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是一种只图“面子”光鲜而不顾“里子”是否实在和实用的“顽症”,常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群众很反感却也很无奈。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脱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但这场硬仗必须打赢。在3月6日中央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直指作风“病灶”,为各级干部理直气壮地反对这两个“大敌”、锤炼过硬作风和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指明了行动方向。
随着我区脱贫工作整体上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脱贫任务的压力下,可能滋生出通过制造“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突击式脱贫”“材料式脱贫”方式“闯关”的错误思想倾向。虽说有第三方评估,但也难免会使脱贫成效打了折扣,掺了水分,成为群众不买账不认可不接受的“虚假脱贫”。因此,抱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完胜这场硬仗,以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脱贫成效给党和人民“交账”,就成为今年考验各地干部作风的一道“硬杠杠”。
要在狠抓作风建设和树牢底线思维上下功夫。抓住了干部作风建设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和要害。为此,各级党组织要把干部作风建设摆在党建工作的首位,以力抓干部作风建设统领脱贫攻坚工作全局。健全和完善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帮助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激情干事创业。要全力激发他们干实事、抓落实的精气神,不停顿、不懈怠、不松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同时,还要教育引导广大扶贫干部树牢底线思维,常怀敬畏之心,讲纪律守规矩,求真务实,严于律己,不逾制度底线,不闯法纪红线,以心贴心的工作态度和实打实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的重托与人民的期望。
要在健全监督网络和形成监督合力上下功夫。一是要更好地发挥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尖兵和喉舌”作用,加大对脱贫攻坚领域形式主义的“曝光率”,让其轻易不敢“慌腔走板”。当然也要发挥好各种自媒体的作用,借助人民群众的“慧眼”“法眼”来反对形式主义。二是要发挥好各级人大、政协组织的民主监督职能,督促各相关部门增强脱贫攻坚领域核心要素、衡量指标的真实性和公信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纪律监督主力军的作用,让它们在广泛听取民声、尽力汇聚民意、用心关注民生的基础上,去伪存真、褒优汰劣,向一切误国害民的形式主义“亮剑”。四是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高技术手段,提高脱贫攻坚领域反对形式主义的“科技含量”。此外,各级党组织要统筹协调好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联络沟通,实现彼此间的无缝对接、资源共享和联防联控,集中火力着力挤压形式主义的“生存空间”,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凯歌高奏。
要在严肃执纪问责和坚持问效于民上下功夫。形式主义总是打着“政治正确”的幌子,干着损害各级领导机关政治权威性和政治合法性的勾当,虚耗大量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败坏党和政府声誉,因此,必须把党纪国法挺在前面,决不容许形式主义歪风来歪曲和损害。一是各级组织要严格执行中央有关为基层减负的政策规定,进一步巩固“基层减负年”的减负成果,由纪检监察部门实施精准督查,对违规违纪者予以严厉问责,谨防基层负担出现反弹。二是深入开展“四查四补”,确保全面准确地摸清脱贫群众的相关底数,把国家各项富民惠民政策落实好,把自治区党委“持续发力防松劲、严把标准防闯关、巩固成果防返贫”的政策要求变成对广大干部的刚性约束。三是除了大力发挥群众脱贫攻坚主体作用、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外,要秉承“我的脱贫我做主”的原则,请群众当裁判,脱贫成果由广大群众民主评议和第三方共同认定,防止群众“被脱贫”。(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