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铅锌镇,云海、山岭与飞舞的风机相互映衬,在高高的大凉山山脊上,27台风机正全力发电,为凉山州绿色经济社会发展吹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
2022年5月,山东电建一公司德益公司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顺利签约凉山州会东县小街一期B标段项目,正式吹响进军大凉山的冲锋号。
该项目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项目,也是金沙江下游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对四川省迎峰度夏、电力有序供应提供有利能源保障,还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力打造风电集群,助推凉山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剑向大凉山 征战新高地
白云翻卷,风车飞舞,时间回溯到2022年7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项目,项目中标后,山东电建一公司德益公司高度重视并立即成立项目执行团队,敢打硬仗、能打胜战的电建铁军战士剑向大凉山,拉开了征战风电新高地的序幕。
2022年7月30日,首台风机土石方开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9月2日,项目首台风机基础浇筑;2023年3月5日,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吊装完成;2023年 6月16日,首批风机并网发电;2023年8月11日,全部风机设备安装完成;
日新月异的变化书写着高歌猛进的项目工程进度。在施工现场,人头攒动,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演绎着紧张激烈的建设交响曲,中国电建与大凉山的亲密互动,铺开一幅刚柔并济、大干热干的美丽画卷。
在5个月的紧张吊装过程中,浓墨尽染的绿色山体上,27台风机如白色钢铁巨人,傲然矗立,在连绵不绝的青山上,在清晨白茫茫的雾霭中若隐若现,为大凉山增添了一份动人景致。
人员进点,机械进场,生活生产临建施工,机位平台施工,基础浇筑、风机吊装,往日寂寞的大凉山热闹起来了,山路上,一台一台大型运输车,装载着长长的叶片,圆圆的塔筒在之字型的山路上排成一队,缓缓向山顶进发;山顶上,彩旗飘扬、号声短促而嘹亮,主吊机械长臂轻舒,一节节塔筒拨地而起,飞鸟般地叶轮安装就位,项目建设队伍也从当初的寥寥数人增长到如今的 百人团队。
云卷云舒,晨昏交替,在日月轮转中,凉山州会东县小街一期B标段项目风电建设大步向前。
山路十八弯 迎风勇向前
会东风电项目选址大凉山连绵起伏的群山大川之中,施工山区海拨在2800米到3200米,山脚下铅锌镇海拨在1800米,山下到山顶有1000米落差,进山道路一面沟壑树与路齐,一面凿山碾平铺成泥结石路面,坡度大,弯路多,崎岖难行。项目部员工每天往返在施工区与山脚下的生活营地之间,仅仅在路上的时间就有近2个小时。
“进山道路大多是“之”字弯,差不多有二百个大弯道”项目经理谢毅介绍说。谢毅是德益公司青年人才挂职培养的优秀青年员工,项目伊始,有过风电施工经验、踏实肯干的他走入领导视野。“我怕不能胜任项目经理的工作!”当听到领导聘他为会东项目的经理时,实在的他这样回答。
“没问题,没有人生下来就是项目经理,年轻多经历,多干肯定没问题。”时任德益公司党总支书记郑庆民,执行总经理林江很看好这个在一线历练多年,有技术、又肯干的年轻人。
近几年,德益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力挺进风光新能源市场,2023年以来,新能源开发市场更是一路高歌,营销额翻着跟头的向上涨,新时期新发展对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加快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谢毅就是这一新形势下,德益公司重点培养的首批项目管理人员。
时代有所呼,青春有所应。在会东风电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谢毅率团队不叫苦不叫累,抢组织开工,抓关键节点,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目标,也证明了他的实力。
