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新能源:未来要与储能相结合,形成多能互补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三峡新能源”)前身是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2008年10月,并入中国三峡集团。2010年6月,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2015年6月,正式改制为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
近年来,三峡新能源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稳健发展中小水电业务,探索推进光热、增量配网、燃气分布式能源、风电制氢等新业务。同时,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风机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为主体,中小水电、装备制造业为辅助的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截至2018年6月底,三峡新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投产及在建的风电、太阳能以及中小水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过700亿元。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刘姿表示,2018年12月29日三峡新能源格尔木5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项目成功并网,这是中国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这是光伏行业平价上网里程碑的事件,这是所有新能源人用智慧和汗水换取的,从技术创新、降低技术成本带动了设备成本的降低,带动了过去十年新能源高速发展,甚至改变了整个能源的格局。
在目前电价退坡的大趋势下,在互联互通共享的环境下,风电和太阳能成为了挑战传统能源最有力的能源品种和形式。但是风电和太阳能毕竟是间歇性的、不稳定的新能源,真正成为替代能源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目前电网需要的平衡不是电量的平衡,而是负荷的平衡,从电能质量上对24小时连续供电有很强的要求。
仅仅把成本降低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探索平价之外,在电能质量上的提升。解决了如何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如何与其他能源形式进行多能互补等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传统能源的替代。三峡新能源一直关注这些领域发展,也成立了创投基金,希望在成本上有更好的优势,特别是储能行业的发展,三峡新能源在青海的风电项目上也应用了储能的单元。
刘姿认为目前新能源受到的挑战很多,一方面是市场化交易和限电,使新能源运营边界条件并不清晰;补贴的效率比较低,很多企业感受到了资金流转的压力;同时建设发展速度比较快,很难规范,面临政府的监管、处罚,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工程建设质量有待于时间的验证,还有诸多新的概念,如分布式能源、绿证、配售电也给新能源行业运营带来很大的挑战。
刘姿希望每个新能源企业能结合自身的条件、优化运营的策略,要在把新能源做成替代能源的运营上下工夫,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化,避免投资项目亏损。要共同探讨集中监控,探索集中化的管理来提升运营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把新能源这条比较艰难的道路走好。
深圳能源:新能源+城市燃气+环保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能源”)前身系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6月,于1993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电力行业第一家在深圳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也是深圳市第一家上市的公用事业股份公司。
截至2018年9月,深圳能源总资产836亿元,净资产266亿元,总装机容量1219万千瓦,产业布局拓展至国内22个省市及非洲加纳等海外地区,积极拓展新能源产业,2010年首个风电项目并网,2012年实现太阳能发电零突破,2014年实现水电零突破,目前已投产9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88万千瓦风电项目、82万千瓦水电项目,清洁能源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提高至57%。
在大力拓展电力主业的同时,深圳能源坚持最高环保标准,以垃圾处理产业为依托,积极发展能源环保产业,目前已建成投产深圳、武汉、福建龙岩、广东潮安、山东单县等8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日处理能力达9050吨,排放指标均达到欧盟标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深圳标准。其中宝安垃圾发电厂日处理能力4200吨,是目前国内最大、排放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集团在建筹建垃圾焚烧项目12个,全部建成后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30750吨。
深圳能源集团也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英峰表示,深圳能源在90年代后期进入环保领域,到2004年以后又进入了燃气领域,现在基本板块是在电力、环保、城市燃气三大板块运作。电力从2004年提出了向低碳电力供应商的转型,现在总装机煤电占30%、气电占30%、新能源占30%,剩下10%是水电及其其他类型。
李英峰认为深圳能源在新能源方面投资的优势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资金成本上,有很好的资本运作的过程,上市公司有很好的资信,也获得了很好的资金支撑,比民企有一定的资金优势。二是管理链条上,深圳能源作为地方企业,高效运作,扁平化管理,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成立了很多平台型的公司,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和速度,特别新能源发展这几年,集团上下是全力支持的,一旦选好项目,行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三是运营非常灵活,可以自己运营,也可以交给专业机构运营。地方企业没有央企这么大的规模,在摸索总结中随时可以改。
