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以“能源转型与再电气化”为主题的国网能源研究院2018年成果发布暨能源转型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分别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能源电力增长”“新能源发展与产业政策”“能源互联网与综合能源服务”为主题设置了三个平行分会场。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话题交流研讨,为共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献计献策。
高质量发展迫切要求能源转型
高质量发展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对能源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能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加强的重要任务,强调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在开幕致辞中说,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正不断向纵深推进,转型发展成效显著,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预计2018年年底,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超过14%,如果也包括天然气,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2%以上。
但同时,我国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能源结构转型任务非常艰巨。北京大学教授苏剑认为,受当前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接下来能源变革必须考虑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他说:“在能源领域,还要认真考虑能源禀赋、能源结构以及如何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保证我国有相对稳定的能源供应和宏观经济运行。”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高世宪认为,科技进步、国际合作、行业效率、制度和市场的协同对实现能源转型都极为重要。优化能源结构还是应落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终端需求上,需要大力推动再电气化。
电力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副所长谭显东深入解读今年用电量超预期增长的原因,并对明年经济形势和电力需求增长进行了判断。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今年,第二产业的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这是今年总用电增速快于经济增速的重要原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拉动了今年的用电量增长。第二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钢铁产业用电增长较大。第三产业中,信息服务业和居民用电保持高速增长。
谭显东在分析时提出,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快于经济增速,主要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培育新动能成效良好以及电能替代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气候气温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对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谭显东判断明年电量增长将呈放缓趋势。他说:“2019年,我们预计用电量增长在7%左右。如果国际形势利好,则可能达到8%左右。”如果按照预计的趋势,到明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4万亿千瓦时,超过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目标。
高质量、高比例发展新能源
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是此次论坛上的高频词,与会专家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绿色转型。
“绿色转型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研讨会发表主旨演讲时说道。未来,我们要高质量、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非常迅速,光伏、风电发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几年稳居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年底,新能源累积装机接近3亿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17%。
这样亮眼的发展成绩,离不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而未来,我们如何更高质量地推进新能源发展?
在新能源发展与产业政策主体分会场上,发言专家分析,国家近期有关政策已经转向为引导新能源健康发展,比如完善清洁能源消纳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投资预警机制以及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等。
在这种政策指引下,新能源行业不会再继续呈现曾经爆发式的增长。正如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室主任王彩霞所说,我国新能源目前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重要特征是,风电、光伏将较快进入平价上网和所谓的“后补贴”时代。“未来随着系统造价的下降,不需要财政补贴的时代必将到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说,未来能源转型、财政新增补贴下降、产业健康发展将继续推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于新能源发展,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行业各方,重点关注的还有消纳问题。近年来,电网企业通过多种手段,推动新能源消纳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水新处范高峰介绍,今年1到10月,新能源发电量为36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电量占比8.3%,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实现双升;弃电量23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6亿千瓦时,弃电率6%,同比减少5个百分点,实现双降。
“我们通过扩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易范围,通过省间交易促进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消纳。今年前9个月省间清洁能源交易电量为3284亿千瓦时,新能源交易电量为54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比增长44%。”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部主任庞博介绍。
不过,未来随着接入电网比例的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消纳依然任重道远。庞博认为,只有把电力输送通道建起来才能为新能源的消纳找到更大的空间,建议加快输送通道建设。此外,还要探索创新更多消纳机制,比如中长期将新能源与常规火电进行打捆外送,以及新能源之间包括新能源与水电进行打捆交易等。
深入研究发展能源互联网 和综合能源服务
能源互联网是我国能源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系统产业升级催生的新产业,它们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在主旨发言中介绍,能源互联网技术一方面支撑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接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能源互联网又实现了发电侧和消费侧的互动,让用户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通过能源互联网把区域的各种能源调来各个协调,最后实现跨领域以及跨国之间的广泛互联。“结合互联网技术,我们提出建设‘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汤广福说道。
“能源一体化供应是发展方向,能够显著提升能效并节约资源。在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过程中,应区分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存量市场主要基于现有能源供应系统,重在运营管理一体化;增量市场主要是打破行业壁垒,重在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全环节一体化。在终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能源终端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国网能源院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张运洲阐释了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以及对能源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通过主旨演讲详细阐述了能源互联网和综合能源系统两个概念的内涵。“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物理系统形态,二者的基本特征均在于多种能源子系统之间的多能互补和协调优化。”他说。
能源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从产生起它就肩负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责任。
国网能源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代红才提出了“三维一体”的能源互联网认知框架——在环节维度消除源、网、荷、储不同环节间的壁垒,实现供需双向互动;在系统维度消除电、气、热、冷等不同能源系统间的壁垒,实现多能协调互补;在空间维度消除不同区域间局部平衡的壁垒,实现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能源互联网项目本身的经济性以及操作性制约了其快速落地,而且综合能源服务具有定制化的特殊性,真正到项目本身还要在规划、科研、施工等各个阶段去分析研究。”启迪清洁能源集团副总裁杨庆华说。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国内综合能源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能源高效应用技术有待成熟,用户接受度还需提升。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12月1日,以“能源转型与再电气化”为主题的国网能源研究院2018年成果发布暨能源转型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分别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能源电力增长”“新能源发展与产业政策”“能源互联网与综合能源服务”为主题设置了三个平行分会场。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话题交流研讨,为共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献计献策。
