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连绵,流水淙淙,渠道蜿蜒,惠泽万家。
8月29日10时,随着一泓清水从闸门奔涌而出,由水电十一局承建的四川省蓬船灌区工程西延段项目成功试通水,标志着该项目可随时向白鹤林水库充蓄送水。
蓬船灌区工程是武都引水工程的扩灌区,涉及绵阳、遂宁、南充三市五县(市、区),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年供水量2亿立方米,控灌面积94.7万亩,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的川西4市10县将彻底终结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历史,跻身全国17个特大型灌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017年12月,川西地区还在被一片深浅不一的绿色包裹着,到处青山绿水,红叶黄花。然而刚入场的项目人员,却无心情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由水电十一局第三分局承建的西梓干渠延长段是蓬船灌区工程的主要干渠之一,涉及绵阳市盐亭县、南充市西充县和遂宁市蓬溪县等3市3县6乡(镇),渠系总长27.7千米,主要建设隧洞15条、渡槽6座、倒虹管2座、充水渠2.56千米、明渠暗渠3.52千米及其他附属设施,布置节制闸3座,分水闸1座,泄水闸2座,放水洞10个。
工程建设,测量先行。蓬船的山苍翠欲滴,山林洋溢着无限生机,却也为测量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长距离占线和复杂的原始地貌导致施工控制网交桩工作推进起来艰难曲折。
“脚下遍地都是藤蔓,气候湿热难耐,还有蚊虫蛇蚁叮咬,工作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测量队队长刘欢想起曾经在山林之中摸爬打滚的日子,这样说到。
爬高山、下陡坡、入农田、蹚泥水,一组组数据随着他们在密林中穿梭的身影,逐渐完善;一张张图纸随着他们流淌的汗水,逐渐清晰;一双双废弃的鞋子,满身洗不净的狼藉,诞生了精准严谨的数据;一条条隧洞,随着他们忙碌而有序的脚步,轮廓初现。
2020年7月25日,正当大家积极投身于生产建设时,突如其来的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项目全线施工区域,雨水裹挟着石块,砸倒了树木,冲蚀着山体围岩。
情况紧急,项目领导第一时间通知所有施工队伍紧急撤离,封堵隧洞,防止雨水倒灌导致隧洞坍塌。
但是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楼房岩隧洞洞口塌方了!
所幸施工作业人员察觉及时,紧急撤离。
“先安排车辆排查通向楼房岩隧洞方向的乡村道路!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条救援的道路!”党支部书记苏德军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召集所有党员,安排部署救援工作。
危难面前,他们逆行而上,冲锋在前,辗转于各条乡村道路,装有救援物资的车辆在最快时间来到受灾地点,为躲避在活动板房的工人发放物资。救援车辆开辟排水通道,疏散积水,不断清理施工现场。
雨水打在身上一片冰凉,但大家火热的心是在一起的。
苏德军在雨中一边指挥,一边为大家鼓劲:“现在正是我们劲儿往一处使的时候,坚持就是胜利,大家一定要顶住!” 楼房岩隧洞口的塌方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处理。
在困难面前,项目全体干部职工一次次冲锋陷阵,把前期原料问题耽搁的时间抢了回来、把耽搁的工期夺了回来。
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
在项目开工之初,实地考察与勘测结果显示,项目隧洞岩石均为软岩和极软岩,因爆破作业不易控制范围,安全风险大,且对周围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显然不适用于爆破开挖。
工期就是效益,选择合适的隧洞开挖方式迫在眉睫。此外,征地困难、资金短缺、材料供应困难、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管控风险大等,无一不在考验着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2019年10月18日,按照原设计图纸,木头桠隧洞将从绵西高速公路隧洞上方交叉穿过,交叉长度约41.7米,最小竖向距离为5.29米。上方隧洞开挖,可能会导致下面高速公路隧洞变形或者坍塌,因此业主单位决定暂停木头桠隧洞的开挖,工程陷入困境。
为尽快恢复施工,项目多次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交通部门联系沟通,协商隧洞调整路线方案,召开专项施工方案研讨会。通过不懈努力,2021年2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下发了《关于四川省蓬溪船山灌区工程木头桠渡槽跨越S32绵西高速公路施工批复》文件,让停工长达一年四个月的木头桠隧洞迎来转机。
