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视察由中国电建华东院勘测设计的新安江水电站时慷慨题词。字里行间溢出的豪迈与澎湃,穿越时空的隧洞在今天依旧直抵人心,鼓舞着我们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淳安千岛湖,温婉恬静的森林覆盖着星罗棋布的1078座岛屿,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至,她正是新安江水电站的水库。正因这座电站的修建,原本平淡无奇的千里岗山脉“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成为承载人们无尽遐想的秀美山水。
新安江水电站位于浙江省建德县内的钱塘江支流新安江上,总装机容量662.5兆瓦,年均发电量18.6亿千瓦时,工程以发电为主,兼具防洪和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截至2020年8月24日12时,电站累计发电量已突破1000亿千瓦时。
这座电站不一般。作为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的大型水力发电站,她代表着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水电科技和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平,是新中国水电史上的里程碑。
这座电站不简单。被誉为“华东电网的明珠”,她曾一度为华东地区提供68%的电力能源,担负着国内最大电网的调频、调峰、事故备用重任;被夸赞“钱塘江的守护者”,拦蓄1万立方米/秒以上的洪峰30余次,保护下游城镇和30万亩农田免受洪灾,护佑江河安澜。
油灯烛光下的岁月 铜官峡谷上的星辰
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原本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项目,但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与电力供应矛盾,1956年6月,周恩来亲自批准将新安江水电站项目提前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
坝址地处铜官峡谷,两岸高山对峙,汛期泄洪量大,地质条件复杂。在这里建水电站,对当时一穷二白、工业化程度较低、缺乏大型水电站建设经验的新中国来说,无疑充满着挑战。然而中国水电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困境中自力更生、在改革中艰苦奋斗的历史。1954年11月,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和开发华东地区水力资源,华东院于上海应运而生。
当时,考虑到建国初期水泥材料紧张的国情,新安江水电站的设计团队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基于多次模型试验,在国内首次采用宽缝重力坝设计。缝宽为坝段宽度的40%,在节省坝体混凝土的同时,降低坝基扬压力,改善混凝土浇筑散热条件,简化温控措施且便于维修,为20世纪60~80年代我国多座宽缝重力坝的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狭窄的河道、巨大的泄量,向泄洪建筑物与厂房布置抛出了难题。根据工程特点,新中国的第一批水电人大胆探索、小心求证,最终提出在国内率先采用厂房顶溢流泄洪的解决方案。厂房紧靠宽缝重力坝下游布置,厂房顶成为溢流面的一部分,从而解决泄洪建筑物和发电厂房布置的难题。为解决厂房和坝体的连接问题,提高厂房框架自振频率,团队深入研究了厂顶泄洪动水压分布规律及对厂房上部结构的振动影响,厂坝连接采用下部结构完全脱开,厂房顶板为钢筋混凝土拉板简支坝体,与坝体拉牢。六十年来历经多次洪水考验,电站安全运行稳如磐石,无不向世人昭示着中国水电的智慧和力量。
1955~1956年是新安江水电站前期工作的鼎盛时期,地质、测量、水文、洞探、水库浸没调查、灌浆等队人数加在一起,共有1000余人参加到新安江水电站的前期勘测任务中去。仅是华东院地质部与大专院校实习生组成的932地质队,人员就一度达到了200人,开动钻机15台。在那个通讯、交通都还很不发达的年代,他们克服乡愁从全国各地来,到人烟稀少的新安江畔去,成为时代的见证者。一位参加新安江建设的老同志谈起当年的同事,曾动情说道“他们都是从旧社会来的,对新旧社会有其亲身感受,都为有机会参加全国最大最早的水电站建设而感到光荣,立志报效祖国,振兴中华”。
缺少知识、缺乏经验怎么办?答案就是学习。新安江水电站勘测队伍中有着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志青年们的求知欲很是旺盛,他们结合实际,边干边学,一边向老同志和有经验的同志学习,一边向前苏联学习;通过频繁地组织培训和技术交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教训,他们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荒滩立足,草棚为家,没有澡堂、没有商店、没有明亮的灯光,有的只是阴暗潮湿的住宿环境,梅汛期晾不干的衣服和床下窜出的毛笋。对新安江水电站建设的先驱而言,物质条件匮乏,但精神世界富足。
匮乏的物质条件,没有撼动他们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坚持。为使岩芯采取和水文地质试验符合工程质量的严要求,勘测队伍开展了大量的钻探工作,达两万余米;按不同岩性采取不同的四次进尺,记录回水颜色,沉淀物、水量等地质变化现象;全孔岩芯采取率不到60%的孔都要报废重打;水文地质在水试验的压力和流量要符合正常曲线,否则返工重做。在缺少偏光显微镜设备的情况下,为了岩石砂岩的定名,932 队队长盛工甚至将岩石咬碎辨别颗粒粗细……
匮乏的物质条件,没有动摇他们不怕苦不喊累、踏实工作的精神。1955年历时一年,队伍共计完成了4200平方公里的地质测绘。其中1/2.5万地质测绘,是严格根据前苏联的地质规范展开的,用方格网布地质点,按导流线方向测绘。这种工作方法,要求地质测绘人员,不管山高坡陡、林木繁茂,都必须克服艰难险阻按导线穿越,搜取地质资料。尽管一天工作十分疲劳,回到营地后,他们还是借着油灯和烛光,将一天的地质记录和图件整理完毕,并研究第二天的工作。这种夜以继日、不怕苦累的精神代代传承,在今日的勘测人员身上依旧闪闪发光。
