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转的鸿夏恋终于将在4月2日签约,由鸿海以3,888亿日圆的价码收购夏普。然而,亏损连连的夏普太阳能事业前景堪虑,鸿海所承诺的“夏普事业一体性”中,太阳能电池事业已被排除在外,有被处分的可能性。
针对夏普重整案,鸿海提出远高于INCJ的收购金额,以及“夏普事业一体性”承诺,保证不出售夏普旗下事业、保障既有员工就业等,获得夏普青睐。然而,夏普爆出钜额的或有负债,鸿海即宣布重新谈判,INCJ也退出协商,使得夏普只能接受鸿海的新要求,以3,888亿日圆(较原谈判金额减少1,000亿日圆)卖给鸿海。夏普同意,若签约后因非鸿海因素导致破局,鸿海仍可收购夏普液晶事业;而夏普事业一体性、员工就业保证等承诺,夏普也纷纷让步。
东京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报导,夏普在30日所公布的资料当中,追加了内容为“不包含太阳能电池事业改革,或者满足股东最佳权益的事业重组”的条款。换言之,鸿海收购夏普后,仍有选择处分太阳能事业的弹性。
夏普太阳能技术,与鸿海太阳能战略方向有落差
鸿海投入太阳能的动作不断。2015年宣布与日本软银、印度Bharti Enterprise 合作,规划在印度发展20GW的太阳能建案,后与台厂太极在中国大陆合作扩张电池产能。鸿海于中国响应美商苹果的新能源政策,将建设600MW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且已开始投资新能源相关产业。其整体发展方向是以中国、印度等市场的大型系统案为主。
另一方面,作为日本四大太阳能厂之一,夏普目前拥有约600MW的组件产能,电池则透过外包供应。核心技术是BLACKSOLAR组件与HIT高效电池,以住宅屋顶型太阳能为发展主力。
两相比较之下,可见鸿海的太阳能发展方向与夏普太阳能的技术优势之间有所落差。夏普太阳能在2014财年已出现626亿日圆的亏损,2015财年的状况并未有明显改善。虽然夏普在技术与品牌上可助鸿海太阳能事业一臂之力,但相较于业务亏损,再考量双方发展战略上的差异,夏普太阳能的未来仍有疑虑。
液晶面板事业才是鸿海真正目标?
日媒东洋经济在一篇专文中表示,从双方新的交易条款中可看出鸿海对夏普显示面板事业(包含液晶面板与OLED)的需求远高于其他事业。从收购金额来看,针对面板事业的资金仅较先前缩减10%左右,但其他事业的收购资金却减少了30%以上。每日亚新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也指出,3,888亿日圆的收购金额中,将有2,000亿日圆用于投资OLED的技术研发与设备采购。
鸿海是iPhone最大的代工厂,夏普OLED技术可帮助鸿海胜过韩国的竞争对手LG。相较之下,鸿海在强化竞争优势方面对夏普太阳能的技术或品牌需求度并不高。太阳能事业被标记“事业改革、事业重组”等字眼,使鸿海在本次收购案中的轻重目标不言而喻。
从夏普在今年PV EXPO2016展览中展出的内容来看,太阳能技术本身在过去一年间并没有重大突破,所强化的是居家能源整合方案。但夏普在2010年为确保上游材料供货无虞而以高价签下12年的多晶硅长单,导致夏普陷入财务窘境。加上日本市场需求频频降低,更使夏普太阳能的运营状况雪上加霜。
根据EnergyTrend了解,目前中国、印度主流需求已成长到255~260W多晶组件,夏普的60-cell多晶组件产品瓦数相同。由于鸿海已开始在中国、印度建立自己的组件供应链,现阶段对于产线远在日本的夏普多晶组件不会有特殊的需求。夏普既有的电池合作厂商是否能取得鸿海的合约,也还是未知数。
换言之,对于目前的鸿海而言,夏普太阳能的技术意义不大,品牌价值的帮助也有限。若鸿海继续经营夏普太阳能事业,很可能会进行大规模重整来平衡亏损,并发展核心技术(如低温多晶硅LTPS)并凭借品牌和既有通路来强化太阳能事业,建立未来进入高端市场的基础。相对的,若鸿海将夏普太阳能纳入旗下,则表示鸿海将会升级自家的太阳能产业方针。
无论夏普太阳能最后由谁来经营,其事业需要重整已是事实。过去夏普主要供给日本本地市场,但因日本需求减少,夏普的产能重整所带来的转单效应与供给空缺有限,对其他厂商而言,这意味着夏普将在竞争市场中退居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