然而,这条变更后的木头桠1号隧洞全长1.8公里,围岩破碎,地质结构复杂,加之与绵西高速邻近,施工难度大幅度增加。
悬臂式掘进机在开挖过程中是否会对高速公路隧洞及过往车辆造成影响?隧洞地质能否承受施工带来的负荷?施工导致的地表沉降是否影响附近居民生活?这些都尚无数据支撑。且根据地质勘测,木头桠1号隧洞出口地质具有软岩大变形、涌水突泥等特点,如何安全快速有效地施工?这一项项难题再次摆在项目面前。
针对这些问题,项目部召开技术安全专题会议,聘请内外部专家经过7个月的分析与研究,最终决定采用超前小导管技术,通过导管注浆,增强松散、软弱岩石的稳定性,保证开挖后与完成初期支护时间内围岩的稳定,同时,在“短开挖、勤支护”的基础上,修建临时排水沟,解决隧洞涌水问题。
与此同时,为避免渡槽基础人工挖孔桩及隧洞开挖导致绵西高速隧洞无法正常运行,项目部联合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对高速隧洞过往车辆进行交通管制,安排测量人员对高速隧洞进行变形观测,时刻关注隧洞施工过程中带来的细微变化,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经过为期6个月的 24小时不停歇施工,一车车混凝土不分昼夜地运送到施工现场,2022年4月16日木头桠隧洞终于顺利贯通。这是一场艰难的胜利,也是迈向通水目标的一大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线其他主要隧洞在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下逐个贯通。2020年10月到12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平山2号隧洞、高台阶隧洞、金子山隧洞、楼房岩隧洞相继贯通。一份份捷报从施工一线传来,一个个节点目标顺利实现,篷船项目部得到业主单位的大力肯定。
所行皆所愿,所愿化坦途
项目自开工以来,始终坚持技术的优化与创新,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工艺、工法的创新。截至目前,项目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河南省工程建设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部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8项,集团工法1项,公司级工法7项;获得公司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4项;河南建协QC成果发布1项。
由于项目隧洞主要为软岩、极软岩,围岩类型为Ⅳ类、V类两种,设计资料显示大部分洞段裂隙发育,且伴有地下水渗出,施工进度慢,隧洞超挖超填严重,断面尺寸不易控制,易产生塌方现象,施工困难,工期长、成本大。
如何减少洞挖施工对围岩的扰动,确保安全、进度、质量可控,成为项目最为“头疼”的事情。时任项目总工的朱晓轲,更是为此辗转反侧。他想,周边这么多工程,实在不行,我们就到别处取取经。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过对周边工程的对比考察,他提出对隧洞开挖支护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建议将隧洞开挖方式由钻爆法改为掘进机施工。
可是到底可不可行呢,大家心里也是直打鼓。行不行,那得以测算结果为准。说干就干,项目部立即组织专业部门进行测算,测算结果也是令大家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相比于传统钻爆法,施工过程中掘进机单个工作面单班掘进最高可达到13米,单月掘进最可高达到280米,较钻爆法开挖速度可提高2倍,并且可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由此衍生的科技立项《软岩隧洞悬臂式掘进机开挖施工方法》和《一种小断面长距离软岩隧洞施工方法》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在工程履约过程中,项目更是时刻不忘践行社会责任, 彰显央企担当。
2021年10月26日,四川蓬船灌区工程项目部收到盐亭县嫘祖镇政府发来的感谢信,对项目部无偿修复塌陷路面,解决嫘祖镇折弓人民群众出行难、卖粮难问题表示感谢。受地震影响,折弓场镇道路路基塌陷、路面损毁,严重影响折弓人民群众上午出行,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设备、混凝土,修复塌陷路基和损毁的场镇路面5处,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此外,蓬船项目更是多次组织党团员和青年志愿者,前往折弓乡敬老院开展“学雷锋走进敬老院,献爱心温暖老人心”慰问服务活动,为他们送去水果、酸奶、面包、大米、面粉、食用油等食品,帮他们捶背、修剪指甲、打扫宿舍、整理内务、打扫院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四年八个月,驻扎在蓬船项目的水电十一局职工攻坚克难,将所愿化为所行,描绘出了一幅沟渠纵横通万家的壮美画卷。
蓬船灌区渠道
木头垭隧洞
边坡防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