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理发店咋放这么多水桶啊?”
“你是才来盐源吧?你不晓得,我们这里啊经常停水,做生意嘛,肯定要多备一些,这些年都好多了,前几年喝的水都没多的一口。”盐源缺水,一个理发店老板娘如是说。
龙塘水库及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用四川话来说,龙塘水库是“何老嬢儿嫁给江老头儿,将合适。”脱贫攻坚行动实施以来,农村饮水安全被列为重要任务,盐源的饮用水问题才得以缓解。有赖于脱贫攻坚的实施,盐源人民盼了60年的龙塘水库就要开工了。
在现场有一群年轻人,他们“跑步进场”,成了龙塘水库的“开路先锋”。
难度——攻坚克难,团结勇敢
尽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测量的经验,进场施工后,还是发现有不少的难题。龙塘的气候是第一道难题。4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已经达到26.3摄氏度,昼夜温差大,测量队员6点出发,“早上去得早比较好,我们可以趁着天气还比较舒适,不够热、不够晒多测一些,中午和下午太热了,效率会有所下降。现在是测得越快越好,战线拉得越长天气会越来越热。”测量队副队长李玉豪说道。
山高、坡陡、谷深、盆地居中是盐源县地形地貌的总特征。73公里走一个来回,高差最大处接近427米,有大片的果场、树林、村庄...对于测量队来说无疑是第二大难题。“像果场都算相当好测了,之前我们测树林里的一些点,都没有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路。正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了测准点,只能硬着头皮上,斩荆劈棘,翻沟越岭,涉水趟河,没有哪里是我们测量队到达不了的。”冯林不紧不慢地描绘着。
测量队的行进成了第三大难题。盐源县3、4月平均最大风速能达到每秒16米,扬起的尘沙,一不留神,就眯了眼。“春回大地天气暖”成了测量队的第四道难题。天气回温,冬眠的小动物要是时候出来了,树林里、草丛里,能碰到蛇是常态,这对走在前面的测量员冯林来说,他不得不克服的探路险情。
“我们作为项目部的先锋队,就要给大家打好头阵,没有一个人能做好需要大家配合的事,所以我们更要拧成一股绳。冯林走在最前面,其实也很危险,凉山这边树林都保护得很好,所以难免有野生动物。” 庄晓岩回忆。
开路者,面千山万壑,临四野百川,耐寒冬酷暑,忍虫豸泥丸。先锋者,锐意进取,一骑当先,大风起兮云飞扬,不问路途遥远,不管条件艰难。
速度——如光似电,极速致胜
“只有完成了测量,移民局才能协调,设计院才能进一步规划施工线路,我们整个团队才能正式进场。”龙塘项目部测量队副队长李玉豪说道。从龙塘项目部签约后,他们不是最早一批到达龙塘的,但是,他们却是跑在最前面的。
他们的工作迅捷而高效,司机把车停靠在昨天系红线的位置,测量小分队下车就开始做准备工作。冯林拿起基站的三脚架,边走边打开,在空旷的位置顺势架起,接着李玉豪和庄晓岩便在三脚架上架起基站,冯林开始调试移动信号。李玉豪麻利地卷起放样用的红线,并将剪刀拴起来,通过工装口袋的扣子穿过去,将剪刀挂在了自己的胸前,李玉豪解释道:“挂在这儿方便放样的时候剪线,这是我们的小窍门儿。”庄晓岩则拿起那个已经磨出了一个洞的编织袋,装上了木桩、砍刀以及他们的“生命之源”,关上车门,脚下像是踩了风火轮,几分钟,便消失在果场的树林中。
白天,他们要脚踩“风火轮”,干着繁重的体力活;晚上,则是要练就一双“钢琴手”,在宽大的办公室里、小小的电脑桌前夜以继日整理数据。所有原始的信息都要通过白天的实地测量、收集,收集回来的数据要经过电脑展点、画图,才能够做好修建水渠前期的准备工作。为保持当天进度一致,可以想到,数据处理工作也是争分夺秒。整理完的数据、材料要发给工程部、设计院,通过他们的“实地考察”,设计出水渠的最优方案。
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加上中途的耽搁,测量小分队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来回146公里的实地测量和数据收集整理。他们用“测量速度”,为项目部开启了进场路。
精度——分秒毫厘,锱铢必较
“不是我不等他们,是我一等他们,我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确保测量精度。”测量队的“小前锋”冯林大多时候都走在大家的前面,因为他需要以快、准、狠的姿态找好每一个点,校对一遍又一遍,确认无误后,方便另外两个队员做记录。
认真是测量员的特质。“把红线再往左前方移十公分。”这个去年才毕业的冯林,早已褪去书生气,有着老测量员一样的熟练。他说,实事求是,一切以数据说话在他看来是每个测量员的人生信条,野外作业,测量员会反复核对测量的数据,回办公室整理资料更是需要精益求精。
“精准的测量放样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是严守‘征地红线’的基础和保障。移动站不比全站仪测量的那么精确,山里有时候信号不好,所以我们要测得更加精准才行。”除了“小前锋”,他还是“活地图”,不管树林里的路多么难走,他总是能精确的判断方向,让团队少走很多弯路,提高了测量效率。
测量资料必须实事求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不仅对红线放样的精细度要求高,而且对每天上报给工程部的数据材料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对于测量范围内任何有房屋、障碍物的,要严格做好标记,以便于正式施工前的征地。
温度——高温淬炼,铁打真情
庄晓岩是测量小分队的“大管家”,在他背的那个袋子里,除了装着红线放样的短木桩和小斧头,还装了大家一天需要的水,每瓶水都做了不一样的标记区分。“我们每天一个人喝三四瓶水吧,后来这些喝下的水全成了汗,我们就刚好用汗水冲个澡。”他这样调侃着。艰苦的任务打败不了队员的乐观,环境的高温蒸发不了团队的温情。“黑”是测量人的独有“印记”,这里高强度的紫外线谁也不放过,安全帽下的他们,一呲牙,“黑脸”与白牙,是大家互相取笑永远的话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群先进场的年轻人,他们踏峥嵘山峦,踩荆棘丛生,头顶日月星辰,他们的青春与山川草木为伴。或许是黝黑的皮肤,又或是眼角的皱纹,再或是身上的伤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青春的徽章,是奉献给测量工作的纪念。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艰苦锻炼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成了项目部的“开路先锋”,为项目部生产经营率先做出了奉献。艰苦中同样享受着快乐的人生和成功的喜悦。速度为弦,精度为矢,为项目部弯弓频发,摘金夺银,以电光火石之姿在烈日的凶猛之下散发出自己的温度。
学本领,干事业,长才干,建新功,这群测量人走在深山中“移动”的岗位上,争做一局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企业发展中闪光,让人生在拼搏奋斗中升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