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建设 > 企业

业精术专 勇攀高峰

中国能建发布时间:2022-01-05 00:00:00  作者:孙岳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是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中的个人最高荣誉,也是所有勘察设计人心中的圣杯。

  1月5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第十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名单的公告》中,中国能建东北院(以下简称“东北院”)副总工程师张国良的名字赫然在列。

  张国良深耕电网建设领域30多年,曾获评吉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特级专家、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特殊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带领东北院的工程师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性难题,着力打造中国特高压电网的世界第一。


潜心研究 勇攀特高压电网技术高峰


  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经建成“十二交十四直”26条特高压工程,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特高压网架。而在2005年我国刚刚研发特高压输电技术时,由于没有国外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自主研发过程历尽艰辛。

  当时的张国良还在东北院送电室担任主任。已经是业内知名专家的他,在收到电规总院开展特高压输电课题集中攻关的通知时,内心无比激动。“我国能源需求最大的中东部,资源相对匮乏;而能源资源集中的西北部,需求相对较小,供需长度长达800——3000公里。现有的500千伏输电系统存在着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能力不足等困难,特高压输电才是中国电网发展的未来。”他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怀揣勇攀科技之巅的梦想,张国良加入到特高压输电技术集中攻关课题组中,担任交直流特高压工程前期电磁环境影响等专题及路径优选项目负责人。其难点在于,与超高压工程相比,特高压工程带电导体表面及附近空间的电场强度明显增大,电晕放电产生的可听噪声和无线电干扰影响尤为突出。如果控制不佳,绵延数百公里特高压线路会像一条蓝龙一样幽幽发光,发出“嘶嘶”的噪音。研发形势十分紧迫。

  为了解决电磁环境问题,张国良和行业内的专家们夜以继日地刻苦攻关,一次又一次分析计算,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方案调整,全力以赴研究交直流系统的三大放电现象与绝缘特性,完全处于一种忘我的拼搏状态。由于没有任何现成的参数可以参考,每个参数的形成都需要多次反复论证,每个标准都需要慎重的考虑和试验。他们通过建立特高压复杂多导体系统模型,首次开展全场域电场分析,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导线布置和金具优化方案。这些创新工作使特高压工程的电磁环境控制水平与常规500千伏工程相当。

  最终,他所负责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前期的磁环境影响等专题取得了巨大成功,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后续工程建设中,参加攻关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应用》科研项目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勇于探索 打造世界领先特高压工程


  2006年,在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我国开始建设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东北院承揽了南阳变——桐寨铺这一区段。

  把特高压理论转变为实际工程,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技术功底,还要靠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作为项目的主管总工程师,张国良从选线到现场勘查定位整理数据,再到敲定设计方案,每一个步骤的仔细查验,付出了数不清的辛苦,经常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在项目最紧张的时候经常忙到凌晨。他和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攻克特高压工程重污秽、高海拔条件下的外绝缘技术等设计难题,为工程成功奠定基础2009年1月6日,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运,成为世界上第一条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能力最大、实际投入商业运营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它的建成也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率先系统掌握了特高压输变电核心技术及其设备制造能力。这让他深感自豪。

  从这里起步,张国良带领着东北院的工程师们积极投身特高压建设浪潮,不断刷新着特高压电网建设的记录。2010年,东北院参加设计云南——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产,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最高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线路。2019年,东北院参与设计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送容量达到12000兆瓦,输送距离超过3000千米,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工程。2020年,东北院参与设计乌东德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成为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柔性直流工程。一系列的特高压工程为西南水电、西北风电和太阳能资源的集约开发和大范围消纳成为可能,为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加速能源革命、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从2006年到2020年的14年间,张国良作为技术负责人几乎参与了我国全部特高压工程的设计工作,屡获大奖。其中,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质奖”1次、“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质奖”1次,“电力勘测设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电力行业优工程设计一等奖”22次。这是张国良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来的花朵,也让东北院能够始终站在输电设计的最前沿。


严谨认真 着力提高东北院技术水平


  站在电力发展的前沿,张国良运筹帷幄,把世界领先的技术融入到东北院的设计方案之中,着力提高东北院的设计水平。在担任东北院副总工程师期间,“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是同事们对他最多的评价。

  张国良对设计成品要求极为严格,认为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放行。在皖电东送的项目投标之中,方案中没有按照之前的策划进行计算,导致个别铁塔偏重。而在实际的工程中,这种误差并不算大,不会影响整个的项目指标。距离投标要求的最后期限仅剩下几天的时间了,标书马上就要出版,时间所剩无几。在关键时刻,张国良顶住压力,“无论时间多紧,为了优化设计,方案必须改。”大家在他的带动下,毅然决然地加班加点,重新计算,把投标方案做到最优。最终,东北院的投标方案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一举中标该项目。

  “事后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张总在关键时刻不让步,在技术上坚持原则,方案就不会达到最优,那么东北院和这个项目可能就失之交臂了。”东北院原电网分公司副总经理纪新元回忆时不禁感叹。

  张国良认真严谨的态度,还深深地影响身边的所有人。在他的带领下,送电专业的一批青年工程师迅速成长起来,在特高压建设浪潮中奋勇争先,成为电网分公司的业务骨干。

  张国良对送电技术吃的很透,在敲定设计方案时,总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平时少言寡语的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输电工程建设和课题研究中。他主持开发的《送电电气设计软件包》《送电线路杆塔定位优化软件包》获国家优秀计算机软件二等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全国电力设计部门广泛应用。主/参编的《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手册》《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输电与变电卷》《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等著作均已发布,成为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参与研发的《±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接地的设置方法及系统》《高寒软地基地区耐腐蚀灌注桩混凝土》《一种耐张线夹》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都已运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填补了输电工程建设中的空白,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谈及自己的三十多年的经验,张国良如是说:“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是每个电力设计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技术上要坚持原则、严控质量,把方案做到最优,这样才能对得起电力设计者的身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信赖。”

评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最新评论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