李英峰希望深圳能源继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对未来新能源新技术有一定的投入,要紧紧抓住新能源的技术,把它转化成为产业。希望和央企、民企以及所有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在海内外共同发展。
中广核新能源:把海上风电作为双海战略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新能源”)前身是中国广核美亚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广核集团下属的二级公司,是中广核四大经营板块之一,从2006年开始进入新能源市场,截止到2018年12月底总装机1735万千瓦,其中以风电为主,光伏约425万千瓦,小水电约20万千瓦,整个新能源装机量在中广核仅次于核电。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总经理齐放表示,中广核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打造了包括成本管控、工程建设、后续运维管理等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以行业标杆为基准。
受到福岛事件的影响,中广核已经连续三年没有新增一台机组核准了,集团压力也非常大,国资委有发展指标考核,中广核只能把希望放到了新能源板块。海上风电作为中广核集团双海战略——海外和海上,是中广核新能源重中之重。
中广核新能源海上风电进入时间较早,2015年投入运行的如东15万千瓦海上风电,无论是前期的开发、后续的设计、工程运维等积累了很多经验,2018年利用小时数超过了3500小时,比可研预计的高出将近一千小时。通过如东的项目坚定了发展海上风电的信心,目前100万千瓦在建,今年新增核准的海上风电超过1000万千瓦,今年新增储备的签订海上风电资源超过1200万千瓦,中广核把海上风电作为双海两大战略之一的战略定位是很明确。
齐放认为,2019年海上风电的发展和2018年区别很大,受5.18政策的影响,广东、江苏等涉海省份在大规模核准新的项目,实际上按照原有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要求,这些项目是不具备核准条件的,2018年是抢核准保电价,2019年最重要的工作是静下心来应对核准后时代,项目核准了但是距离开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何保证2019年全部开工是需要做的。
中广核把海上风电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因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不存在消纳的问题,况且海上风电本身的资源禀赋要比陆上风电更好,这有很大的前景,通过规模化的发展,海上风电成本降低的趋势很明显,例如沿海城市风机在当地制造,大幅降低了成本,风机技术的进步也非常快,10兆瓦的海上风机陆续会推出,规模效应也容易凸显。海上风电应该作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去推动。
齐放表示中国海岸线就这么长,虽然福建的风资源最好,但是各省支持力度不一致,广东在政府支持力度上比较大,江苏、浙江也做的很不错,但有部分沿海省份相对来说没有这么积极,所以从选址上来看要综合考虑。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三峡新能源:未来要与储能相结合,形成多能互补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三峡新能源”)前身是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2008年10月,并入中国三峡集团。2010年6月,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2015年6月,正式改制为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
近年来,三峡新能源积极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大力开发海上风电,稳健发展中小水电业务,探索推进光热、增量配网、燃气分布式能源、风电制氢等新业务。同时,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具有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效应的风机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基本形成了风电、太阳能为主体,中小水电、装备制造业为辅助的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截至2018年6月底,三峡新能源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投产及在建的风电、太阳能以及中小水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资产总额超过700亿元。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刘姿表示,2018年12月29日三峡新能源格尔木5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项目成功并网,这是中国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这是光伏行业平价上网里程碑的事件,这是所有新能源人用智慧和汗水换取的,从技术创新、降低技术成本带动了设备成本的降低,带动了过去十年新能源高速发展,甚至改变了整个能源的格局。
在目前电价退坡的大趋势下,在互联互通共享的环境下,风电和太阳能成为了挑战传统能源最有力的能源品种和形式。但是风电和太阳能毕竟是间歇性的、不稳定的新能源,真正成为替代能源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目前电网需要的平衡不是电量的平衡,而是负荷的平衡,从电能质量上对24小时连续供电有很强的要求。
仅仅把成本降低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继续探索平价之外,在电能质量上的提升。解决了如何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如何与其他能源形式进行多能互补等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传统能源的替代。三峡新能源一直关注这些领域发展,也成立了创投基金,希望在成本上有更好的优势,特别是储能行业的发展,三峡新能源在青海的风电项目上也应用了储能的单元。
刘姿认为目前新能源受到的挑战很多,一方面是市场化交易和限电,使新能源运营边界条件并不清晰;补贴的效率比较低,很多企业感受到了资金流转的压力;同时建设发展速度比较快,很难规范,面临政府的监管、处罚,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工程建设质量有待于时间的验证,还有诸多新的概念,如分布式能源、绿证、配售电也给新能源行业运营带来很大的挑战。
