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辞旧岁,玉虎迎新春。莎士比亚说过,让我们泰然若素,与自己的时代狭路相逢。对水电十局印尼KKU项目的劳动者来说,奋斗就是迎接新年的最美方式。他们就像路遥先生在《平凡的世界》的塑造的孙少平、孙少安等形象,生活给了点“颜色”就灿烂绽放;老水电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拓荒精神在新时代的电建人身上一点都没丢,老中青三代人交替接过了水电人的接力棒。
迷茫
1996年出生的张金锴是个敦实的东北男孩儿,外形神似“冰墩墩”。在天府之国四川成都读了四年本科之后,先后干过佛山一家家具制造公司的供应链管培生,教育辅导公司的初高中数理化教师。
俗话说“少不出川,老不离川”,成都的市井生活和烟火气始终吸引着他,一咬牙一跺脚,张金锴找了一家成都的企业投了简历。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本来打算回成都过“安逸日子”的东北胖墩在兜兜转转和懵懵懂懂之间,2021年12月到了印尼度尼西亚的KKU镍矿开采项目担任技术员。
喜的是,终于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捡起丢了多年的地质学专业知识,悲的是,踏上了异国他乡,不仅没法在老家过年,还要长期呆在深山老林里。工地上有没有洗衣机和热水?生活方不方便?有没有毒蛇猛兽?好不好找女朋友?住的是茅草棚还是木头房?要不要拿起地质锤敲敲打打过风餐露宿的日子?
一想到未来生活种种未知的状况,东北小伙不禁愁上眉头。刚刚参加工作的他也许还没有适应这种没有亲人在旁的春节。但是一个新生代的大学生毅然决定留在了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坚守
“厂长,今天现场需要调度50台自卸汽车。”
“厂长,2号挖机故障,请安排人修理。”
“厂长,春节我们组织什么活动?”
厂长,本名赵凤奇,1988年生人,河北小伙,2010年毕业于黄河水院,所学专业是工程机械应用与维护,先后干过缅甸莱比塘铜矿二标、印尼TAS镍矿,现任印尼KKU镍矿项目设备物资部部长,带着手下100多个兄弟搞定了KKU镍矿项目35台挖机86台自卸汽车以及30多台辅助设备的设备调度和后勤保障。几个矿场干下来,他对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和保养已经烂熟于心。
“你别看矿场上这么多台套的机械设备看着眼晕,哪台机器哪里有毛病该如何维修保养,我其实心里门儿清”。项目上中国人少,疫情下进人又困难,这个河北小伙又兼起了群、工、团的职务,一岗多职一专多能,哪里都有他的影子。2010年参加工作至今12年,他有10个新年都是在工地上度过,这个河北小伙把十局的海外项目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
沙巫只,一个26岁的彝族小伙,水利水电本科毕业后,提起行囊就来了印度尼西亚,2019年8月到2021年11月,先后承担了印尼佳蒂格德水电站项目二期工程的压力管道、调节坝和厂房的施工管理任务,2021年11月至现在,开始转换赛道开启了他在镍矿开采业务的历练。
沙巫只这个名字,在彝族话里是“晨光/黎明的光”的意思,工作3年,扎根印尼3年,从水电站突击抢工期、工程关键节点重点部位作业时昼夜盯防,到矿业施工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指挥调度,沙巫只偶尔会怀念过去。得益于佳蒂格德项目3年的锻炼,他对矿业项目的现场管理也更加得心应手,对驻外生活的感受也从“风景美如画、阳光热辣辣、夜市泳池趴”变成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苏拉威西岛的骄阳让他本来就不白皙的皮肤变得更加的黢黑,也变得更加的成熟。他的人生一如矿场的作业场景,挖机一铲一铲地切削下去,带走的是浮土,留下的才是成熟和精华。
平和
李洪章,KKU项目现场管理,因名字谐音某位晚清名臣,常有人戏称“中堂大人”,不过他在工地上的称呼,乃是一句“李师”。
