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塘窝,地处月湖区童家镇杨碧村,距离鹰潭城区东南方向几公里,曾经是鹰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如今,一个占地1800余亩的鹰潭市生态静脉智园项目在此拔地而起。生活垃圾依然是运往这里,但处理方式不再是填埋,而是焚烧,并以此发电。
鹰潭市城管局办公室主任彭成根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法和焚烧法,由于填埋法占用土地资源,且易产生二次污染,所以,焚烧法被视作更为先进的处理方法。
目前,鹰潭已经实现全域一体的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处理污水“零排放”,走在全省前列。这种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分类收集+分类装运,让垃圾分类引领时尚
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首先要对生活垃圾进行充分利用,而分类则是充分利用的前提。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如何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鹰潭有着自己的做法。
家住鹰潭市院里小区的罗女士每次下楼倒垃圾时,不仅会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垃圾投放到不同的桶中,还会将纸壳、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放进智能回收机。经过扫码、选择废弃物类别后,智能回收机就能对回收物自动称重、计算价钱并即时向她转账。
2019年,鹰潭市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鹰潭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实施方案》,并依托引入的光大环保能源(鹰潭)有限公司,组建垃圾分类宣讲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组织召开垃圾分类动员会,并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等活动。同时,成立以社区督导员(党员、志愿者、社区干部)+外包单位督导员为主体的督导队伍,开展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督导。
2020年初,鹰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61个小区、78个公共机构,以及3个菜市场实施垃圾分类。目前,61个小区全部完成居民入户垃圾桶的发放工作,共签署《垃圾分类承诺书》1.8万余份,发放分类垃圾桶3.6万余个。
从源头上把住了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鹰潭对垃圾的分类装运也同样精细。如今,在鹰潭的许多小区里,生活垃圾从离开家门、进入投放点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一场“专车接送”的“旅行”。
分类之后的生活垃圾,分“乘”不同车辆,除了可回收物被运往当地再生资源企业,其余全部汇集到鹰潭市生态静脉智园进行处理。
在鹰潭的大街小巷,往往可以看到颜色不同、规格各异的垃圾运输车辆。为避免混装混运,鹰潭对垃圾运输车辆也进行了分类,灰色为其他垃圾清运车,绿色为餐厨垃圾车,红色+蓝色为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分厢车。而农村生活垃圾,则统一由一家公司进行清运。
其实,从2016年以来,鹰潭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全域一体。当时,作为全国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试点城市之一,鹰潭按照全域一体发展定位,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所辖各区(市)、管委会的各乡镇(场)由一家公司负责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全域所有生活垃圾由一家焚烧发电厂处置,让农村群众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环卫服务。
部门联动+特许经营,让餐厨垃圾“无处遁形”
“餐厨垃圾是生活垃圾中的‘异类’。”彭成根告诉记者,餐厨垃圾不仅更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对市容环境造成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尽管国家明确禁止餐厨垃圾返回食物链,但由于利益驱使,仍有一些黑作坊偷偷收集餐厨垃圾,提炼出地沟油用于销售,或者直接收集餐厨垃圾喂养家畜家禽,对食品安全造成隐患。
如何确保餐厨垃圾不流向黑作坊,成为各地普遍面临的一个难点。
餐厨垃圾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老百姓,一类是各餐饮单位和食堂。鹰潭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细化餐厨垃圾处理。据悉,目前鹰潭已设置了7处餐厨垃圾回收机,为鼓励居民使用餐厨垃圾回收机,居民每正确投放一次餐厨垃圾,就可以获得积分,并以积分兑换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同时,鹰潭专门出台了《鹰潭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试行)》,城管、公安、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联合发力,切实做好餐厨垃圾的监管工作。“餐饮单位违规排放餐厨垃圾有人管,禽畜养殖场所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垃圾饲喂禽畜有人管,黑作坊上路收集餐厨垃圾有人管,餐饮单位使用地沟油有人管……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配合,让餐厨垃圾‘无处遁形’。”彭成根说。
在堵住餐厨垃圾乱流源头的基础上,鹰潭又给餐厨垃圾找了一条“出路”。市城管部门与光大环保餐厨处理(鹰潭)有限公司签订了餐厨垃圾特许经营协议,全市所有餐厨垃圾统一由该公司进行收运、处理。目前,全市已有近2000家餐饮单位、食堂等签下了餐厨垃圾收运协议。
科技助力+循环利用,让生活垃圾“吃干榨净”
位于鹰潭市生态静脉智园内的鹰潭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含餐厨垃圾处理协同项目),是鹰潭目前除可回收物之外所有生活垃圾“旅行”的终点。在这里,生活垃圾将实现一次“浴火重生”的蝶变。
走进绿树掩映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闻不到一点异味,若非亲身经历,很难想象自己身处上万吨生活垃圾的旁边。
在这个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环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十足的科技感和彻底的循环利用。依托科技的力量,生活垃圾到这里后变成了电,变成了可循环利用的水,变成了生物柴油,变成了道板砖原材料……
光大环保能源(鹰潭)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坚向记者介绍:“我们烟气在线监测指标日均值优于欧盟标准,渗滤液处理后可达到工业一级A用水标准,实现‘全回用、零排放’。”
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记者看到,垃圾运输车通过垃圾栈道的感应门,进入卸料仓,将垃圾全部卸入一个巨大的仓库。“卸料仓是负压的,里面的垃圾再多,也不会有异味飘出。”公司生产运营部负责人周磊告诉记者,垃圾在里面发酵5至7天,把其中的渗滤液(垃圾水)沉降下来,再通过导排系统收集,进入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处理,达到工业一级A用水标准后,再回到冷却机组,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水,形成了整个工艺的循环。“我们这个发电厂是没有污水排口的。”
站在发电厂的中心控制室,眼前的多块显示屏上分别显示着垃圾仓、入料口、一号炉和二号炉、发电机组、水处理系统等各环节的实时画面和数据。“这里就是整个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的‘大脑’。”吴坚说。
另外,餐厨垃圾和普通生活垃圾协同处理,也是鹰潭生活垃圾处理的一大特色。项目建设之初,光大环保能源(鹰潭)有限公司便特意将两者安排在一起。
在生活垃圾卸料平台下方,便是餐厨垃圾处理的地方。“全部的异味都集中在一个点上,更易于控制。”吴坚告诉记者,以前一些地方餐厨垃圾和普通生活垃圾并不是放在一块儿处理,而是通过管道运输,会出现异味的“跑冒滴漏”。但在这里,餐厨垃圾经过处理后,不仅可以提取出生物柴油,固体残渣还可以与其他生活垃圾一起投入焚烧炉内进行发电,而渗滤液在处理成工业一级A用水后,同样成为冷却用水,实现了闭环运行。
记者手记
生活垃圾是一个很“脏”的话题,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生活垃圾“零填埋”很难,它涉及垃圾的分类、收运、末端处置等整个流程,是个闭环运行的系统工程,不能有“跑冒滴漏”。但鹰潭却全域一体做到了,原因何在?绝不仅仅是因为市域面积小,更为主要的,是因为鹰潭在各个环节都精准把握了关键点,比如说垃圾分类的社会引导、餐厨垃圾的特许经营、末端处置的科技植入……同样,垃圾处理污水的“零排放”,考验的不光是垃圾末端处置环节的技术能力,更是当地党委、政府资源整合、顶层设计的水平。生活垃圾处理看似“小事”,却是事关民生福祉和环境保护的大事。以谋“大事”的标准来思“小事”,以干“大事”的决心来做“小事”,即是鹰潭做法的奥秘所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