刘姿希望每个新能源企业能结合自身的条件、优化运营的策略,要在把新能源做成替代能源的运营上下工夫,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化,避免投资项目亏损。要共同探讨集中监控,探索集中化的管理来提升运营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把新能源这条比较艰难的道路走好。
深圳能源:新能源+城市燃气+环保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能源”)前身系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6月,于1993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电力行业第一家在深圳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也是深圳市第一家上市的公用事业股份公司。
截至2018年9月,深圳能源总资产836亿元,净资产266亿元,总装机容量1219万千瓦,产业布局拓展至国内22个省市及非洲加纳等海外地区,积极拓展新能源产业,2010年首个风电项目并网,2012年实现太阳能发电零突破,2014年实现水电零突破,目前已投产9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88万千瓦风电项目、82万千瓦水电项目,清洁能源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提高至57%。
在大力拓展电力主业的同时,深圳能源坚持最高环保标准,以垃圾处理产业为依托,积极发展能源环保产业,目前已建成投产深圳、武汉、福建龙岩、广东潮安、山东单县等8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日处理能力达9050吨,排放指标均达到欧盟标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深圳标准。其中宝安垃圾发电厂日处理能力4200吨,是目前国内最大、排放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集团在建筹建垃圾焚烧项目12个,全部建成后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30750吨。
深圳能源集团也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英峰表示,深圳能源在90年代后期进入环保领域,到2004年以后又进入了燃气领域,现在基本板块是在电力、环保、城市燃气三大板块运作。电力从2004年提出了向低碳电力供应商的转型,现在总装机煤电占30%、气电占30%、新能源占30%,剩下10%是水电及其其他类型。
李英峰认为深圳能源在新能源方面投资的优势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资金成本上,有很好的资本运作的过程,上市公司有很好的资信,也获得了很好的资金支撑,比民企有一定的资金优势。二是管理链条上,深圳能源作为地方企业,高效运作,扁平化管理,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成立了很多平台型的公司,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和速度,特别新能源发展这几年,集团上下是全力支持的,一旦选好项目,行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三是运营非常灵活,可以自己运营,也可以交给专业机构运营。地方企业没有央企这么大的规模,在摸索总结中随时可以改。
李英峰希望深圳能源继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对未来新能源新技术有一定的投入,要紧紧抓住新能源的技术,把它转化成为产业。希望和央企、民企以及所有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在海内外共同发展。
中广核新能源:把海上风电作为双海战略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新能源”)前身是中国广核美亚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广核集团下属的二级公司,是中广核四大经营板块之一,从2006年开始进入新能源市场,截止到2018年12月底总装机1735万千瓦,其中以风电为主,光伏约425万千瓦,小水电约20万千瓦,整个新能源装机量在中广核仅次于核电。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总经理齐放表示,中广核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打造了包括成本管控、工程建设、后续运维管理等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以行业标杆为基准。
受到福岛事件的影响,中广核已经连续三年没有新增一台机组核准了,集团压力也非常大,国资委有发展指标考核,中广核只能把希望放到了新能源板块。海上风电作为中广核集团双海战略——海外和海上,是中广核新能源重中之重。
中广核新能源海上风电进入时间较早,2015年投入运行的如东15万千瓦海上风电,无论是前期的开发、后续的设计、工程运维等积累了很多经验,2018年利用小时数超过了3500小时,比可研预计的高出将近一千小时。通过如东的项目坚定了发展海上风电的信心,目前100万千瓦在建,今年新增核准的海上风电超过1000万千瓦,今年新增储备的签订海上风电资源超过1200万千瓦,中广核把海上风电作为双海两大战略之一的战略定位是很明确。
齐放认为,2019年海上风电的发展和2018年区别很大,受5.18政策的影响,广东、江苏等涉海省份在大规模核准新的项目,实际上按照原有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要求,这些项目是不具备核准条件的,2018年是抢核准保电价,2019年最重要的工作是静下心来应对核准后时代,项目核准了但是距离开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何保证2019年全部开工是需要做的。
中广核把海上风电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因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不存在消纳的问题,况且海上风电本身的资源禀赋要比陆上风电更好,这有很大的前景,通过规模化的发展,海上风电成本降低的趋势很明显,例如沿海城市风机在当地制造,大幅降低了成本,风机技术的进步也非常快,10兆瓦的海上风机陆续会推出,规模效应也容易凸显。海上风电应该作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去推动。
齐放表示中国海岸线就这么长,虽然福建的风资源最好,但是各省支持力度不一致,广东在政府支持力度上比较大,江苏、浙江也做的很不错,但有部分沿海省份相对来说没有这么积极,所以从选址上来看要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