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中和 > 人物

庄贵阳: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

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22-07-22 10:37:24  作者:庄贵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以低碳发展为特征的新增长方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应认识到,不同国家国情不同,低碳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按照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其碳达峰至碳中和大致要历经60年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具备发达国家自然达峰的条件,必须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科学把握工作节奏,做好各项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涉及价值观念、产业结构、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等诸多层面的系统性变革,必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以系统观念统筹好以下几方面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这需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生产生活正常。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需要健全的制度政策体系作保障。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多个配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顶层设计、擘画行动路线图。为指导和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各省(区、市)陆续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地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2022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就协同推进减污和降碳提出一系列重要任务举措。这些政策、规划、举措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坚强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把系统观念贯穿于“双碳”工作全过程,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凸显。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基本扭转。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以系统观念为引领,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统筹协调,严格监督考核,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庄贵阳)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