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风电如何变革前行

作者:张子端 发布时间:2018-01-03   来源:中国能源报

  04 开发思路和模式嬗变

  2017年,无论是主流的发电企业还是中东部的重点省份,提出明确的分散式风电项目计划的不在少数,有的已经落地,有的正在快速推进中。从集中式开发一统天下到集中式和分散式两条腿走路,折射出的是我国风电开发思路和模式之变。

  “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分散式风电能否由此扭转尴尬的境地,真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分散式风电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尴尬的是,我国分散式风电并网量只占全国风电并网总量的1%左右,远远低于欧洲水平,其发展水平也总体滞后于我国分布式光伏。

  实际上,早在2009年,我国就提出分散式风电概念。2010年,陕西狼尔沟就开展实施了分散式风电项目。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力挺分散式风电发展。遗憾的是,政策的推动并未带来所期待的开花结果。

  究其原因,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投资回报来说,分散式风电项目容量相对较小,开发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国内风电投资主体单一,绝大部分是国有资本,对投资少、规模小的分散式风电积极性不足。

  从配套支持来说,各省区分散式风电规划编制和电力消纳研究滞后,政府的引导不够。

  分散式风电的推动没有和县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尤其是和广大农村、农户的利益没有切实结合起来,未得到地方政府支持。

  从技术层面说,分散式风电项目呈现多样化,对机组的适应性提出了个性化要求,整机厂商对市场研究不足,尤其是在定制化风机和小型风电标准方面比较欠缺,也没有对分散式风电发展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

  对于已告别“野蛮生长”阶段,亟需提升发展质量和优化布局的中国风电产业而言,发展分散式风电已成为提高风能利用率,推动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前单纯的政策推动不同,这一次,风电开发企业将具有更多的内生动力。

  就整个行业而言,分散式风电发展的核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风电开发思路的转变,不是简单的建设模式的变化,而是涉及风电行业的深层次理念转变。

  但愿,“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窘境能从此改变。

  05 事故隐患频发,塑造安全文化方治本

  这一年,风电人的心被一连串的重大安全事故牵动着。

  从表面看,安全事故暴露出的是操作人员心存侥幸、安全主体责任没有落到实处、风险管控措施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深层原因则在于,作为新兴的风电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尚待完善,安全文化还没有真正生根发芽。

  很多事故看似偶然,实则,偶然背后有其必然。根据海因里希安全法则,一个重大安全事故的背后,隐藏着几十个轻微事故,和上百个潜在隐患。不着力消除这些潜在隐患,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是时间的问题。

  历经上百年发展的煤炭、火电等传统的能源行业,都具有较为完善的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而风电作为新能源最近十几年才快速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行业的主要聚焦点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度电成本下降。

  如今,我国风电产业已从追求“量”进入到追求“质”的阶段。如何在把安全文化和安全标准体系同步建立起来,完善安全培训和教育体系、唤醒安全意识、推广安全技能,已变得越来越迫切。这也是检验风电行业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

  近年来,风电企业虽然也在探索制定安全操作规范,但是,规范制定容易,贯彻落实难,在整个行业和从业人员中形成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安全文化更难。

  我国风电技术最初是从国外引进,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企业急于求成,对技术囫囵吞枣,对细节不求甚解。业内就有观点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现阶段海上风电升压站爆燃类似事故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根源则在于我们对各种技术细节的忽视。

  风电作为长跑型行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立足于长远。注重每一个细节,建立系统、科学、细致的安全文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才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长效做法。

  望新一年,安全文化在行业落地生根,生产事故少些、少些、再少些。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风电


更多>>图片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