艰苦的环境是考验,更是升华。油灯烛光下,新安江的建设者们也始终心怀光明和希望,期盼着这座华东电网上的明珠早日发电,为祖国建设注入新的力量。1960年4月22日,随着第一台7.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新安江水电站的梦想终究走进现实。1978年,“新安江水电站设计与施工”获得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2019年,新安江水电站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智”护泄洪迎大考 调洪削峰保平安
在新安江水电站建成的60余年岁月中,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7月,受到流域大范围强降雨的影响,新安江水库水位持续上涨。7月8日9时,新安江大坝迎来了首次正常运营期间9孔泄洪,下泄流量每秒达7800立方米,泄洪量半小时相当于一个西湖。
随着9孔全开,在上游水情得到缓解的同时,坝址以下的建德、桐庐、富阳等沿江区域的防汛压力持续增大。面对如此严峻的防汛形势,如何安全调度新安江水库,实现钱塘江流域的精准防洪?华东院开发的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给出了答案。
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是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和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论述的重要实践,对推动钱塘江流域防御洪潮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
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推进流域空间信息模型、河口地区洪台潮差异化预报、流域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等重难点的技术攻关,为精准防洪提供决策依据。
2020年7月,自浙江出现新一轮强降雨开始,防汛相关单位便利用平台实时关注着水雨情监测信息。在新安江水库累计面雨量创历史新高的情形下,平台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成果滚动开展50余次新安江水库的预报调度计算,且利用风险图功能研判水库在不同下泄情况下,建德、桐庐、富阳等地区堤防与淹没风险。实时根据上游下泄情况,进行洪水滚动预报,研判下游薄弱环节,实现预报调度一体化,为新安江水库安全调度以及助力钱塘江流域精准防洪提供科学决策手段。
作为浙江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水灾害防御系统及作战平台,平台服务超过1.4万一线工作人员。2020年梅汛期间,累计通过平台发布洪水预警28期、山洪24小时气象预警22期,山洪实时预警短信超过2万条、兰溪站预报110余次。其应用入选水利部2020年度智慧水利先行先试成果目录十大最佳实践。
绿水青山,让新安江更有魅力
每年10月,杭州建德市新安江畔总吸引着来自长三角为主的全国各地户外爱好者齐聚一堂,来参加新安江万人徒步大会,在“最美绿道”中感受绿水青山孕育的经济活力。
这条“最美绿道”正是华东院总承包的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位于浙江建德境内,它像新安江上的一条“美丽丝带”,是浙江省“大花园”的建设样板,也是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滨水岸线长度约27.2公里,设计范围面积约为32平方公里,是集生态带、文化带、景观带、交通带、产业带、城市带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发挥多专业融合技术优势,华东院把握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以建德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康养度假、旅游休闲、文化创新、现代农业等产业为主导,以绿道串联村庄、农田、山林,建构秀丽的新安江山水画廊。
从梅城古镇到下涯湿地,从绪塘湾到黄饶半岛,“沿江特色廊”把新安江边的特色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亮丽风景线。
建德千亩花田所在地——黄饶半岛,是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杭黄高铁开通、黄饶半岛乡村振兴践行区建设,通过一年两季轮作的形式,春季种植多彩油菜,秋季种植向日葵,绿道沿线种植混播波斯菊、硫华菊、多年生花卉、观赏草。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也盘活了周边村庄的旅游资源。
在系统梳理沿岸滨水环境后,基于全线贯通的原则,华东院从空中、江面、岸坡多角度对绿道位置和形式统筹考虑,形成一种灵动的景观游憩体验。充分发挥新安江“青山、碧水、奇雾”的自然优势,将绿道巧妙地植入其中,实现山、水、林、田和湿地资源的串联,成为生态绿道建设典范。
新安江水电站建设的光辉岁月已经走进历史,当年的建设者们也已隐匿在过往的背影中。六十载风雨兼程,从新安江电站建设起步的华东院始终牢记光荣传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执着创新,不断勇攀科技高峰。
新安江上,这座电站依旧朝气蓬勃、气势如虹,她讲述着一个自主创新、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故事,见证着绿水青山的生机活力。在湍急的水流声中我们仿佛听到建设者们当年的探讨与争论,在山云水雾中看到的点点星光,那是中国水电事业探路者们照明的灯盏。
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电站工地视察并题词
夜幕中正在建设的新安江水电站
1960年4月,首台机组发电
2020年梅汛中的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
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