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当中华大地上第一盏电灯在上海点亮时,也点燃了人们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国发电装机规模、发电量、电网规模快速发展,实现了万家灯火,带来了人民生活的蝶变。
在安徽、江苏、上海、福建......一座座火电厂在广阔大地拔地而起、巍然挺立,一条条银线联络成电力高速公路,一个个变电站、换流站在长途跋涉中为电“变身”,上海电建公司为中国电力工业焕发生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因电而生,细数“十二个第一”
伴随着新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时期,1953年1月21日,上海电建公司的前身—华东电业管理局修建工程局成立,这是在华东大地上诞生的第一支电力建设专业队伍。
在缔造光和热的事业中,一代又一代的上海电建人在时代的大潮中奋勇争先,相继创造了共和国电力建设史,乃至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走出了一条开拓者之路。
“1955年春,冰封的淮河开始解冻,新组建的基建工程管理管第九工程公司(原华东电业管理局修建工程局撤销)行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共计1500人冒着当地零下27度严寒,从上海苏南乃至各地汇集在安徽田家庵开始建厂。印象最深的是,严寒季节里我们只用洋镐、铁铣等简单工具挖土,一洋镐砸下去,硬的像石头一样的冻土只砸开了一个小白点,砸十多下才能挖出一块土。”老一辈的建设者回忆说。
在施工人员缺乏经验和机械设备匮乏的情况下,上海电建人以战天斗地的精神,历时1年3个月零20天完成了淮南田家庵发电厂第一期扩建三机四炉工程,至此,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制造、施工安装的6千千瓦火力发电机组投产发电。
从田家庵电厂开始,上海电建人积极担当电力建设的主力军,凭着不屈不挠的意志、攻坚克难的勇气,先后承建了:1974年,第一台国产亚临界双水内冷30万千瓦发电机组工程——江苏望亭发电厂;1982年,国内第一台引进型亚临界35万千瓦发电机组工程——上海宝钢自备电厂;1987年,国内第一条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葛洲坝—上海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工程;1990年,第一次4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一期建成工程——上海石洞口电厂;1992年,国内第一台引进型超临界60万千瓦发电机组工程——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一期工程;1997年,第一台纯高炉煤气为燃料的145千千瓦联合循环燃气发电机组——上海宝钢自备电厂;1999年,第一台上海产60万千瓦机组——上海吴泾电厂八期工程;2004年,第一台引进型9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工程——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2008年,第一次由上海电建一家施工企业在同一年中投产2台100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2019年,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1100千伏特高压古泉换流站;2020年,世界首台135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安徽平山电厂二期工程。
这一个又一个“第一”,推动了中国电力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也彰显了上海电建人顽强拼搏、勇争第一的精神品质。
因电而兴,匠心打造品质工程
难忘风雨兼程来时路,上海电建公司坚持做优做强火电主业,实现了容量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累计建成百万千瓦及以上机组25座,实现装机容量超过90000兆瓦,建成输电线路6171公里,变电站、换流站600余座,用使命与担当,走好电力建设之路。
70年前行,绽放荣光。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公司成立我国火电行业的首个土建实验室,进行混凝土力学分析。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顺应改革发展大潮,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为首批获得国家质量奖的电力工程企业。21世纪初期,在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建设中,形成了一整套《工程管理控制体系文件》。
这是一段披荆斩棘的岁月,上海电建公司依托技术、管理、人才的优势,秉承创造精品的理念,建一项工程,树一个品牌,在大型燃煤机组、燃气机组、特高压变电站等领域,铸就了一批品质工程。
1995年,上海电建公司承建的上海吴泾电厂八期2×60万千瓦机组工程是上海市政府列入“九五”期间上海电力建设的头号工程,公司决心把工程建设成全国一流、跨世纪的精品工程,制定“创建吴泾八期2台60万千瓦机组精品工程规划”,在工程投产水平、内在质量、外观工艺、文明施工4个方面提出41条具体要求。
项目全体人员全力以赴,打造了一座载满荣誉的工程。上海吴泾电厂八期工程主厂房钢结构制作及安装质量优良,获得钢结构施工最高水平的“金刚奖”;2台机组的焊接质量被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凭借着优良的工程质量,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等。