2022年9月,首台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在即。项目离最近的商混站50公里,27台风机基础浇筑需用混凝土近1.8万方,如果泵车在这样的山路上往返递送,安全、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保障,施工成本还势必会增加。项目部审时度势作出自建混凝土搅拉站的决定。
为了生产合格混凝土,搅拌站选址、建设,原材取样送检、配合比、实验室、调试、投用等等工作,谢毅带领项目员工没少费脑筋。
由于山顶水资源匮乏,他规划用半山腰的小水潭作为取水水源,山顶设置蓄水池,为确保蓄水池水量充足,他查阅配合比,统计罐车、生活用水消耗水量,准确计算出每基风机基础搅拌站用水消耗量,安排开源节流,同时增设洒水车、水罐从其他水源地拉水,节约生活用水,时刻关注并测量蓄水水池的存水量,通过精准计算,得出准确数据,保障了生产混凝土及施工用水。
2023年 3月 5日,会东项目27座风机基础全部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18279方,全部是来自项目部自建混凝土搅拌站。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风机基础浇筑这一难关刚闯过,风机吊装又迎来新的挑战。
在风机吊装过程中,最关键的施工就是叶轮的吊装,按照施工方案,要将三片风机翅膀在地面组装成叶轮后再整体进行吊装。会东风电项目风机使用东方电器生产D4000-172机型,叶片长84.5米,组装的过程中需要主吊机械与辅吊机械配合作业方能完成三只叶片的组装工作。在26号风机的吊装过程中,却由于施工平台一面靠山,一面悬涯,施工面积过小,导致辅吊机械没地站位,无法完成叶轮地面组装的难题。
“首批风机并网在即,必须尽快解决这个施工难题,不能影响业主1000MW机组并网发电目标。”会东项目部不等不靠,第一时间联系厂家,协调监理,业主等单位,针对平台狭小制定《单叶片吊装方案》《大象腿施工法》两种施工方案,并多次组织学习、方案论证,最终采取在叶轮组装底座上加装3个支长支腿,仅用一台主吊机械就能完成叶轮地面组装的大象腿施工方案,一举解决了辅助吊车无法站位保叶片,单叶片吊装工序复杂,空中盘车难等问题,圆满完成26号风机的吊装任务,为首批风机并网争取了宝贵时间。
乘风好去 鏖战急
“赶上大凉山风季,大风刮起来,施工平台上连人都站不稳。高山风机吊装,最怕的就是大风”项目副经理赵法坤说。
进厂十多年来,赵法坤一直在经营领域“耕耘”。2022年7月,会东项目组建执行团队,他积极回应德益公司青年员工综合培养要求,一口应允出任项目副经理。
为胜任新岗位新要求,他把学习摆在工作重要位置,在项目部只要有时间,他就学习工程专业知识。他的电脑桌面密密麻麻全是电力施工、风电安装标准规范,“边工作边对照学习,硬啃硬学。”一个项目下来,会东项目不仅项目经营走在了德益公司履约项目的前头,对于风电项目组织施工,他也日益得心应手。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如果过程中断怎么办?”在一次开会时,心系德益公司会东项目履约的公司副总经理韩春绿,得知赵法坤工作经历后,担心地问。“混凝土能插入钢筋的应迅速插筋,插筋呈梅花型,插入混凝土内400毫米......”赵法坤对答如流,领导频频点头。经此一问,回到项目后,赵法坤对专业技术的学习更上心了,常常地学到深夜。
“首台风机吊装,正赶上大凉山的风季,光等风就耽误了20多天,把我们愁的啊......”赵法坤接着说。
为了抓住风季短暂的小风时段,满足叶轮吊装小于8米每秒的施工要求,那段时间项目部员工全部上阵,1天24小时都有人守在吊装平台,一旦观测到风小立刻联系业主索要测风信息,通知司机打开主吊测风仪,确保风速满足施工条件。“只要风速适合无论白天黑夜,立马快速组织吊装。”项目经理谢毅下达指令。心实肯干的谢毅有一股韧劲。
会东项目的一举一动无不牵挂着德益班子的心。为确保首台高山地风机吊装不出纰漏,德益公司班子协调优势资源全力支持项目节点工程推进。公司吊装专家孙巨伟在项目一呆就是一个月,本部安全监察部安全机械专工李克然更是常驻项目一线,直到27台风机吊装结束才返回济南。
在首机吊装关键时刻,项目经理谢毅吃住在山上,只要风小,立刻赶到平台,全力组织吊装工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2023年3月25日,首台风机顺利吊装完成。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其后,26台风机的吊装势如破竹,虽然用了5个月的吊装时间,但除去大风季,雨天、雾天等不适宜吊装的时间,有效工期不足3个月。
头雁领航 群雁齐飞
会东风电项目受高山可利用土地少限制,无法在施工区域就近搭建生活营地,于是,生活营地便安在铅锌镇一家居民楼里,在客厅几张桌子一对铺上红绒布就成了他们办公室。
