网建设。截至2019年1月,国网浙江电力无线专网已接入12936个业务终端。在主要业务终端指标中,配变监测采集成功率已达99.97%,用电信息采集业务日成功率达到99.88%,各类业务运行良好。

“电力无线专网是构建能源互联网和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支撑,能有效解决电力业务‘最后一公里’接入难题。”国网浙江电力科信部负责人邵炜平表示,无线专网承载各类业务,可提升通信网泛在、灵活接入能力,为各业务提供灵活便捷、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通信通道,有效融合能源流、业务流与数据流。

关键词: 区块链, 浙江电网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浙江电力公司探路能源互联网技术应用

作者:陈丽莎  发布时间:2019-02-26   来源:电力网

“一场颠覆式的变革。”面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应用平台,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研究科学院技术专家颜拥感慨道。

一个月前,该平台在国网浙江电力上线试运行。2月20日,颜拥演示了登录平台后的场景:如果家里有分布式光伏电站且发电量有富余,可登录这个系统,进入交易大厅,发起交易,就可以点对点将光伏电卖给他人,并直接获得电费,不再局限于目前卖给电网企业的模式。

电网企业不再是中心环节参与者而是平台服务提供者,体现的不仅仅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向开放共享型企业转变的理念创新。

国家电网公司2019年“两会”提出,要建设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特征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快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相应实践已在国网浙江电力渐次展开。

探索区块链应用 提供能源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

此次上线的平台实现了光伏购售电双方的点对点交易,将买卖的选择权充分交给用户和市场,实现了“去中心化”。而这正是区块链技术的“拿手好戏”。

“区块链”具备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优势。专家介绍,当前互联网的服务平台,本质上是(信任)中介,呈中心化。用户通过知名移动应用平台(信任)中介来完成购物、出行、叫餐、支付等行为。而区块链则是去掉这些中介,也就是所谓的“去中心化”。它由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安全加密等技术有机组成,可为中心化机构业务交易中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颜拥表示,几乎所有的能源系统数据都集中存储在一个“中心”,无法完全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而区块链技术可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保障数据真实,为能源计量、交易、金融等提供重要网络基础设施。其中,计量数据的可信是交易、能效、补贴等诸多应用的核心,能源计量是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应用的关键点。该平台基于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平台,通过区块链和物联网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能源计量数据的安全共享问题。

这个平台还开发了光伏补贴的自动发放应用。“以往的光伏补贴发放涉及层级、主体繁多,审核流程长,投入时间、人力成本高,效率低,数据查错难度也大。”颜拥说,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加强采集数据传输环节的安全性,加强补贴交易的可信、可追溯和实时性,解决光伏补贴的信用问题,提升补贴环节的效率。

后续,国网浙江电力还将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发能效管理、绿证、碳交易、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并结合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项目打造示范应用,探索利用变电站资源建设运营充换电(储能)站和数据中心站新模式,促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作为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能源互联网是电力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目前仍面临精确计量、泛在交互、自律控制、优化决策、广域协调等一系列难题。区块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力手段,将为能源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与未来应用提供新方案。

在区块链应用平台的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还将主动应用区块链技术,着力打造开放共享型企业,打造共建共治共赢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与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深化“大云物移智”应用 致力构建泛在电力物联网

开展区块链技术研究的背后,是国网浙江电力大数据挖掘与应用能力的日益强大。

“正确,可以执行。”在杭州供电公司配网调度指挥中心,全国首个虚拟人工智能配网调度员帕奇已上岗工作数月。在与其他调度员进行发令对话时,帕奇还能把双方语音转换成文字并投影到中控大屏上。帕奇对配网报警信息的瞬间判断、瞬时处理,让原本整个配网专业全年在信息判断上消耗的4万工时下降为“0”。

正如帕奇的上岗,国网浙江电力开展“大云物移智”技术与电网业务结合的应用研究试点,推动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高效协同,深挖大数据价值,为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价值创造开辟新路。

刷一刷脸,客户就能完成用电业务办理;办理物资结算,业主只要跑一次,递交发票,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办理完毕;无人机特高压智能巡检系统,彻底改变了以往输电线路“工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工巡检模式……全业务全流程的智慧化转型已在国网浙江电力落地生根。

运用大数据,国网浙江电力建成“网上国网”、能量豆、电魔方等创新应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让大数据为客户跑腿。2018年,浙江2490万户客户动动手指就完成了用电业务办理。

国网浙江电力还试点推动电力设备“万物互联”,运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工作,实现设备从采购到安装、试验各环节的精准管控,使设备、人员、作业间信息互联,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发展、基建、监察等专业纷纷引入“互联网+”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数据应用生态,让大数据辅助运营管理。

同时,国网浙江电力还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譬如通过电力数据与交通数据交互应用安排电力检修或交警疏导等工作,在失电或电力恢复过程中确保道路通畅。在这一应用上,国网浙江电力已累计优化各类工作方案1200余次,数据共享红利正在形成。

国网浙江电力注重强化“网”的承载能力,率先推动电力无线专网建设。截至2019年1月,国网浙江电力无线专网已接入12936个业务终端。在主要业务终端指标中,配变监测采集成功率已达99.97%,用电信息采集业务日成功率达到99.88%,各类业务运行良好。

“电力无线专网是构建能源互联网和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支撑,能有效解决电力业务‘最后一公里’接入难题。”国网浙江电力科信部负责人邵炜平表示,无线专网承载各类业务,可提升通信网泛在、灵活接入能力,为各业务提供灵活便捷、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通信通道,有效融合能源流、业务流与数据流。

      关键词:电力, 浙江电网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