2007年,上海电建人来到了美丽的滨海小城辽宁绥中,投身建设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的辽宁绥中电厂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工程。
作为在东北地区建设的首台百万千瓦机组工程,公司项目人员凭借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扎实深厚、超群绝伦的专业本领,通过“严格管控”确保“过程精品”,在工程建设中大胆创新施工工艺,攻克了镜面混凝土、C60混凝土等施工难关,试运行期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100万千瓦机组优秀水平。
2019年,上海电建公司拿到的第十座鲁班奖“小金人”来自于承建的宁东发电厂2×66万千瓦扩建工程。这个工程在国内首创机组甩负荷带厂用电的控制方法,燃煤电厂“三塔合一”、“四位一体”技术。面对气候条件差、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施工区域小等困难,项目部人员发挥电建人敢打敢拼的韧性,成功完成4号机组DCS受电、汽轮机低压缸就位等重大节点。
精品锻造,步履不停。每一个项目背后,都印刻着建设者的灼灼匠心。他们认真绘就了每一笔“品质保证”,成就了上海电建熠熠生辉的品牌形象。
因电而强,紧跟绿色发展脚步
从传统火电出发,上海电建公司始终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大力投身“双碳”事业,点亮了一颗颗电建“绿色明珠”。
先进技术与绿色发展的融合,这是一条需要慢慢打开前景的道路,总带给人无穷的想象和神往。
2018年7月,上海电建人带着责任与梦想来到安徽平山这片土地,一座全球单机容量(135万千瓦)最大的火电机组的电厂正等着他们建设。
它就是安徽平山电厂二期工程,是国际上首创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新型高效、洁净、低碳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被列为国家示范工程。
这也意味着这个工程的施工将面临许多全新技术难题。就拿高位冷却塔来说,它的总高度210.192米,底部面积 22686.5平方米,是标准足球场的三倍多,光淋水面积就达18000平方米。
高位冷却塔施工难度最大的是作业安全和直径控制。“一出零米,‘Ⅰ字柱’、环梁、筒壁,每个施工环节全程处于高空。”回眸那段艰难而惊险的日子,项目总工感慨万千。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项目技术团队先反复研究图纸、组织相关人员研讨、制定出最优方案,同时现场实施24小时全程跟踪。
伴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项目还收获了丰硕的技术成果,《1350机组排烟冷却塔一字柱施工技术研究》等多项课题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QC成果。
2020年平山电厂二期工程的建成,成为世界绿色电力的标杆,成为引领国内燃煤火力发电行业发展方向的标杆工程,荣获第五届皮博迪年度全球洁净煤领导者奖。
在今年10月的国家能源局专家组验收中,国家能源局电力司黄河清处长指出,“平山二期135万千瓦机组高质量完成建设,通过长期运行检验,具备示范内容验收条件,是火电行业的一件大事,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意义,发挥了示范作用。”
步入“绿道”,似乎听到了全球首台套H级重型燃机运行的悠扬声。
项目部一线传来捷报:2023年9月28日19时38分,上海闵行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示范工程的H级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
一切的建设难关,都没能阻挡住英勇的上海电建人。项目全体人员上下同心、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对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控,推进了闵行燃机项目采用上海电气-安萨尔多全球首台套GT36-S5型H级燃机机组的顺利投产,实现“建设清洁能源,营造绿色环境,服务智慧城市”的理念,建成国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的示范电站。
全国首个获批的等容量替代煤电项目——石洞口第一电厂2×65万千瓦等容量煤电替代项目、甘肃电投常乐电厂调峰火电项目、闽粤联网工程闽粤换流站项目......上海电建承担了这一个个“绿色低碳工程”的建设,让生态愿景变为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让绿色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底色。
过去的70年,火电行业与共和国一路走来,筚路蓝缕,久久为功。在电力工业之路上,上海电建人凭借着“拼搏自强、创新超越”,打造了从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台国产6千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工程安徽田家庵电厂,到当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135万千瓦清洁、高效、低碳燃煤发电机组安徽平山电厂二期工程的一个个工程佳作,用建设者的乐章,奏响了中国电力工业前进的号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