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亭院士:人工智能将面临衰落,人机融合方是未来!

“第三次AI浪潮也将面临没落,主要是大家对它的期待值太高了。”张元亭院士在接受OFweek编辑采访时说道。

在AI领域中,大家对张元亭院士并不陌生。张元亭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所长、CAS/CUHK生物传感器与医疗仪器研究中心名誉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

对于张院士来说,AI+医疗市场早数十年前就开始已经开始——在1973年的时候,已经开始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这一领域,但由于各种问题,并未正式铺张开来。然而,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AI这一领域中。

人工智能:尚未完全“智能”

在中国80年代时,人工智能第二次浪潮正式开始,诸多科研人员冲了上去,而此刻的张元亭院士也即将博士毕业,他与其他学术界人员一样,对人工智能开展了相关研发,但在半年后,张元亭院士停止了这项研发,张元亭院士对OFweek人工智能网编辑说道:“我试了大概不到半年,就放弃了,因为当时我感觉人工智能能解决的事很简单,就是做一些简单分类,而这个方向是计算机领域的优势,但我是做生物神经网络,是对人的研究,我想将来以后大家对计算机的算法有了突破,我再回来用。”

第三次浪潮随着2006年Hinton提出的深度学习技术,以及2012年ImageNet竞赛在图像识别领域带来的突破,人工智能再次爆发。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深度学习成为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核心技术。张元亭院士称:“深度学习带来的好处就是它不仅可以分类,同时还能进行识别的工作。”深度学习可以在进行分类的同时,对所有数据进行识别,从而判断数据是否准确等问题。

但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尚未达到“智能”的程度,就如张元亭院士对OFweek编辑所说的:“人工智能的‘智能’并没有做到,它只做到了‘识别’,在智慧创造性方面,它还未达到。”在人类数百万年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大脑早已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婴儿时期,大脑通过五官来感受各类事物,从而进行模仿,这是自我学习的具体表现,而在随后的学习中,会不断吸取新知识、新事物,从而进行联想与思考,从而得出新的理论和想法。而目前的人工智能尚未达到产生新想法、新知识的时代,基于其热度和人们对其的期盼,必然会出现衰落问题,但就目前的技术来说,人工智能的衰落时间段并不会太长,而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则会正式形成。

“人机融合”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

张元亭院士认为,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将是“人机结合”。

人机结合,简单点说,就是充分利用人脑的特长和计算机特长,通过人机结合实现价值的提升。然而,人机结合只是人类可以更好的控制机器人,通过机器人去完成更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对此,张元亭院士认为在人机结合时代,人工智能的算法将进一步改善,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虽说人机结合将是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核心产物,但张元亭院士并不认为人机结合是人工智能的“终点站”,对于张元亭院士来说,人机融合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张元亭院士称:“只有把人类的智慧融合在机器中,才能把人类的优势和机器的优势融为一起,这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

未来的人机融合,并非人机结合,严格的说,人机融合相比人机结合更进一步。通过人机融合,人类可以机器实现实时互动和协助,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让人类能像机器一样从事更为精密、细致的工作。

人工智能:任何“插曲”都无法抵挡进步的步伐

让机器像人类一样去思考,会有一定概率出现极端现象,对此,张元亭院士并不否认,张院士对OFweek人工智能网编辑说道:“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人机融合时,或许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自己无法控制机器的问题,但是别忘了,机器还是由人类来设计。”

对于人机融合来说,最为核心的是通过人类的设计,充分发挥机器的强项和人类的强项,这样才是真正的融合,所以失控的现象必须在设计之初就开始考虑,从而避免“失控”的问题。

当然,失控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就如同医生手术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任何一丝问题。人机融合也是如此,只要在出现失控时,能第一时间解决这一问题,并加以调整及修复即可。

也如同张元亭院士所说:“这个毕竟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我个人认为这些问题都不足以阻挡大方向的发展。”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张元亭院士:人工智能将面临衰落,人机融合方是未来!