自1995年出道以来,李师先后在十局的康定龙洞沟电站、马边坡电站、福堂坝电站、卡塔尔场地平整项目、缅甸铜矿二标段项目干过,看过中国的雨和雪,感受过中东的酷暑,而今到了KKU镍矿项目,主要负责现场生产管理,一部对讲机,一个1.5升的大水壶,头顶烈日他就把负责的50000平米矿场的开挖装运作业盯完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师还是一位资格的大厨,带着3个打下手的印尼幺妹,他把项目的后厨变成了他的田园牧歌。虎年春节那几天,他从早到晚颠锅翻勺、油盐交错,驯服了项目上每个人的胃。在除夕这个中国人不寻常的一天,中国盛大的传统节日,于他而言,不过是365日里的普通一天。你要问他几年不回家过年是啥感受,他会说:“哎呀,习惯了”,他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他把歉疚给了家人,把坚守给了项目,把奉献给了企业。我想,这就是老一代电建人对于时间的认知、对坚守的承诺,以及对平和的理解吧。
融合
项目文员、印尼女员工狄思林(Deslin),来自于美丽的印度尼西亚塔纳托拉查县,目前是综合办公室主管助理,来KKU项目已经一年多了,属于项目“老资格”的年轻人,以一个弱小女子,搞定了200多当地工人的后勤保障工作。里贾纳(Regina),项目地质主管助理,毕业于印度尼西亚哈桑丁大学,故乡是美丽的托拉哈(Toraja),目前在项目上负责矿山地址勘探等工作。阿兹玛(Azima)是项目实验室主管助理,负责矿山样品检测工作,把项目实验室搞得有声有色。
KKU项目矿场和营地面积总共50000多平米,总人数246人,其中中国员工13人,印尼员工233人,为了管好这么大的场地,也为了更好推进属地化的建设,项目充分依靠印尼员工,充分发挥印尼青年的才能,生活上也给足了待遇,修建了练歌房,员工休假回家还发给路费。项目部18个印尼女生不仅对工作驾轻就熟,还个个能歌善舞,她们的存在,给KKU矿山这片“蛮荒之地”增添了不少鲜艳亮丽的底色。在印尼,中国农历新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总统佐科先生都要致新年贺词,但是项目上的姑娘们选择了一道坚守在项目,项目部贴心地为他们准备了除夕会餐、唱歌比赛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是她们在老家感受不到的节日气氛。她们说,从中国人身上学习了很多东西,也对目前的工作安排很满意,“跟着中国人干,踏实!”
小确幸
KKU的女儿“小婷婷”本名蔡丽婷(Giselle),2019年11月降生在KKU项目。在这之前,她的爸爸蔡高鹏(Agus)和妈妈彭妙聪(Ayumi)就一直跟着水电十局,先后经历了TAS镍矿项目和KKU镍矿项目。父亲蔡高鹏任项目车辆调度管理员兼翻译,主要负责日常车队的调度安排,母亲彭妙聪是项目办公室文职翻译,精通中印双语。小婷婷出生到现在的3年时光都在KKU项目工地度过,每天就爱在项目的坝子里撵鸡抓狗,是项目营地人见人爱的开心果。小婷婷一家把项目部当成了自己的家。蔡高鹏和彭妙聪虽然是印尼籍员工,但是骨子里依旧是中国人的勤劳和努力,他们一家成了项目部中方人员和印尼籍员工的沟通桥梁。
新年的日历走过大年初二,工地上即已恢复繁忙的生产景象,爪哇海面装运镍土矿的驳船接续启航,厂长继续指挥调度和车辆保养,沙巫只照旧去现场盯点,李洪章依然挥动大勺,不过张金锴不再迷茫,因为工作上项目安排了老专家带他搞地质。生活上他发现住的是木头房,房间里都是就地取材打造的实木家具,营地旁的小池塘还可以钓鱼。不过新的烦恼就是每天回来一身土,还得用刷子搓洗脚底板,也算是有喜有忧。KKU的女儿“小婷婷”即将跟随父母搬到附近的镇上读书,大家都很不舍。现在,住四面透风工棚的时代一去不返,虽然工地的生活依旧单调枯燥,网络也经常因为打雷下雨而“罢工”,但工地上24小时供应热水、标配洗衣机,还有下了班就能吃上的热饭热菜,这算是一个日益强大的祖国与每一个努力拼搏的电建人的“双向奔赴”,一起奔向那更加美好的星辰大海。
铁打的项目,打铁的兄弟—张金锴、赵凤奇、沙巫只
“大厨”李洪章及印尼幺妹儿
项目员工狄思林、里贾纳和阿兹玛
KKU项目的女儿“小婷婷”及全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