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营造的东西特别简单,就是我们做梦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导演毕赣拍摄《地球最后的夜晚》(以下简称《地球》)的初衷。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地球》的投资是空前的。如果说《路边野餐》因制作经费有限而画质略带粗粝,那么《地球》则可被视为一个重金打造的“梦”。在这部大巨制的文艺片中,导演依旧任性。他打乱时间轴,稀释人物关系,企图用梦境呈现一个架空的“凯里”。因此,我们无须因袭传统的观影习惯,用过于理性的方式解读《地球》。
虽然故事讲得过于隐晦,但主题还是有迹可循。“寻”是影片的主题。从“寻凶手”到“寻母亲”再到“寻情人”,凶手/情人/母亲三个意象交织在一起。“俄狄浦斯情结”是解读其重叠性的突破口之一,但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导演的一个偶然选择而非刻意为之。在之前的访问中,毕赣谈到自己是一个不愿赋予影片太多的符号和标签的人。对于影片的内容和意义,他是消极的。相比之下,叙事手法更为其看中。《地球》看似时空断裂、因果不明,但其实导演通过母题和意象的重复来进行影片叙事。坏了的时钟、被咬的苹果、封藏的蜂蜜……这些意象不断地在影片中重复,构成循环闭合,且与故事主题相呼应。“夏”片段中的万绮雯和白猫的母亲在“冬”片段中变成陌生人,这对“寻”的结局来说是一个死结,因为“陌生化”直接抹灭了“寻”背后的某些期许。面对相同的躯壳却不同的灵魂,“寻”的意义便成为枉然。
在整部电影中,我们唯一可辨别的时空是导演利用技术手段所打造的“夏”和“冬”。影片中的“夏”片段以2D形式呈现,其中雨是核心。闷热的空气、淅沥的雨声、泥泞的土地共同渲染气氛,观众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潮气。主人公之间的情愫在此发酵、升温,之后又如烟云般散播开来,浓而不烈。“隔景拍摄”是此片段常用的摄影手法。玻璃、铁丝网、门洞、雨帘等被置于镜头前,且以全屏幕的形式呈现。这种所刻意营造的“隔绝”之感既能将人物情绪“锁”在银幕内,又能使观众与影片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增加影片的神秘感。而在“冬”片段中,导演主要依靠3D技术带观众飞行在云端,一窥凯里的地形地貌。他用镜头之眼代替人物之眼,将主人公隐藏到画幅后,与之前的“躲到天空里去生活”相呼应,并为影片打上超现实主义的烙印。
导演希望《地球》是焦虑的。因影片故事性不强,情绪的外化便显得尤为重要,而色调光影是表现方式之一。这部影片的色彩灵感来源于“夏加尔的画作、莫迪亚诺的小说和保罗·策兰的诗句”。墨绿、深红和浓黑是主色调——汤唯的绿裙子和红夹袄、黄觉的黑色游走、霓虹灯和火把……冷暖色调的交织使画面极具张力,视觉冲突明显。另外,电影的黑夜似乎比白昼更加漫长,几乎所有重要的桥段都发生在夜晚。因此,同一画幅下的明暗对比极其考验摄影师的功力,在光线与情节相协调方面,《地球》是值得被学习的。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色彩的浓暗还是光影的变换,压抑感和悬疑感是影片所极力营造的。毕赣力图使其向“黑色电影”靠拢,但又不甘被完全同化,于是他加入大量个人元素,使影片不落窠臼。