高质量发展迫切要求能源转型
高质量发展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对能源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能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加强的重要任务,强调要壮大清洁能源产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在开幕致辞中说,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正不断向纵深推进,转型发展成效显著,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预计2018年年底,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超过14%,如果也包括天然气,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2%以上。
但同时,我国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能源结构转型任务非常艰巨。北京大学教授苏剑认为,受当前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接下来能源变革必须考虑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他说:“在能源领域,还要认真考虑能源禀赋、能源结构以及如何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保证我国有相对稳定的能源供应和宏观经济运行。”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高世宪认为,科技进步、国际合作、行业效率、制度和市场的协同对实现能源转型都极为重要。优化能源结构还是应落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终端需求上,需要大力推动再电气化。
电力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副所长谭显东深入解读今年用电量超预期增长的原因,并对明年经济形势和电力需求增长进行了判断。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今年,第二产业的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这是今年总用电增速快于经济增速的重要原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拉动了今年的用电量增长。第二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钢铁产业用电增长较大。第三产业中,信息服务业和居民用电保持高速增长。
谭显东在分析时提出,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快于经济增速,主要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培育新动能成效良好以及电能替代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气候气温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对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谭显东判断明年电量增长将呈放缓趋势。他说:“2019年,我们预计用电量增长在7%左右。如果国际形势利好,则可能达到8%左右。”如果按照预计的趋势,到明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4万亿千瓦时,超过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目标。
高质量、高比例发展新能源
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是此次论坛上的高频词,与会专家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绿色转型。
“绿色转型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研讨会发表主旨演讲时说道。未来,我们要高质量、高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非常迅速,光伏、风电发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几年稳居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年底,新能源累积装机接近3亿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17%。
这样亮眼的发展成绩,离不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而未来,我们如何更高质量地推进新能源发展?
在新能源发展与产业政策主体分会场上,发言专家分析,国家近期有关政策已经转向为引导新能源健康发展,比如完善清洁能源消纳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投资预警机制以及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等。
在这种政策指引下,新能源行业不会再继续呈现曾经爆发式的增长。正如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室主任王彩霞所说,我国新能源目前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新阶段的重要特征是,风电、光伏将较快进入平价上网和所谓的“后补贴”时代。“未来随着系统造价的下降,不需要财政补贴的时代必将到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说,未来能源转型、财政新增补贴下降、产业健康发展将继续推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于新能源发展,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行业各方,重点关注的还有消纳问题。近年来,电网企业通过多种手段,推动新能源消纳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水新处范高峰介绍,今年1到10月,新能源发电量为36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电量占比8.3%,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实现双升;弃电量233亿千瓦时,同比减少96亿千瓦时,弃电率6%,同比减少5个百分点,实现双降。
“我们通过扩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易范围,通过省间交易促进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消纳。今年前9个月省间清洁能源交易电量为3284亿千瓦时,新能源交易电量为543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比增长44%。”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部主任庞博介绍。
不过,未来随着接入电网比例的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消纳依然任重道远。庞博认为,只有把电力输送通道建起来才能为新能源的消纳找到更大的空间,建议加快输送通道建设。此外,还要探索创新更多消纳机制,比如中长期将新能源与常规火电进行打捆外送,以及新能源之间包括新能源与水电进行打捆交易等。
深入研究发展能源互联网 和综合能源服务
能源互联网是我国能源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系统产业升级催生的新产业,它们也是此次研讨会的热点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在主旨发言中介绍,能源互联网技术一方面支撑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接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能源互联网又实现了发电侧和消费侧的互动,让用户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通过能源互联网把区域的各种能源调来各个协调,最后实现跨领域以及跨国之间的广泛互联。“结合互联网技术,我们提出建设‘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汤广福说道。
“能源一体化供应是发展方向,能够显著提升能效并节约资源。在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过程中,应区分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存量市场主要基于现有能源供应系统,重在运营管理一体化;增量市场主要是打破行业壁垒,重在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全环节一体化。在终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能源终端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国网能源院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张运洲阐释了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以及对能源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通过主旨演讲详细阐述了能源互联网和综合能源系统两个概念的内涵。“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物理系统形态,二者的基本特征均在于多种能源子系统之间的多能互补和协调优化。”他说。
能源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从产生起它就肩负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责任。
国网能源院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代红才提出了“三维一体”的能源互联网认知框架——在环节维度消除源、网、荷、储不同环节间的壁垒,实现供需双向互动;在系统维度消除电、气、热、冷等不同能源系统间的壁垒,实现多能协调互补;在空间维度消除不同区域间局部平衡的壁垒,实现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能源互联网项目本身的经济性以及操作性制约了其快速落地,而且综合能源服务具有定制化的特殊性,真正到项目本身还要在规划、科研、施工等各个阶段去分析研究。”启迪清洁能源集团副总裁杨庆华说。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国内综合能源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能源高效应用技术有待成熟,用户接受度还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