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7-06-26   来源:中电联理事会办公厅

一带一路.jpg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6月23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作了“加快建设我国和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致辞。论坛由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杨昆主持。

  刘振亚在致辞中指出,总书记重要讲话站在人类前途与命运的高度,对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再部署、再强调,标志着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从倡议走向实施的新阶段。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是电力行业推动能源革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实践。要准确把握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深刻内涵,遵循能源变革规律,发挥优势,全面抢占制高点,推动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对于重塑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刘振亚认为,构建安全、高效、永续的能源供应体系,是能源变革的核心任务。“两个替代”(即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是实现绿色转型的根本途径。随着清洁能源技术不断进步,成本大幅下降,以及世界各国的积极行动,加快“两个替代”的条件日趋成熟,前景广阔。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系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格局将逐步形成。电力系统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主要形态,这是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的大方向、大趋势。

  刘振亚强调,能源资源与能源消费逆向分布决定了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电网是能源互联互通和全球配置的基础平台。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关键要发挥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优势,建设跨地区、跨国、跨洲互联电网,推动形成全球电网互联互通的总体格局,实现能源生产全球化、配置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解决“三弃”(弃水、弃风、弃光)等我国能源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关键要尽快建成我国能源互联网,重点是构建交流、直流协调发展的全国特高压骨干网架,加快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跨国互联”的能源发展新格局,促进各类集中式和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刘振亚强调,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必须凝聚全行业力量,在战略、技术、装备、标准等方面持续创新,全面抢占制高点。战略上,要持续深化理论和规划研究,出大思路、大成果、大方案,牢牢把握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技术上,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装备上,重点加快高端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电工装备企业。标准上,自主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标准体系,把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持续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这次论坛得到国内各方的高度重视,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庆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宗、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谢长军、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琳、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总工程师梁旭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志勇、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峰、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金风研究院院长罗磊等嘉宾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

  中电联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中电联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立足于合作共赢,对内加强沟通,对外加强协调,努力搭建交流平台,积极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加强国际标准交流和合作,促进我国能源电力领域标准国际化;二是深入研究促进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法律政策、市场机制、具体措施,提出建议意见,促进相关政策出台;三是充分发挥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作用,为电力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信息、金融等服务;四是加强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其他国家行业协会、电力企业的交流,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论坛嘉宾对中电联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精神,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呼吁各方加强合作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电联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等共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论坛。

      关键词:区块链, 能源互联,一带一路


稿件媒体合作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3737

广告项目咨询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63415404

投诉监管

  • 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 电话:010-58689065