浪漫的毕赣以梦写诗,企图让更多观众感受他之感受,但事与愿违。宣发所打出的“2018年地球最后一吻”的口号如今看来是个失败的尝试:票房在首映日后的第二天遭遇“断崖式”暴跌,豆瓣评分也从先前的7.5直降到6.8。过于私人化的“情绪电影”终究不适合大范围的商业营销,毕赣的“梦”只能为少数人惺惺相惜。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我想营造的东西特别简单,就是我们做梦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导演毕赣拍摄《地球最后的夜晚》(以下简称《地球》)的初衷。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地球》的投资是空前的。如果说《路边野餐》因制作经费有限而画质略带粗粝,那么《地球》则可被视为一个重金打造的“梦”。在这部大巨制的文艺片中,导演依旧任性。他打乱时间轴,稀释人物关系,企图用梦境呈现一个架空的“凯里”。因此,我们无须因袭传统的观影习惯,用过于理性的方式解读《地球》。
虽然故事讲得过于隐晦,但主题还是有迹可循。“寻”是影片的主题。从“寻凶手”到“寻母亲”再到“寻情人”,凶手/情人/母亲三个意象交织在一起。“俄狄浦斯情结”是解读其重叠性的突破口之一,但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导演的一个偶然选择而非刻意为之。在之前的访问中,毕赣谈到自己是一个不愿赋予影片太多的符号和标签的人。对于影片的内容和意义,他是消极的。相比之下,叙事手法更为其看中。《地球》看似时空断裂、因果不明,但其实导演通过母题和意象的重复来进行影片叙事。坏了的时钟、被咬的苹果、封藏的蜂蜜……这些意象不断地在影片中重复,构成循环闭合,且与故事主题相呼应。“夏”片段中的万绮雯和白猫的母亲在“冬”片段中变成陌生人,这对“寻”的结局来说是一个死结,因为“陌生化”直接抹灭了“寻”背后的某些期许。面对相同的躯壳却不同的灵魂,“寻”的意义便成为枉然。
在整部电影中,我们唯一可辨别的时空是导演利用技术手段所打造的“夏”和“冬”。影片中的“夏”片段以2D形式呈现,其中雨是核心。闷热的空气、淅沥的雨声、泥泞的土地共同渲染气氛,观众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潮气。主人公之间的情愫在此发酵、升温,之后又如烟云般散播开来,浓而不烈。“隔景拍摄”是此片段常用的摄影手法。玻璃、铁丝网、门洞、雨帘等被置于镜头前,且以全屏幕的形式呈现。这种所刻意营造的“隔绝”之感既能将人物情绪“锁”在银幕内,又能使观众与影片保持适度的距离,以增加影片的神秘感。而在“冬”片段中,导演主要依靠3D技术带观众飞行在云端,一窥凯里的地形地貌。他用镜头之眼代替人物之眼,将主人公隐藏到画幅后,与之前的“躲到天空里去生活”相呼应,并为影片打上超现实主义的烙印。
导演希望《地球》是焦虑的。因影片故事性不强,情绪的外化便显得尤为重要,而色调光影是表现方式之一。这部影片的色彩灵感来源于“夏加尔的画作、莫迪亚诺的小说和保罗·策兰的诗句”。墨绿、深红和浓黑是主色调——汤唯的绿裙子和红夹袄、黄觉的黑色游走、霓虹灯和火把……冷暖色调的交织使画面极具张力,视觉冲突明显。另外,电影的黑夜似乎比白昼更加漫长,几乎所有重要的桥段都发生在夜晚。因此,同一画幅下的明暗对比极其考验摄影师的功力,在光线与情节相协调方面,《地球》是值得被学习的。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色彩的浓暗还是光影的变换,压抑感和悬疑感是影片所极力营造的。毕赣力图使其向“黑色电影”靠拢,但又不甘被完全同化,于是他加入大量个人元素,使影片不落窠臼。
浪漫的毕赣以梦写诗,企图让更多观众感受他之感受,但事与愿违。宣发所打出的“2018年地球最后一吻”的口号如今看来是个失败的尝试:票房在首映日后的第二天遭遇“断崖式”暴跌,豆瓣评分也从先前的7.5直降到6.8。过于私人化的“情绪电影”终究不适合大范围的商业营销,毕赣的“梦”只能为少数人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