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上。2018年12月29日记者从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安徽将把制造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竞赛计划
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安徽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首次实现新兴产业领域和地市布局全覆盖,初步形成了重大新兴产业专项(35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29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4个)的“塔式”结构和梯次推进格局。
2019年将深入推进“三重一创”,重点是调整优化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出台推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健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动态调整机制,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竞赛计划。
同时,谋划建设第四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加快修订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支持建设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大项目,以及高端芯片、关键材料和设备等领域重点项目。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江淮”建设,研究编制“数字江淮”建设总体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继续处置“僵尸企业”。有力有序推进结构性去产能,计划退出煤矿1对、产能165万吨。
打造特色服务业产业集群
为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将全面落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研究编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健全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
加快放宽服务业准入,有序推动制造业主辅分离,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促进服务业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加快实施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特色服务业产业集群,研究制定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评估体系。配合铜陵市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期评估,加快推动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努力探索形成若干典型经验。
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
继续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是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9年安徽将进一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初步确定为750亿千瓦时左右,推进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4个行业自愿选择全电量参与交易。
同时,依托合肥、芜湖、阜阳、蚌埠、安庆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支持公铁转运站、铁路专用线等公益性、准公益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集装化运输,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继续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全面清理行业协会商会和各类中介机构收费。
主办单位: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销售热线:400-007-1585
项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传真:010-58689040 投稿邮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证140522号 京ICP备14013100号 京公安备11010602010147号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上。2018年12月29日记者从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安徽将把制造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竞赛计划
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安徽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首次实现新兴产业领域和地市布局全覆盖,初步形成了重大新兴产业专项(35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29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24个)的“塔式”结构和梯次推进格局。
2019年将深入推进“三重一创”,重点是调整优化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出台推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健全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动态调整机制,实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竞赛计划。
同时,谋划建设第四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加快修订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支持建设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大项目,以及高端芯片、关键材料和设备等领域重点项目。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江淮”建设,研究编制“数字江淮”建设总体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继续处置“僵尸企业”。有力有序推进结构性去产能,计划退出煤矿1对、产能165万吨。
打造特色服务业产业集群
为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将全面落实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研究编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健全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
加快放宽服务业准入,有序推动制造业主辅分离,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促进服务业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加快实施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特色服务业产业集群,研究制定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综合评估体系。配合铜陵市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期评估,加快推动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努力探索形成若干典型经验。
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
继续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是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9年安徽将进一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初步确定为750亿千瓦时左右,推进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4个行业自愿选择全电量参与交易。
同时,依托合肥、芜湖、阜阳、蚌埠、安庆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支持公铁转运站、铁路专用线等公益性、准公益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集装化运输,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继续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全面清理行业协会商会和各类中介机构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