项目部有员工9人,除谢毅、赵法坤2名项目班子成员外,只有3名有经验的员工,分别负责工程、安全和后勤保障工作,另有3人是刚进厂的学生。就是这样一支年轻、缺乏经验的团队,对接业主,联系监理,沟通厂家,管理分包,组织施工,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6000多万产值的项目,施工高峰管理协作队伍近120人。
成绩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更是奋斗的汗水。
为带好队伍,发挥好团队最大优势,项目分工不分家,懂的带不懂,老的带旧的,不论是土建施工阶段,还是风机吊装阶段,所有人员都盯在现场,会干的干,不会干的看,看多了自然也就会了。
就像在高山上展翅飞翔的雄鹰,会东项目部每一名员工都迎风鼓“翼”,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项目经理的谢毅管理项团队,组织生产,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但如果遇到协作队伍焊工调剂不及时,焊接专业、证件齐全的他会毫不犹豫的拿起焊枪,解一下现场“燃眉之急”。
项目副经理赵法坤,只要在工地,就是项目通勤车的司机。“上山必开车”,这是他给自己立的规矩。项目两辆通勤车,一辆有安全科科长赵玉利负责,一辆就归赵法坤驱驰。生活营地离施工区虽说只有15公里的路程,但落差近千米,从山脚盘旋而上,一个弯连着一个弯,大于90度的弯道有180多个,山路太险了,年轻人开车,他实在不放心。
“忙,忙得没有时间想家。”工程科科长李松,虽说在会东项目第一次担任项目工程科长,却是干过6、7个项目,扎根一线10年的“资深”技术人员。作为工程科科长,白天完成设备收发、组织现场协调,节点验收......等工作外,晚上回到生活营地还要起草施工方案、编写业主、监理、公司需要的周报、月报,等忙完一天的工作,电话那头的老婆孩子早已进入梦想。在项目施工高峰,想打个平安电话都是奢望。
对李松来说,最吃力的工作是机舱验收。身背10来斤重的安全防护装置、验收工具,在直上直下逼仄的爬梯上徒手爬110米,(地面离叶轮发电机距离110米),即使是在平原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况且还是在海拨3000米的高山上,塔筒上部还伴有轻微晃动。“第一次爬的时候爬到第二节就感觉喘不动气,再往上爬就觉得肺疼”,如今,27台风机验收下来,他和他的助手潘永彬已来去自如。进塔验收,进去就是一天,饿了就简单啃一口面包。本来就不胖了李松,会东项目干完又瘦了5斤。
“亚飞是在这个项目成长很快,各方面工作做得都不错。”无论是谢毅还是赵法坤,提起2021年进厂的任亚飞都是交口称赞。小伙子眼里有光,思维清晰,务实肯干,干活麻利。谢毅总爱交给他一些业主、监理临时安排的工作和索要的材料,每次都不会让他失望。
说起刚起厂的任亚飞、潘永彬、刘腾远这几名学生,谢毅的眼中满满都是欢喜。
“项目部没有闲人。大家都忙得团团转,即使是项目部司机李运刚,也是除了完成远途开车任务外,还负责调剂项目部员工早晚用餐,兼任一切后勤保障工作。”谢毅说。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为提升项目团队专业技术力量,项目部还坚持开展“每周一课”工程课堂,项目经理谢毅多次担任授课老师分享他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项目每一位员工都要担任讲师,编课件,上讲台,宣讲项目建设需要安全规章、专业标准、新能源工程关键技术等知识。以教学相长的方式促进青年员工快速成长。
据统计,项目开工以来,会东项目共开展培训27期,培训162人次。如今,项目已接近尾声,就是这帮小年轻,却一口气组织编制了《一种便携式风电基础锚栓笼预埋件安装定位装置》等4项专利,《提高风机力矩及拉伸一次成功率》《提高大凉山高海拔风机吊装施工效率》等3项QC成果,截止目前,已累计编制提交科技项目8项。
凯歌以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2023年9月28日,凉山州会东小街一期B标段27台风机全部并网发电。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上网电量4.61亿千万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4.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6万吨。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四川省迎峰度夏、电力有序供应提供了有利能源保障,为节能减排、电源结构调整及会东县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大凉山深处,留下铁军人深深地印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