发布时间:2018-12-05   来源:OFweek人工智能网

“第三次AI浪潮也将面临没落,主要是大家对它的期待值太高了。”张元亭院士在接受OFweek编辑采访时说道。

在AI领域中,大家对张元亭院士并不陌生。张元亭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所长、CAS/CUHK生物传感器与医疗仪器研究中心名誉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

对于张院士来说,AI+医疗市场早数十年前就开始已经开始——在1973年的时候,已经开始把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这一领域,但由于各种问题,并未正式铺张开来。然而,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AI这一领域中。

人工智能:尚未完全“智能”

在中国80年代时,人工智能第二次浪潮正式开始,诸多科研人员冲了上去,而此刻的张元亭院士也即将博士毕业,他与其他学术界人员一样,对人工智能开展了相关研发,但在半年后,张元亭院士停止了这项研发,张元亭院士对OFweek人工智能网编辑说道:“我试了大概不到半年,就放弃了,因为当时我感觉人工智能能解决的事很简单,就是做一些简单分类,而这个方向是计算机领域的优势,但我是做生物神经网络,是对人的研究,我想将来以后大家对计算机的算法有了突破,我再回来用。”

第三次浪潮随着2006年Hinton提出的深度学习技术,以及2012年ImageNet竞赛在图像识别领域带来的突破,人工智能再次爆发。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深度学习成为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核心技术。张元亭院士称:“深度学习带来的好处就是它不仅可以分类,同时还能进行识别的工作。”深度学习可以在进行分类的同时,对所有数据进行识别,从而判断数据是否准确等问题。

但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尚未达到“智能”的程度,就如张元亭院士对OFweek编辑所说的:“人工智能的‘智能’并没有做到,它只做到了‘识别’,在智慧创造性方面,它还未达到。”在人类数百万年的发展历程中,人类大脑早已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婴儿时期,大脑通过五官来感受各类事物,从而进行模仿,这是自我学习的具体表现,而在随后的学习中,会不断吸取新知识、新事物,从而进行联想与思考,从而得出新的理论和想法。而目前的人工智能尚未达到产生新想法、新知识的时代,基于其热度和人们对其的期盼,必然会出现衰落问题,但就目前的技术来说,人工智能的衰落时间段并不会太长,而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则会正式形成。

“人机融合”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

张元亭院士认为,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将是“人机结合”。

人机结合,简单点说,就是充分利用人脑的特长和计算机特长,通过人机结合实现价值的提升。然而,人机结合只是人类可以更好的控制机器人,通过机器人去完成更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对此,张元亭院士认为在人机结合时代,人工智能的算法将进一步改善,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虽说人机结合将是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核心产物,但张元亭院士并不认为人机结合是人工智能的“终点站”,对于张元亭院士来说,人机融合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张元亭院士称:“只有把人类的智慧融合在机器中,才能把人类的优势和机器的优势融为一起,这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

未来的人机融合,并非人机结合,严格的说,人机融合相比人机结合更进一步。通过人机融合,人类可以机器实现实时互动和协助,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让人类能像机器一样从事更为精密、细致的工作。

人工智能:任何“插曲”都无法抵挡进步的步伐

让机器像人类一样去思考,会有一定概率出现极端现象,对此,张元亭院士并不否认,张院士对OFweek人工智能网编辑说道:“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人机融合时,或许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自己无法控制机器的问题,但是别忘了,机器还是由人类来设计。”

对于人机融合来说,最为核心的是通过人类的设计,充分发挥机器的强项和人类的强项,这样才是真正的融合,所以失控的现象必须在设计之初就开始考虑,从而避免“失控”的问题。

当然,失控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就如同医生手术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任何一丝问题。人机融合也是如此,只要在出现失控时,能第一时间解决这一问题,并加以调整及修复即可。

也如同张元亭院士所说:“这个毕竟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我个人认为这些问题都不足以阻挡大方向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 张元亭,人工智能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