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通山村

  50多年前,我出生在乌蒙山麓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时,我们村和周边的许多乡村都不通电,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死气沉沉。若干年来,村民们一直是用煤油灯照明。电力的缺乏,不仅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那时,谁家要是有台带电的家伙,那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那在县城工作的堂叔回家过年,从百里之外带来一部手摇式留声机,引得全寨子的人都来看稀奇,屋里屋外挤满了男女老少,一个个津津有味地听着机器里刘三姐的歌声,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当时我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虽然成绩不错,但因为成分不好,没资格上大学,只好回家种地。繁重的农活与艰苦的生活条件,加上精神生活贫乏,使我不甘心当一辈子农民,总想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为了排遣心中的烦恼,我阅读了大量文学书籍。渐渐地,由于读得多了,就产生了表达的欲望。起初,我只是想通过文学消遣一下内心的苦闷,后来又试图以此改变自己的人生。于是我白天干活,晚上写作,日复一日地在暗淡的煤油灯下笔耕不断。有一回我写稿到深夜,由于过度疲劳,就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睡了过去。不知什么时候,我碰翻了煤油灯,引燃了桌子上的稿纸和笔记本,灼伤了我的脑门,头发也被烧焦,散发出浓烈的煳臭味……

  经历了这次危险,我总在想,要是村里有朝一日也能像城里那样用上电灯该有多好啊!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写作,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独自静静地伫立在家门口,默默遥望着茫茫的夜空,心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黑夜。想象城市的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羡慕城里的灯火辉煌和电灯电话,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上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电,终于通到了我们村子。电灯穿透黑夜,美化山村,村民们看上了电影和电视,枯燥无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当我置身在明亮的灯光下写作,在光明中体验安详和舒适,享受美好与快乐的时候,自己常常抑制不住莫名的兴奋:世界,总是在变化着的。

  90年代中期,政府在我们村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相继建立了文化站、图书室,还有卡拉OK,乡村之夜到处欢歌笑语。进入新世纪,我们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最典型的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电视频道由原来的几个增加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卫星电视网络覆盖率达到了100%。后来,手机、电脑和互联网广泛普及,使我们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今,我们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一切,全靠党的富民政策,还有那些创造光明的使者。从煤油灯到电灯,这7个简单的汉字,浓缩了数十年的光阴,包含着人们的无限期盼和向往。而日子的变化,电,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角色。

关键词: 区块链, 供电,农电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电通山村

作者:徐 荣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中国电力网

  50多年前,我出生在乌蒙山麓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时,我们村和周边的许多乡村都不通电,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死气沉沉。若干年来,村民们一直是用煤油灯照明。电力的缺乏,不仅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那时,谁家要是有台带电的家伙,那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我那在县城工作的堂叔回家过年,从百里之外带来一部手摇式留声机,引得全寨子的人都来看稀奇,屋里屋外挤满了男女老少,一个个津津有味地听着机器里刘三姐的歌声,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当时我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虽然成绩不错,但因为成分不好,没资格上大学,只好回家种地。繁重的农活与艰苦的生活条件,加上精神生活贫乏,使我不甘心当一辈子农民,总想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为了排遣心中的烦恼,我阅读了大量文学书籍。渐渐地,由于读得多了,就产生了表达的欲望。起初,我只是想通过文学消遣一下内心的苦闷,后来又试图以此改变自己的人生。于是我白天干活,晚上写作,日复一日地在暗淡的煤油灯下笔耕不断。有一回我写稿到深夜,由于过度疲劳,就趴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睡了过去。不知什么时候,我碰翻了煤油灯,引燃了桌子上的稿纸和笔记本,灼伤了我的脑门,头发也被烧焦,散发出浓烈的煳臭味……

  经历了这次危险,我总在想,要是村里有朝一日也能像城里那样用上电灯该有多好啊!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写作,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独自静静地伫立在家门口,默默遥望着茫茫的夜空,心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黑夜。想象城市的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羡慕城里的灯火辉煌和电灯电话,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上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电,终于通到了我们村子。电灯穿透黑夜,美化山村,村民们看上了电影和电视,枯燥无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当我置身在明亮的灯光下写作,在光明中体验安详和舒适,享受美好与快乐的时候,自己常常抑制不住莫名的兴奋:世界,总是在变化着的。

  90年代中期,政府在我们村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相继建立了文化站、图书室,还有卡拉OK,乡村之夜到处欢歌笑语。进入新世纪,我们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最典型的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电视频道由原来的几个增加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卫星电视网络覆盖率达到了100%。后来,手机、电脑和互联网广泛普及,使我们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今,我们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一切,全靠党的富民政策,还有那些创造光明的使者。从煤油灯到电灯,这7个简单的汉字,浓缩了数十年的光阴,包含着人们的无限期盼和向往。而日子的变化,电,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角色。

      关键词:电力, 供电,农电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